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在美国餐厅端盘子,工作20年,却无人知她是周恩来侄孙女
红色史纪 2021.11.04 130294 0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美国的一家熊猫餐厅中,有一个中国女孩从事最普通的快餐店服务员端盘子的工作,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中国女孩,竟然是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周恩来总理的亲侄孙女周晓芳。
周晓芳在美国留学期间除了在快餐店端盘子,还曾在高尔夫足球场当过服务生,最艰难时还要同时打三份工,即便是如此周晓芳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周总理的侄孙女谋求过什么特殊待遇。
周晓芳在参加工作后的二十年间,从没有向任何人主动说过自己是周恩来的亲戚,这些都是源于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总理为亲戚定下十条家规
周恩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位国务院总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备受瞩目,每天也都是日理万机,几乎没有私人时间,但即便是如此,周总理对于自己的家人、亲戚要求非常严格。
周总理和邓颖超虽然是一对模范夫妻,却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周总理对于周家后代的教育仍然非常重视,几乎所有的周家后代,都受到了周总理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很多人都利用自己亲戚的身份为自己谋求一个好的工作,不过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是坚决不允许自己的亲戚利用自己的身份某差事搞特殊化的。
周总理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事实上在这一时间段,许多的故乡亲友都想要谋求一官半职,为了遏制这种风气,周总理甚至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为周家后辈定下了十条家规:
一、不准晚辈丢下工作专门去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看
二、来看望他的人一律只能住在国务院招待所
三、吃饭一律要到食堂购买,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周总理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要以家属的身份购买戏票,不得使用招待券
五、不允许请客送礼
六、不允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让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之间的关系,更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正是由周总理亲自定下的这十条家规,对周家的后代起了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周晓芳就是受此教育的周家后辈之一,无论是从出生还是到工作,身边人几乎没有人能够从她口中得知她是周总理的亲侄孙女。
周晓芳的太爷爷周嵩尧是周总理的六伯父,也是周总理担任新中国国务院总理26年间,唯一一次直接任用的亲戚,周嵩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但也没有享受特殊待遇,完全是普通馆员的待遇。
周总理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周嵩尧的确有这样的才能,他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受过慈禧和光绪的联合面试,还被任命为邮传部郎中掌管路政司,相当于今天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民国时期也曾担任过袁世凯的幕僚,但因反对袁世凯称帝无果愤而辞官回乡,抗日战争时期,又多次严辞拒绝日伪的出山邀请,也是一位爱国名宿。
周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周总理又因为常年忙于革命事业,对家族中的堂亲并不熟悉,甚至不清楚周家有多少堂亲,也因此很多人借此机会冒充总理堂亲,到周总理工作的西花厅讨要官职、钱财。
为此西花厅工作人员和邓颖超非常头疼,周总理听说之后便让行政秘书请教周嵩尧,周嵩尧二话没说便写了一份三千多字的周恩来五服内亲属的名单,这份名单帮了周总理很大的忙。
而且周嵩尧与周总理之间的关系还不仅如此,当时周嵩尧家中存有很多国宝级的藏品,这些都是在抗日战争中,周嵩尧倾家荡产保存下来的国宝。
在周嵩尧临终前,将所有的藏品全部都无偿赠给了周总理,后来周总理也将这些国宝藏品全部上交给了国家,对于周总理此举周嵩尧一家人都表示支持。
周晓芳虽然没有见过周总理几次,不过也深受周总理家训的影响,而且从小到大绝未因是周总理的亲戚,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
从未得到特殊照顾,一直受周总理影响
周嵩尧在文史研究馆工作时,根据规定可以在家中选一人随行照料,不过当时周嵩尧的儿子、周总理的四哥周恩夔已在扬州有了工作不能随行,便选中了稍大一些还正在上学的周华章随行照料。
