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周恩来邀请一位美国医生登上天安门,他是谁?
talk历史 2021.11.04 1282 0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如期举行,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副主席、宋庆龄先生等一众对党和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纷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然而此时在天安门城楼上竟然有一个美国人,要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十分敌视,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公开支持台湾的蒋伪政权,反而不承认新中国的合法地位,中美正处于敌对的状态。
可就是在这种时候,周恩来总理却邀请了一位美国医生出席了如此重要的场合。
那么,这位美国医生到底是谁?他又是因为什么能够出席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呢?他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为治病救人奔赴中国
这名美国医生叫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
马海德的祖籍是黎巴嫩,在他出生之前,马海德的父母一直在巴黎的一家炼钢厂工作,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工厂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便举家迁往了美国居住。
1910年9月26日,马海德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出生了,工人家庭出生的他,从小生活就很窘迫,经常饿肚子。
在马海德小的时候,纽约州当时正在流行疫病,小马海德的父母经常在工厂上班,卫生环境很差,而且微薄的工资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不久夫妻二人就患上了疫病。
马海德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来看病,可就在马海德一家为看病发愁的时候,一位老医生恰巧从他们家门口经过,而且还主动给马海德的父母诊治。
老医生在诊治结束以后,不仅分文未取,还给马海德家留下了药材和食物,小马海德看到此情此景非常感动,哇哇大哭,此后,为了能够给更多的穷人治病,他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贫苦的马海德从小就比同龄人早熟,为了实现当医生的梦想,他在学校勤工俭学,努力学习。
1927年,17岁的马海德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两年后,正式考入黎巴嫩的贝鲁特美国大学。
四年以后,马海德不满现状,为了学习更全面的医学知识,离开美国,前往瑞士,进入日内瓦大学学习。
马海德在进入学校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凭借对当医生的极大热情,读完了全部课程,顺利毕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的他年仅23岁。
马海德在求学期间经常阅读世界上有关医学的报道,有一次,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当时中国的东部正在流行热病,而且因为缺乏治疗,死了很多人。
看到这篇报道后的马海德,联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遭遇,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去那里给穷人治病。
在和同学告别之后,马海德不顾父母的反对和美国开出的优厚待遇,毅然只身一人来到了中国,1933年夏天,他坐船抵达了上海,在当地的广慈医院当了一名医生。
来到上海以后,马海德发现此前西方传闻的热病其实就只是一些普通的疾病,反而是由于上海当时妓女比较多,导致性病传播广泛,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对性病的治疗。
不过马海德在上海待了一个多月后,就见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他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药物根本无法治愈社会的顽疾,于是他决定等过段时间就返回美国。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马海德结识了宋庆龄先生,在与宋庆龄先生的交谈中,马海德得知中国还有一个正在为了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中国工农红军。
马海德就像瞬间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一样,他开始阅读一些关于共产党的著作,还经常搜集有关红军的信息,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马海德决定留下来,此时的他越来越渴望加入红军之中,与他们一起拯救人民。
于是,马海德多次向宋庆龄先生写信,请求她介绍自己参加红军,宋庆龄先生对马海德的行为表示肯定,并向在江西的红军转达了他的想法。
