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的新闻舆论机构和思想文化阵地,从创办至今,带来了一批又一批让全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经久不衰,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央视的“神州风采”栏目可谓风靡一时。1994年的一天,江苏常州的一位耄耋老人正和往常一样,在家里观看着最新一期的“神州风采”节目,这一期讲述了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传奇人生。当荧幕上放出女飞行员曾经参加飞行训练、驾驶飞机的...

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的新闻舆论机构和思想文化阵地,从创办至今,带来了一批又一批让全国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经久不衰,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央视的“神州风采”栏目可谓风靡一时。

1994年的一天,江苏常州的一位耄耋老人正和往常一样,在家里观看着最新一期的“神州风采”节目,这一期讲述了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的传奇人生。

当荧幕上放出女飞行员曾经参加飞行训练、驾驶飞机的场景时,老人顿时激动不已,他仔细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节目放完了,可他还是久久不能忘怀。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飞行员

这天晚上,老人躺在床上回想起节目中的画面,久久无法成眠,思来想去,他立即坐了起来,然后从抽屉里拿了纸笔,认真地给央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表明有事寻求帮助。

最终,央视通过详细地调查确定了老人的身份,发现他竟是原国军的一名上校,后来在建国初期主动加入了我军,并做出了一定贡献。

于是,台里的有关领导很快就答应了老人的请求,不久,还专门派记者来到老人的家中对老人进行了采访,传播老人曾经的光荣事迹。

那么,这名原国军上校老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加入我军的呢?他和节目里的女飞行员又有着怎样的关系?而在他看完节目后,又因何主动写信向央视求助呢?他的晚年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活?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赵赠熊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首批女飞行员的教员赵赠熊,关于他的传奇人生还要从其弃暗投明时开始讲起。

“我是第一个站上领奖台的”

赵赠熊,于1911年出生在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家境殷实,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常有家国之思。

读书期间,赵赠熊亲眼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种种特权和倒行逆施的行为,心里十分气愤,为了救亡图存,他毅然投笔从戎,只身南下,考入了当时在国内享有盛名的黄埔军校第8期进行学习。

1934年,年仅23岁的赵赠熊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他随即被安排到了国民党陆军某部战车营担任排长,后来他发现将来战场上的制空权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仅仅过了两年,他就主动放弃了在一线部队中的晋升机会,通过自学,考入了中央航空学校第7期,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中央航空学校

赵赠熊非常喜欢驾驶飞机翱翔蓝天的感觉,在平时的训练中,他勤奋苦练,十分注重对飞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快就掌握了一张套的飞机驾驶技术,不仅善于飞行,而且还学会了飞机飞行的原理。

又过了两年,赵赠熊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他被分配到了国民党的空军某部,参加了抗日战争,与日军的飞机在空中进行过激烈的空战,表现突出。

当时,国内由于技术和经验的落后,极其缺乏空军飞行员,直到抗战爆发前夕,国民党的现役飞行员总数才仅有数百人,为了应对抗战的需要,蒋介石专门指示空军大力培养飞行员作为后备力量。

技术和理论都过硬的赵赠熊随即担任了中央航空学校的飞行教员,他在战场上深刻地体会到了日军飞行员驾驶技术的精湛,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他对新招的飞行员们进行了几位严格的训练和考核。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当时的空军飞行员

在整个抗战时期,赵赠熊前前后后一共为国军培养了300多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在空中对日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为抗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抗战胜利结束后,赵赠熊本以为国内就会实现和平,他做好了辞职回乡,继续读书的准备,可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发动了内战,这让他陷入了迷茫,此时的他对国共之争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赵赠熊的官职也是越升越高,但他也越来越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了疑惑,当日寇被打跑以后,他不知道该为谁而战,渐渐地,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时,他产生了消极的情绪。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1949年6月,渡江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国民党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大陆的国民党军余部也在不断地向西向南溃退,此时正担任国民党联勤总部西北补给区驻渝联合办公处处长兼特种空运库库长的上校赵赠熊面对国民党的迅速溃败,又思考起了自己和国家的前途问题。

为了寻找答案,赵赠熊在重庆解放前夕专门跑到了妹夫巫竞放的家中,听取他的意见,因为赵赠熊早就知道巫竞放是一名我党的地下党员。

巫竞放见这是一个争取赵赠熊的好机会,便给他讲起了我军的事迹,并且坦言相告:“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像你这样没有迫害过共产党的国军干部,只要弃暗投明,共产党是会相信你的,而且国家也急缺你这样的技术人才!希望你能早做决定!

