美国无缘中国空间站,破罐破摔?NASA:“沃尔夫条款”应永久延续
知识TNT 2021.11.01 123545 0
比尔·尼尔森先生,中国在太空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令人担忧,而且中国正在公开谈论将取代美国的超级太空强国的地位......美国将不再保持第一名的地位,你同意吗?
2021年6月23日,新上任的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Bill Nelson)出席了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美国联邦众议院议员迈克尔·沃尔兹(Micheal Waltz)向他提出了以上问题。并一一列举了近期中国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支撑他的提问。
尼尔森毫不犹豫地说:“美国理应做第一。”接着,议员又问到,你是否支持“沃尔夫条款”永久延续?尼尔森也表态称支持。
流氓条款“沃尔夫”
在此10年前,美国国会众议院弗兰克·沃尔夫是众院拨款委员会的主席,专门负责太空预算。沃尔夫是出了名的“不想让中国人参与美国事务·派”,2011年以前,还有不少中国研究人员以合同雇佣的形式在NASA工作。
但毁于一场似乎蓄谋已久的污蔑计划,一位中国人在回国转机时,被沃尔夫所在的部门和相关机构小组委员会“碰瓷”。他们称“这名中国人携带了大量他或许无权支配的信息技术”。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污蔑这名中国研究人员窃取NASA的技术,准备带回中国协助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
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这名所谓的“间谍”的电脑中查找到任何的证据。但是话都放出去了,总不能打脸吧。沃尔夫干脆鼓动国会,禁止美国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禁止任何与NASA有关的联合科研活动。并在他的财年开支法案中列出了这条不起眼的条款。
2011年3月,美国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最后一个舱,多功能后勤舱莱奥纳尔多号刚对接完成。这就是明摆着禁止中国参与一切国际空间站事务。
更过分的是,美国2011年5月发射升空了“奋进号”航空飞机,这个项目汇聚了多名中国科学家的心血。但在中国媒体打算采访这几名科学家时,却被此条款的规定拒之门外,典型的过河拆桥。
美国打脸有多快
从此之后,中国不但被排除在NASA之外,也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但美国似乎忘记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由不平等条约蹂躏的旧中国了。美国的这一做法,恰好推动着中国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研发的道路,虽然艰苦,但总有一天能迎头赶上。
2020年,我国的“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我国首次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采集样本。美国坐不住了,采用了言论打压的方式评论了中国。NASA说:“既然中国开始努力加入美国和前苏联采取月球表面样本的行列,那么希望中国也能和全球科学界分享探月工程获得的数据和月球样本,以增我们对月球的了解。”
但“沃尔夫条款”明确规定了中美之间不能进行航天合作,但我们怎么能违反美国的法律呢,所以只能跟NASA说声抱歉。
航天国际合作,欧空局是典范
在世界航天领域,美国、俄罗斯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由欧洲21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空局虽然算不上头等,但在航天国际合作方面,欧空局是典范。在这些年里,中国与欧空局的合作从未间断过。也许就是因为欧空局由多个成员国组成的特殊性,让欧空局特别乐于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
2016年7月,中国第二代航天员之一的叶光富参加了欧空局在撒丁岛的探洞课程。他不但完成了课程任务,还体验了多元文化,与同时参加的他国宇航员结下了情谊。
2017年9月,欧空局意大利籍宇航员萨曼莎(Samantha)首次在中国进行宇航员培训活动,她与另一名宇航员马蒂亚斯(Matthias)跟随7名中国航天员在烟台市进行了为期9天的海上生存训练课程。
这两项活动都源自2015年中欧航天局之间达成的合作协议,这项协议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欧洲宇航员带入中国空间站。目前来看,萨曼莎可能会是第一批登上中国空间站的欧空局宇航员,她也在紧密锣鼓地学习着中文。
反观美国
美国目前一直与俄罗斯和其他14个国家共用着国际空间站,而国际空间站2024年就面临退役,美国自己的空间站计划也少有进展,NASA近些年在航天事业中也鲜有突破。美国目前的当务之急,似乎就是提早报名加入中国空间站。
但他们这次吃了闭门羹。中国空间站的第一批科学实验项目已经商定完成,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被选入,但名单中没有美国。中国给出的理由是,我们认为美国的项目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标准。
以前,美国和俄罗斯主导空间站,美国摆出一副:国际空间站,是美国的,是俄罗斯的,可以是世界的,却不可以是中国的。而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可以自己定下标准:中国空间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唯独不是美国的。
NASA到底需不需要与中国合作?
那么平心而论,现在的NASA,到底需不需要和中国合作呢?
上面我们说到,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美国就要面临无站可用的困境,在空间站中的科研项目也将面临着停滞,所以加入中国空间站依然是必要的。
从科研成果上来看,2020年之后,NASA好像就没搞出什么大动静,反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关闭了一些重量级的航天基地。2020年3月,NASA宣布暂时关闭两个火箭生产基地;随后,又宣布关闭了新奥尔良市的米丘德装配厂和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而且,发表出研究成果也大多都是通过观测得出的,其他项目也还在计划或研究中。
2021年3月,NASA终于坐不住了,他们声称将在2021年年末前把人类带回月球,6月2日,又宣布将在2028年~2030年间进行两项探索金星的任务,每项计划将得到约5亿美元的经费支持。
但我认为,NASA目前已经严重“内卷化”,国会一直在拨经费,科研也一直在进行,但或许会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科研方面也陷入了瓶颈,不然前局长博尔登不会说:“沃尔夫条款应废除,限制中美科技交流没好处。”这样的话。
至于现任局长尼尔森抛出“沃尔夫条款应该永久延续”这句话也不足为奇,尼尔森出席那次听证会的首要目的是索要经费,总要说一些能让议员开心的话,但NASA到底需不需要与中国合作,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