但当时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遗憾失败,红军开始了长征,马海德因此没有能够加入红军,此后他继续留在上海为病人看病。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主席的正确指挥下,成功抵达了陕北,抵达陕北以后,中共中央为了让世界尽快了解这支重生的人民军队,决定邀请一位外国记者到陕北进行访问。
当时陕北的医疗体系基本处于没有的状态,为此,中共中央还打算邀请一位外国医生前来参加陕北的医疗体系建设工作,并特地通过上海地下党组织把邀请信转交给宋庆龄先生,托她帮忙寻找。
宋庆龄先生收到中共中央的请求信后,立刻想到了在广慈医院当医生的马海德,于是立即前去把邀请信交给了他,马海德看到信后喜出望外,二话没说就立刻答应前往陕北。
1936年6月,马海德在组织的安排下,躲过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前往西安与当时从北平去陕北的记者斯诺会合,会合以后二人一起坐卡车前往陕甘苏区。
陕甘苏区的革命生活
1936年7月13日,马海德和斯诺在地下党的护送下,来到了中共中央临时驻地保安,次日,党中央在保安对马海德和斯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毛主席更是亲自在仪式上进行了发言。
马海德和斯诺到了保安以后,看到当地农民的土墙上都挂好了红布标语:“欢迎乔治医生来苏区工作”、“欢迎斯诺记者来苏区访问”,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开心。
1936年7月16日,马海德在来了三天之后,受到了中共领导人毛主席和周恩来的亲自接见,他通过和两位领袖的谈话,发现了共产党的伟大,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马海德真正喜欢上了这支人民的军队。
为了更好地接触当地的百姓,8月16日,马海德和斯诺在伍修权的陪同翻译下,前往了宁夏豫旺堡进行访问。
马海德来到这里以后,与当地百姓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逐渐被百姓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生活态度感染,为了进一步融入到当地的生活,马海德准备给自己起一个在中国的名字。
马海德在与当地的百姓交流时发现,当地十之八九的百姓都是回民,而回民又大多姓马,于是他结合自己原来的名字“乔治·海德姆”,给自己正式起名为马海德。
当时彭德怀正在豫旺堡一带指挥红一方面军进行西线作战,有一天彭德怀遇到了正在与村民交流的马海德,就对他说:“海德姆医生,听说你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
马海德笑着回答道:“是的,首长,为了更好地参加革命,我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马海德,但是还没有经过组织的批准。”
彭德怀也笑着对他说:“我现在代表党组织批准了。”从此,大家都开始称呼他马医生。
在陕甘苏区待了四个月以后,原本计划回上海的马海德决定不走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爱生了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于是,斯诺独自一人返回了北平。
1937年1月,中共中央政府驻地从保安迁到了延安,马海德也随之到了那里,这年二月,马海德因为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红军时期唯一一个加入我党的西方人。
在延安的这段时间,马海德很快就学会了当地的方言,而且还与当地百姓相处地十分融洽,大家有什么困难事都乐意去找他帮忙。
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延安极度缺乏医生,马海德作为当地唯一的一个医学博士,基本上军民有什么病都来找他治。
马海德好友斯诺在《西行漫记》(又译《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到:“1939年,路易·艾黎随印度医疗队访问延安,遇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好友马海德,两人在延安不期而遇,都十分高兴,两人准备彻夜长谈,但是在聊天时,马海德隔一会儿就会被人叫去看诊,一整晚都没有闲着。”
马海德对他说道:“这就是我在延安的日日夜夜,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我现在很享受这种状态,因为我很开心能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什么。”
据战后数据统计,马海德医生在延安期间累计诊治伤病员达4万余次。
马海德不仅为普通的伤员看病,还负责保证众多中央领导人的健康,并因此与这些领导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和周恩来夫妇的相处。
马海德来到延安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邓颖超同志在长征的路上不幸得了肺结核,来到延安以后因为缺乏药物治疗,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于是中央找来了刚到延安工作的马海德。
马海德为邓颖超诊治完以后,笑着对她说:“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你去找个床板,再安排人把它放在院子里,然后你躺在床板上嗮太阳就行了。”
邓颖超有些不解,疑惑地问道:“这样做会有用吗?”
马海德笑着说道:“肯定行!”