周华章幼年时曾读过私塾,又一直在周嵩尧身边学习成绩很好,在“七伯”周恩来总理的家训影响下,自幼便从未因伯父是周恩来享受过任何特权,就连自己在政务院交际处的工作也是在毕业后自己考入的。
周华章也没有动用过任何有关周总理的关系,甚至连他的邻居都不知道他是周总理的亲侄子,实际上周华章虽然在北京工作,却并没有经常去看望周总理。
这是因为周华章一方面受家训影响,害怕自己去看望周总理遇到政务院的同事,给周总理引起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周总理真的很忙,周华章也不想挤占周总理的休息时间。
1963年,周华章与妻子生下了女儿周晓芳,周总理得知这件事情后也非常开心,便包了一个40元的红包,托家人带给了周华章,可见总理陪伴家人的时间虽然很少,但对待自己的家人还是非常关心的。
政务院交际处改革后,周华章被分配到了和平宾馆主管财务方面的工作,周华章一家人就又搬到了和平宾馆东院,周晓芳幼年时常常出入和平宾馆东院,可能会有人知道她身份特殊,但没人知道她究竟是谁的亲属,自然也就谈不上会有人知道她是周总理的侄孙女。
即便是在上学后,周晓芳也没有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上的是统一安排的学校,吃穿住行也都是最简朴的,受父亲身体力行的影响,周晓芳也从来都没有向他人透露过自己与周总理的关系,也从来都没有炫耀过自己的身份,一直都谨记周总理定下的十条家训。
周晓芳一家也不是没有见过周总理和邓颖超,虽然周总理一直很忙,但是也从未忘记过身边的亲人,也会抽时间让邓颖超与家里的亲戚见面,周晓芳一家也曾在香山饭店与邓颖超见面。
邓颖超见到周华章一家三口时非常高兴,拉着周华章的手聊了很久,体贴和关怀完全都是发自内心,邓颖超对于周总理的家人就像是对自己的家人一样。
1976年1月8日,正在上初一的周晓芳突然接到消息,她的七爷爷去世了,除了周家人外举国上下的民众无一不因为这一消息感到悲痛。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在生前都将自己的葬礼安排好了,在外地的亲属不允许进京参加葬礼,留在原地在家中参加葬礼,在北京的家属听从组织的安排。
当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周总理的侄子周尔鎏立即赶到了医院,他以为周总理会很低调地走完整最后一程,一国总理如此悄无声息的离开,想到这里周尔鎏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当总理遗体车队经过长安街时,百姓们自发的到长安街送行,这就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一幕,周总理真诚的爱每一个人民,人民们又何尝不爱周总理?
周总理生前还交代邓颖超,葬礼的规格和各种仪式一切从简,但是负责主持周总理葬礼的礼宾官古今明,和工人们希望总理的葬礼规格能够高一点,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多扎了几个精美的花圈。
细心的邓颖超也发现了这一点,便在葬礼的吊唁仪式结束后,喊来了古今明,然后掏出了400块钱,准备自掏腰包报销葬礼超出预算的那一部分。
古今明说什么也不肯收,邓颖超强烈要求下,并讲明了总理的遗愿,古今明才收下了这400元钱,但到了工人这里无论古今明怎么说,工人们都不肯收钱。
周总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让每一个周家后代都有一个努力的榜样,周晓芳也是在七爷爷和七奶奶的感染下,谨守周家家训。
在周晓芳中学毕业后,便开始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生活、工作,当时周晓芳进入的第一家企业是合资的酒店建国饭店工作,后来又先后在王府饭店、天坛饭店工作,从员工一直做到销售总监,直到离开后也没有人知道周晓芳是周总理的亲戚。
实际上这也是周总理的行动,成为了例如周晓芳这样的周家后人的榜样。
“只要我还是总理一天,邓颖超就不能在政府担任职位”
邓颖超不仅仅是周总理的妻子,还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共产党员,工作能力十分突出,在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邓颖超都足以在政府中出任部长级的官职。
但是在周总理的要求下,邓颖超在周总理生前一直都是在妇联以及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工作,从未担任政府职务也不涉足政治,严格遵守丈夫定下的规矩,这也是邓颖超为周总理的付出。
其实不止一次地有人提起过有关邓颖超工作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当面询问总理为什么不给邓颖超安排职位,就比如老红军出身的革命女杰江鲜云。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鲜云一次与总理见面时,细数了邓颖超从五四运动、白区斗争、长征乃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工作经历,邓颖超在此期间担任过天津妇女部部长、瑞金时期的中央机要局局长,也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遴选的七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一。
除此之外,邓颖超还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以邓颖超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一个部长级的职位,江鲜云随即反问周总理:“为什么不给邓大姐一个正部长的职位?”
