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掐死小萝卜头被赏50元,解放后前去自首,公安局:既往不咎
红色史纪 2021.11.04 94797 0
1949年11月30日下午,解放军大军攻下四川重庆,重庆随即宣告解放。
在重庆宣告解放后的第二天,重庆市公安局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人是来自首的,他向公安局交代,自己曾亲手掐死共产党义士宋绮云的儿子“小萝卜头”。
据此人交代,自己曾是一名国民党特务,在1949年9月6日那天晚上,他奉命执行将杨虎城、杨虎城儿子以及杨虎城秘书随从及其子女“斩草除根”的任务。
杨虎城
这名国民党特务自己交代说,那天晚上,他罪恶的双手紧紧扼住了“小萝卜头”的喉咙,在小萝卜头挣扎不已时,另一名特务上前来捅了小萝卜头后脊一刀,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消散了...
在这些特务们“圆满完成”军统交给他们的任务以后,上级对这些特务们“论功行赏”,这名亲手掐死了小萝卜头的特务被赏了五十元钱,然而,区区五十元钱并不能覆过他的罪恶,此后的日子里,这名特务都在悔恨与自责中度过...
对这一犯下如此人神共愤之举的国民党特务,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义愤填膺”,然而,在了解了相关情况以后,重庆市公安局却选择“既往不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杨钦典
这名前来重庆市公安局自首的国民党特务叫做杨钦典,他的故事要从1918年开始说起。
白公馆的“看守班班长”
1918年,杨钦典出生于河南省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家里虽贫穷,但杨钦典的父母还是省吃俭用供给过他上过几年私塾,因此,小时候的杨钦典有一点文化,算是“粗通文墨”。
1940年春,22岁的杨钦典凭借肚子里的知识,成功考进了由胡宗南创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两年以后杨钦典毕业,被分配到了胡宗南麾下的一个骑兵部队,成为了一名骑兵。
杨钦典当兵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缓解家里生活窘迫的状况,他的愿望只有一天能够吃上三顿饱饭而已。
然而,杨钦典虽然被选入了骑兵部队,但他却一次也没有上过前线,因为就在他进入骑兵队后不久,蒋介石便将他选为了国民党高层的警卫员,此后,杨钦典便一直担任着保护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的任务。
胡宗南
不久之后,杨钦典被从西安调往四川,担任交警总队特务队班长,他曾一度担任过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警卫员,负责保护这些国民党政要的人身安全。
1945年时,杨钦典被分配到了歌乐山集中营,他受任了白公馆看守班班长一职,国民党对他予以“重任”,杨钦典负责看守关押在白公馆的“政治犯”们。
说起白公馆,相信读者们都不会陌生,白公馆与臭名远扬的“渣滓洞”合称为是歌乐山集中营的“两大人间地狱”,在白公馆内,国民党特务对关押的犯人们滥用酷刑,我党对白公馆分外憎恶,就连国民党内的人都对白公馆内滥施暴行一事感到不齿。
在杨钦典担任白公馆看守班班长期间,他结识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当时白公馆内关押着罗世文,黄显声,宋绮云等人,杨钦典与这些人接触日久,越发感觉这些人“都是好人”。
宋绮云
因此,良知尚在的杨钦典并没有刻意为难这些被关押的共产党人们,这些共产党人在得知杨钦典出身贫苦的情况以后,也经常对杨钦典作“赤色工作”,对这些共产党人们的“赤色宣传”,杨钦典听完以后虽不予置评,但内心深处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渐渐地,杨钦典被关押在白宫馆内的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后来杨钦典便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为这些共产党人们传递口信,交换情报,还有意为这些关押的党员们延长防风时间。
罪恶的双手
1949年4月时,解放军占领南京,紧接着,大部队向华南方向迅速挺进,南京失守的消息传入了蒋介石的耳中,蒋介石大为恼怒,他指示毛人凤将关押在重庆集中营的“政治犯”们先杀掉一批。
在蒋介石给毛人凤派任务之时,毛人凤从旁提了一句:“局座,杨虎城呢?”
毛人凤
杨虎城可以说是蒋介石一辈子的“死敌”,他曾与张学良一道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蒋介石对杨虎城可谓是恨之入骨,听得这个名字,蒋介石不假思索便从牙缝中迸出一个字:“杀!”