不久,赵赠熊就跟着上级一起逃往了成都,可重庆都已经解放了,成都也很快就被占领,他回顾起多年的从军经历,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参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如今蒋介石指挥的国军却已腐败到底,经常遭到人民的唾弃,听过妹夫的劝诫后,他决定加入我党的怀抱。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成都解放

作为特种空运库库长,赵赠熊的手上还掌管着大量的空军物资,此时都储存在成都城内,为了防止这些东西被溃散的国军士兵哄抢,他对部下们叮嘱道:“现在我们走不掉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些物资封存,将来移交给解放军,用于未来国家空军的建设,这是大家唯一的出路。

1949年12月下旬,赵赠熊主动率部参加了成都起义,将空运库的所有人员和物资完整无损地交给了我军负责接收的代表,这批物资都是在国内十分紧缺的,仅降落伞就有超过3000顶。

起义后的赵赠熊参加了解放军,为了加强思想教育,组织上把他安排到了西南军区航空处进行学习,在之后航空处举办的表彰大会上,西南军区的领导还亲自为他起义的行为和保存物资的义举进行了嘉奖,并颁发了奖状和物质奖励。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西南军区航空处战士

后来,赵赠熊老人回忆起当年领奖时的经历,还十分高兴地说道:“那天,我是第一个站上领奖台的!

培训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的武器装备还比较落后,大部分重武器都是从国民党军那里缴获得来的,尤其极度缺乏飞机,以至于在阅兵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的飞机有些都飞了两遍。

飞机没有还可以咬紧牙关向苏联购买,可飞行员的短缺却是一时无法弥补的,为了发展空军力量,培养一批中国人自己的飞行员,毛主席决定大力发展空军,而早在建国前,他就任命刘亚楼担任了空军司令员。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刘亚楼

在中央军委和刘亚楼的努力下,1950年1月5日,新中国的首个空军学校,即空军第七航校在黑龙江牡丹江市正式建立,刘亚楼等空军领导开始从全国范围内选拔熟连掌握飞机驾驶和理论知识的战士汇集于此,担任教员,赵赠熊便是其中之一。

空军第七航校就建在过去日军的旧机场上,各项设施都十分简陋,此外,由于地处东北,天气也异常寒冷,对于赵赠熊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来说条件非常艰苦。

但赵赠熊没有一句怨言,因为自从他加入了解放军之后,立刻就被我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给打动了,此时的他充满了建设国家建设空军的热情。

在建国后,赵赠熊一共为新中国培养了300多名飞行员,他们之中有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有的参加了之后的阅兵,有的与潜入大陆的国民党军飞机进行了搏斗,而在这些飞行员里,最令他难以忘怀的还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女飞行员。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受压迫的中国人民彻底站了起来,获得了解放,不仅是男性获得解放,女性同样有了自由和独立的权利,毛主席就经常提出男女平等。

所以,在选拔飞行员的时候,除了大部分是男性以外,还有一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女性也被吸纳进了队伍,1950年春,空军先后从华东军政大学和航空预科总队挑选了55名女学员来到这里学习,其中就包括14位女飞行员,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上级领导对这批女飞行员格外地重视,因为这不仅有军事价值,还有很深的政治意义,为此,学校方面派出了包括赵赠熊在内的三个技术最好的教员负责培养。

在分配任务的时候,领导真挚地对赵赠熊等教员说道:“我们国家现在女司机、女坦克手都有了,但还没有女飞行员。这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你们一定要完成任务,一定不能出一点飞行事故,一定保证这14位女飞行员一个也不淘汰。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女飞行员

赵赠熊对此深有感触,因为在国民党军空军学校教授学员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女飞行员的,这不仅受到了封建的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就单从生理层面来说,男性的身体素质也相对更为合适一些。

赵赠熊进一步意识到了我党的伟大,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他对此却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坚信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一定成功培养出女飞行员。

为此,赵赠熊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当时一般人普遍认为女性的胆子要比男性小,为此,他决定先给女飞行员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她们的精神压力。

这些被选拔过来的女学员平均年纪都在十八、九岁,而且都是拥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人才,学习能力自然要比一般的男飞行员强,在赵赠熊的悉心教导下,大家都进步得很快。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女飞行员

当然总有个别学习效率比较低的,在之后的飞行训练中,其中的一位女学员一直跟不上进度,心里非常着急,这时,赵赠熊及时找到了她,然后温和地说道:“不用太过着急,有教员带你,肯定没问题的,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员,你以后多在地面上进行模拟训练,熟能生巧。”

此后,这位女学员只要有一点进步,赵赠熊都会当着所有女学员的面夸奖她,这让她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没过多久,她就能跟上大家的节奏了。

14名女飞行员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之后,都已经掌握了飞行技巧,但此前都是在教员陪同下进行飞行训练的,要想顺利毕业还必须经过最后的单飞考核,摆脱对教员的依赖心理。

而第一个进行单飞考核的将显得尤为重要,经过长期地考察,赵赠熊和另外两名教员最终斟酌选出了两名较为合适的候选人,分别是阮荷珍和秦桂芬。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阮荷珍

前者学习十分刻苦,性格也比较稳重,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她在平日里能够团结其他的女飞行员,而后者的飞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项技术都十分娴熟,当时另外两个教员都支持后者进行首飞。