邓颖超还是不太相信,可毕竟是医生的嘱咐,就照做了,结果没过几天她的病竟然真的就好了。
在这之后不久,周恩来又从马上跌了下来,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紧急为他做了手术,但由于当时延安的卫生条件实在太差了,周恩来的伤病始终没有治好,可即使如此,马海德仍然每天坚持对周恩来的细心照顾,直到他被送往苏联养伤。
马海德因此与周恩来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在周恩来养伤回来后,马海德主动找到周恩来说:“我十分热爱这个国家,您能让我加入中国的国籍吗?”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现在还只是一个政党,没有建立国家,等将来新中国成立了,我批准你第一个加入。”
马海德操着地道的陕北方言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就这样,两个人的约定才有了后来周总理邀请马海德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一幕,而马海德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公民。
1937年底,马海德奉命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当时延安急缺建设医院所需要的各种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恰好宋庆龄先生次年在香港建立了保卫中国大同盟。
于是,马海德主动写信给宋庆龄先生,并从她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医院建好后,马海德就留在了医院工作,也正是在此期间,他收获了一段跨国的甜蜜爱情。
1939年冬,在延安上学的学生周苏菲得了严重的伤风,吃了半个月的药也不见好,于是就被同学送到了离学校最近的陕甘宁边区医院看病。
而马海德此时正在这所医院做主治医师,周苏菲被送来的那天,恰巧轮到他值班,马海德在看到周苏菲时一见钟情,随后十分认真地诊断了周苏菲的病情,并给她开了一副药。
在周苏菲离开后,马海德还特地找周恩来安排人去提醒周苏菲,让她别忘了吃药,这让周苏菲很是感动。
其实周苏菲在见到马海德的第一眼时就对他产生了好感,但她不好意思表达,可马海德却是个急性子,几天后,马海德就主动找到她,对她说:“周苏菲同志,你愿意嫁给我吗?”
周苏菲害羞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1940年3月3日,马海德与周苏菲正式结为夫妻,相互一直陪伴到老。
马海德作为一个美国人,在处理一些外交问题时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他除了在延安给人治病以外,还经常在一些外交场合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1937年11月,马海德帮助新华社成立了英文部,负责向全世界广播来自八路军的抗战消息。
抗战结束后,马海德还以中共代表团医疗顾问的名义,参加了由共产党、国民党、美方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停工作,并为中共代表做英文翻译。
此外,马海德还代表中国与国际红十字会接洽,为解放区争取到了很多的物资援助。
“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国卫生部的顾问,此后他一直与麻风病做斗争。
麻风病当时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而且中国患麻风病的人有52万之多,治疗麻风病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可马海德从加入中国国籍的那天起,就表明他不会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为了治疗麻风病,马海德从源头抓起,研究历史上关于麻风病的记载,分析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应对的措施。
1953年,马海德在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向卫生部提出了自己要组建一支专门研究麻风病队伍的要求,并为此专门作了一个报告,卫生部对他的要求非常重视,经过讨论就同意了他的报告。
在得到卫生部的批准以后,马海德在随后的二十几年里带领新组建的队伍,积极去中国麻风病的重灾区进行实地调研,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
马海德先后在江苏省海安县和广东省潮安县主持建立了麻风病综合防治研究基地,他亲自带领队员去当地乡村走访,进行普查。
当时很多人存在封建迷信,以为麻风病是会传染的绝症,对治疗常常伴有抵触情绪,为了破除这些迷信行为,马海德亲自来到麻风病患者家里,与麻风病人同吃同住,主动给病人家属解释麻风病其实可以被治愈。
为了让病人家属放心,马海德甚至还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亲自前来慰问患病的病人。
在经过长达二十几年的调查研究后,1986年2月,马海德终于提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论断,并指出中国在1995年就会在全国实现麻风病基本被消灭的成绩。
在此之后,马海德先后到美国、印度、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访问,积极推广他在中国治疗麻风病的经验,这对世界麻风病的研究和防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978年,马海德身患癌症,在一年时间内连续动了八次手术,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回到美国见到了26年未见的父母。
马海德从美国回来后,病情持续恶化,但他仍然在病榻上关注着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并把自己防治麻风的经验不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88年9月,中国卫生部赠予马海德同志“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的荣誉称号,以此肯定了他对中国卫生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马海德在加入中国国籍时曾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来到中国,加入中国,始终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坚定的走这条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马海德在去世之前嘱咐妻子:“我走之后,你把我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陪伴着无数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份送回美国,陪伴我的父母,因为我这一生都没有尽到孝心;一份撒入延安的延河,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因癌症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8岁。
马海德在中国长达半个世纪的无私奉献,体现了他对中国人民深沉地爱,彰显了共产党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高贵品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