1949年8月27日,杨钦典被白公馆特务头子陆景清叫去“开密会”,同去的还有特务杨进兴、安文芳,陆景清说,军统上面密令他们暗杀杨虎城、宋绮云及其家人,杨进兴担心人手可能不够,于是陆景清又叫来了特务王少山和熊祥。
杨钦典此时已和共产党人们接触颇深,一下子接到这样的任务,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陆景清给他分配了杀害宋绮云之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的任务,即使杨钦典万分不愿,但无法抵抗上级命令的他只能选择服从。
1949年9月6日,囚禁于贵阳息烽监狱八年之久的杨虎城,以及其后从重庆转押至贵阳息烽监狱的宋绮云被押往重庆,在行经戴公祠时,埋伏在戴公祠大门后面的特务王少山突然冲出,手持匕首捅入了杨虎城的儿子杨拯中的腰间。
杨虎城
杨拯中惨叫了一声倒地,杨虎城回头看发生了什么情况时,特务熊祥也冷不防从旁冲出,他的匕首也捅进了杨虎城的腰部,杨虎城父子二人就这样双双毙命了。
随后,杨进兴、安文芳以及陆景清等人又将宋绮云及其妻子徐林侠杀害,在徐林侠临死之前,还在苦苦哀求着特务们放过自己的儿子宋振中和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两个孩子。
可是,已经杀红了眼的特务们早已泯灭了人性,一个将死之人的苦苦哀嚎,他们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一字半句?何况上头给他们下的命令是“斩草除根”,就算给他们一万个胆子,这些国民党特务们也不敢违抗上级的命令...
于是,事先受命杀死“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杨钦典如恶虎一般扑向了这个孩子,他的脑海里虽不下万次幻想过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但军统特务的“使命”以及当时情境使然,使得他不得不痛下毒手。
杨钦典的双手死死扼住了小萝卜头的咽喉,小萝卜头百般挣扎也未能挣脱,逐渐失去了力气,只一直呻吟,另外一边的特务杨进兴在杀害了宋绮云之后,走过来用匕首一刀捅入了小萝卜头的后脊,小萝卜头就这样断了气...
小萝卜头
与此同时,特务安文芳也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杀害了,这些特务们在“圆满完成”了军统上级交代给他们的任务以后,上级对这些特务们“论功行赏”,杨钦典被赏了五十元钱。
然而,区区五十元钱是不足以让杨钦典洗清他身上的罪恶的,杨钦典深知这一点,两年以来,自己已多次受到共产党人的教育,尤其是宋绮云,在他还关押在白公馆时对自己也十分好,可如今,自己却亲手扼杀了宋绮云的儿子...
每每想到这些,杨钦典便夜不能寐,他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与自责当中,他内心的不安感也一天天愈演愈烈。
大开牢门,将功折罪
1949年10月的一天,杨钦典在白公馆内例行巡查时,被关押的共产党人罗广斌叫住了他:“老杨,你听说了吗?毛主席已经在北京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啦!”
罗广斌
杨钦典吃了一惊,比了个手势让他小点声:“嘘!小点声,别乱说。”
罗广斌一本正经对杨钦典说:“老杨,我是真心想劝你的,听我一句劝,国民党马上就要完蛋了,要给自己留条活路,别再给国民党卖命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杨钦典当然知道,自从那以后,狱中很多共产党人以及进步人士们都在劝杨钦典要尽早“弃暗投明”,杨钦典当然明白,现下局势国民党军想取得胜利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也在思考着解放军部队解放南京之后,自己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一个月后的1949年11月27日,解放军兵临重庆城下,已无力回天的国民党展现出了最丧心病狂的一面,蒋介石下令,在解放军攻占南京之前,将歌乐山集中营关押的“政治犯”们悉数屠戮,这便是震惊世界的歌乐山“11·27大屠杀”。
蒋介石
大屠杀的那天,正好是杨钦典值班,当时的白公馆内还关押着四十多名“政治犯”,屠杀行动由国民党保密局司法处以及西南长官公署2处管理,屠杀行动持续到晚上十点多,还有19名“政治犯”来不及屠杀,当时的特务头子杨进兴便带着一干特务们逃命去了。
白公馆外时不时传来枪炮声,渣滓洞那里也时不时传来枪响,杨钦典眼见杨进兴跑路了,一个念头突然间在他心头涌起:“如今重庆马上就要被解放军攻克了,杨进兴一跑,整个白公馆里关押的犯人们,就都由自己做主了,不如将这些人都放出来,也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主意打定以后,杨钦典心中还存着一丝顾虑,毕竟他曾是杀害了小萝卜头的“杀人凶手”,解放军攻克重庆以后,共产党会放过他吗?
带着这份疑虑,杨钦典再一次巡视到了牢房门口,罗广斌看到杨钦典来了,急忙向他招手:“老杨!你得赶紧拿定主意,如今杨进兴跑了,我们是没什么危险,可你却还背着小萝卜头一条人命,眼看重庆转眼间便要解放了,不如趁这个机会将我们放出去将功折罪,错过这个机会,到时候就悔之晚矣了!”
重庆解放战争
杨进兴考虑再三后,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焦虑:“我放你们出去可以,但是重庆解放以后,共产党会原谅我吗?”