不过,赵赠熊却认为阮荷珍更为合适,他认真地分析道:“从技术层面来说,秦桂芬无疑更胜一筹,但她易自满,有娇气,万一出现意外,很有可能做出难以挽回的举动,而首飞在这次考核中非常关键,她会给后面的学员提供信心,不容有失,综合考虑,阮荷珍更为合适。

1951年5月的一天,全体女飞行员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年仅19岁的阮荷珍身上,这天是考核正式开始的日子,当时她用来训练的飞机是美国产的PT-19训练机,该款飞机已经十分老化,而且飞机上既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也没有导航设备,飞行轨迹只能靠飞行员自己把握。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阮荷珍登上飞机前,赵赠熊走到跟前,大声地鼓励道:“你的技术教员完全信得过你,照教员平时带你的一样飞,不要紧张。

“有信心!”阮荷珍简短有力地回了三个字,然后利索地进入了机舱,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飞机开始缓缓地驶离跑道,最终,凭借着扎实的本领和磨练出来的过人的胆识,阮荷珍顺利完成了考核,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女飞行员。

之后,其他十三位女飞行员也一一通过,合格率高达百分之百,六个月后,这些女飞行员被安排到了部队,标志着我国首批女飞行员的诞生,而在她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无一不主动与教员赵赠熊告别,因为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大家早就培养出了深厚的友谊。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他是带我飞出来的教员”

首批女飞行员离开航校后,赵赠熊继续着自己的教学生涯,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还获得了一次一等功和一次三等功,而在他身为教官参与飞行的670个小时的时间里,从未出现过一次故障和意外,空军司令部为此授予其“为全部安全飞行之典型”荣誉称号。

1956年,正值壮年的赵赠熊被调到了刚刚起步不久的民航部门工作,此时他的虽然为不能留在军队感到有些惋惜,但“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的信念还是促使他义无反顾地前往。

然而,在1961年,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民航系统也不得不暂停工作,赵赠熊随即被分配到了建工部西南建筑机械厂成为了一名科员。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赵赠熊

后来,赵赠熊又在该厂当了一个仓库保管员,负责看管厂里生产的物资,一干就是17年,始终默默无闻。

赵赠熊退休后,便回到了家乡定居,晚年的他过起了平凡的生活,因为时间久远,身边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当年的经历了,直到1994年9月14日“神州风采”的那期节目播出。

此时已经83岁高龄的赵赠熊老人看着电视上自己曾经教过的女学员的面貌,心里非常激动,他十分迫切地想与她们见上一面,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自从首批女飞行员离开航校后,他与她们已经40多年没见过面了。

这天晚上,赵赠熊老人在给央视的信上恳请道:“新中国第一批女 飞行员是我培养的,多年了,我与她们失去了联系,希望你们帮我联系,将她们的通讯地址告诉我……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女飞行员

央视的有关领导看完信后对此十分重视,他立即叫人调查了老人的身份,这才发现了他曾经当过国军的上校,后来又深明大义加入了解放军,还发现了他当年的功勋,为了不让老英雄寒心,央视立即联系了14名女飞行员之一的周映芝。

因为就在信中,赵赠熊老人特别提到了这位女学员,因为她就是当年那个起初一直跟不上进度的,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

当周映芝听说曾经的教员正在寻找自己的下落时,内心同样十分激动,她迫切地想尽快见到赵赠熊老人,为了表达思念之情,她还写了一封长篇的问候信,在信的开头,她深情地写道:“我们忘不了赵老,您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1995年3月,在央视的协助下,赵赠熊老人前往北京与周映芝、武秀梅两位学员见了面,周映芝激动地和他说明了其余13位女学员的情况,当讲到女学员陈志英牺牲、周真明病故时,老人的眼里满含泪水,之后他们师生之间又进行了亲切地叙谈。

后来,央视和其他一些电视台的记者急忙对赵赠熊老人进行了专访,在记者的陆续报道下,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发现了老人的事迹,当地的一些企业和学校还专门请他前去做演讲。

央视记者在对赵赠熊老人进行专访时,问道:“您一共培养了多少飞行员,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做?”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赵赠熊

赵赠熊老人从容地答道:“在国民党时期,我培养了4期、300多名飞行员,当时是为抗日战争的需要;在人民空军航校,我也培养了300多名飞行员,为的是抗美援朝打败美国侵略者,保家卫国。

如今,我国的空军力量已经取得了飞跃地发展,空军战士完全有信心、有实力保卫祖国的领空,而在中国空军发展史上,也永远镌刻下了赵赠熊老人的名字。

当然,赵赠熊老人的名字也铭记在了他教过的学员的心里,新中国第一个独自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阮荷珍在晚年接受采访时曾自豪地说道:“带我飞出来的教员,名叫赵赠熊!

1994年,原国军上校给央视写信,称有事求助,核实身份后急忙专访

阮荷珍

2016年9月19日,赵赠熊老人在家乡病逝,享年105岁。

谨以此文向百岁老人赵赠熊致以崇高的敬意!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1115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