周总理首先肯定了江鲜云的问题,并且说出了自己的考虑,自己作为总理,如果任命邓颖超为部长,从邓颖超这个部门发出的文件,办事的人会分不清楚到底是周总理的要求还是部门的要求。
同时为了避免造成执行费力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揣测,让家庭关系跟革命关系混在一起,从而影响人民的事业,周总理只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最后周总理斩钉截铁的说道:“只要我当一天总理,你小超大姐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周总理不仅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在周总理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期间,邓颖超一直都没有在政府部门任职,不过即便是如此,邓颖超在工作和生活上也都替周总理分担了不少压力。
即便是在1974年年底,毛主席专门写手令,想要任命邓颖超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这件事情也被周总理给压了下来,直到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在整理周总理生前的文件时才发现了这个手令。
其实除了在任职上严格,周总理也一生奉行节俭,工资上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周总理除了将自己的工资水平下调至省部级的行政四级,也要求邓颖超降工资水平下调至行政六级。
原本按照邓颖超的入党时间以及在全国妇联担任副主席的职位,是可以按照行政三级的工资水平申请工资的,而周总理夫妇在经过商议过后,最终审批工资为行政五级。
后来由于邓颖超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上班不能正常打满勤,周总理又和邓颖超商议将工资再降一级,最终转为行政六级。
这些都是周总理以身作则,周家的后辈自然也是在周总理的身体力行下学习周总理的作风,周晓芳也正是其中之一,所以她不愿意借用周总理是自己七爷爷的关系,谋求私利和特殊照顾。
不过周晓芳最终还是在媒体面前“露出了马脚”,被人们发现了她的身份。
发起周恩来和平研究院,暴露与周恩来之间关系
上世纪90年代初,周晓芳独自到美国留学,为了能够攒够留学的学费,便选择了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的生活,在熊猫快餐店内当服务员端盘子,只不过是她众多兼职中的一个工作。
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周晓芳同时要打三份工,但是无论如何辛苦,周晓芳都没有为自己谋求特殊对待,这也可以说是周总理对她影响最大的地方。
在美国生活期间,周晓芳也一直致力于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且在和丈夫的倡导下成立了“周恩来和平研究院”,而随着逐渐曝光在媒体之下,很多人才发现原来周晓芳是周恩来的孙辈。
其实在周家后代中,官至最大的是从小在周总理身边成长起来的周秉德,但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国新闻社的副社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退休后的周秉德更是深入简出,生活非常简朴,唯一担任的公职就是周家的“发言人”,随着周恩来和平研究院的建立,这位深入简出的“周家发言人”率先表示支持,并帮助周晓芳介绍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外交部等单位。
周晓芳曾在美国进行过一次周恩来生平展的活动,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许多当地的居民都争着和周总理的照片合影,当时夏威夷州的州长还在周恩来和平研究院成立时,亲自赶来主持,并告诉周晓芳周恩来是他一生中最崇拜的人。
可见周总理强大的人格魅力,在世界上也吸引了许多的崇拜者,周总理一个人的努力和工作,影响和帮助了世界上的许多人,或许这就是伟人的境界。
2015年,周晓芳决定拍摄纪录片《跟随周恩来足迹》,将纪录片分为中国行、亚洲行、欧洲行、中东行和非洲行等篇章,通过重访周总理走过的道路的方式,将周总理一生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族解放、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贡献及贡献,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周晓芳在美国期间还曾参加过张学良的寿宴,当张学良得知周总理的侄孙女到场时非常高兴,立即说一定要见见周晓芳,张学良对周总理的评价也非常高,说他是很佩服周总理的,并说周总理很亲切、很正直。
不过张学良在言语之间也非常愧疚,这自然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有关,其实在周总理心中对于张学良也是有一定的愧疚的。
后来张学良晚年在很少见客的情况下,只要是周总理的后辈在赴美时求见,张学良也一定会见,即便是在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多说话了,他也会与周总理的后辈见面。
周晓芳只是周总理侄孙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除了周晓芳外,在北京、淮安、扬州、广州和美国、加拿大,都有周家后辈,国内的大都是普通的市民百姓,个别在政府的也只是普通公务员。
甚至经商的人都不多,即便是在国外的周家后辈,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立足。
这些周家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谨遵周总理的教诲,谨记周总理定下的十条家规,如今除了周晓芳因为发起周恩来和平研究院为人所知,其他人大都是默默无名。
有关周总理的纪录片有很多,周总理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也很多,但是对于家族和后辈的影响,才真正体现出了周总理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教导后辈,周总理不仅是周家后人的学习目标,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学习目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