罗广斌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事先替你想过了,如果你能放我们出去,我们保证不让解放军杀你,并会证明你为共产党做过不少工作,功大于过,我替共产党人保证不再追究你的过去,我们共产党人,向来是说话算数的!”
有了罗广斌的这层承诺,杨进兴便再无顾虑,他回到看守房内拿了钥匙和锤子,将钥匙和锤子交给了罗广斌并叮嘱他说:“你拿好钥匙,等一下将牢门打开后便将钥匙扔进下水道里,这会外面还有看守,你们开了牢门后先不要走,等听到我在楼上跺三次脚,你们再往后山跑。”
于是,杨钦典在放走了罗广斌一批人后,便到了白公馆外面和那些看守的警卫说:“共军进城了。”听到消息的警卫们瞬间作鸟兽散,自顾自逃命去了,罗广斌等被放出的一行人也趁机逃往后山,脱离了险境。
1949年11月30日下午,解放军攻下重庆,重庆宣告解放,第二天,杨钦典便在罗广斌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公安局自首。
重庆解放
杨钦典向公安局一五一十交代了自己成为军统特务的前前后后,以及参与杀害杨虎城、宋绮云家人的犯罪事实,罗广斌等人则为杨钦典从旁作证,说杨钦典在11·27大屠杀的关键时刻有立功表现,功大于过,请求公安机关对杨钦典予以宽大处理。
重庆市政府根据罗广斌等人的证言,不仅没有追究杨钦典曾经的罪责,还为杨钦典安排了一份重庆市公安局的工作,对此,杨钦典很是感激,果然共产党人是不会食言的。
恰在同一段时间内,杨钦典的老家给他寄信,信中催促杨钦典赶快回老家,他的老母亲非常想他,同时信中还说,解放军来了以后,家里便分了地,可惜没有人耕种,杨钦典的家人希望他回家帮家里人一起经营田地。
杨钦典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于是他向政府诉说了想回老家的意愿,政府充分尊重他的选择,给他发了路费,让他平安离开了重庆。
归农的生活
杨钦典回到老家以后,老实本分地当了一名农民,他终于得以远离罪恶的军统,在田间自由地挥锄了。
1958年时,杨钦典听说了原来的特务同事杨进兴被枪毙的事,重庆解放前夕,杨进兴带了几个特务逃走了以后,化名“杨大发”竟还混上了贫协组长一职,可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1958年时杨进兴被告发,经审判杨进兴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杨进兴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杨进兴
杨钦典听了杨进兴的遭遇以后,再联想到自身,不仅万分庆幸当时的选择没有做错,对宽宏大量的共产党人也愈发感激,他深感人民政府之恩,如今的他不像其他特务一样需要躲避在暗处,而是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阳光下。
2002年夏的一天,曾经杨钦典扼杀的“小萝卜头”的二哥宋振华带着女儿来到了杨钦典家,当宋振华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以后,杨钦典深感惶恐不安,以为是“小萝卜头”的家人来向他兴师问罪来了。
宋振华赶快解释说,自己此行来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一下父母和弟弟在狱中生活的一些细节,以此寄托对亲人的追思,得知此情后,杨钦典惶恐的心才渐渐平息下来,他向宋振华深表当年杀害小萝卜头的愧疚之情,并请宋振华父女留下来吃一顿“农家饭”。
宋振华也没有多做推辞,席间,杨钦典仔细回忆了他所知道的关于宋绮云、小萝卜头的点点滴滴,吃过午饭以后,宋振华与杨钦典一直聊到日落才准备回去,杨钦典将他们送到了几公里外的公路上,才向他们挥泪告别。
后来,杨钦典的孙子杨新华成功加入了人民解放军,走上了与他爷爷不一样的道路,杨钦典对这个小孙子给予厚望,祖辈未曾走上的阳光大道,便交由孙子来走完。
自1998年以来,杨钦典便曾多次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重庆参加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尽管他不愿意过多提及自己的黑暗往事,但为了让新一代年轻人们了解历史,他还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由“黑”到“红”转变的故事说给年轻人听,尽力想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
2004年11月27日晚,杨钦典受邀参与了重庆市“11·27大屠杀”烈士悼念活动,重庆市多家新闻媒体都刊登报道了这样一个场景:已年届86岁高龄的杨钦典蹲在殉难烈士的墓碑之前,老泪纵横地为烈士们焚烧冥钞,一边烧一边嘶哑着说:“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你们...”
当年被杨钦典义释的罗广斌,在出狱以后写成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红岩》,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若杨钦典没有选择将当年关押在白公馆的共产党人们放出来,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可能就无法保存下来,《红岩》也就更不可能问世了。
2007年11月17日,杨钦典在周庄因病去世,终年89岁。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