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1978年9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事件:一名叫做蒋爱珍的女知青因不堪忍受羞辱,接连开枪打死三人。案件发生后,不仅《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为她求情,全国上下呼吁轻判蒋爱珍的信件就多达15000封。为了对蒋爱珍合理进行定罪,法院在4年里对本案先后进行了四次判决。民间也出现传言称,当初羞辱蒋爱珍的人,3个被枪打死,2个被蒋爱珍吓死,剩下的也都病倒了。那么,蒋爱珍为...

1978年9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事件:一名叫做蒋爱珍的女知青因不堪忍受羞辱,接连开枪打死三人。

案件发生后,不仅《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为她求情,全国上下呼吁轻判蒋爱珍的信件就多达15000封。

为了对蒋爱珍合理进行定罪,法院在4年里对本案先后进行了四次判决。民间也出现传言称,当初羞辱蒋爱珍的人,3个被枪打死,2个被蒋爱珍吓死,剩下的也都病倒了。

那么,蒋爱珍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呢?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蒋爱珍

来自江南水乡的姑娘

蒋爱珍是浙江绍兴人,1972年,蒋爱珍的大哥蒋根土由部队转业至新疆农垦兵团,刚刚初中毕业的蒋爱珍知道此事后,吵着闹着要跟大哥一块去新疆当一名农垦战士,蒋根土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了。

当时蒋根土在部队里当财务科长,他们家还有一位亲戚是部队副团长,蒋爱珍为了避免被人说闲话,拒绝了哥哥和亲戚的帮助,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工作。

蒋爱珍所处的团场处在准格尔盆地内,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新疆后,出生在江南水乡的蒋爱珍没有任何的不适应,反而积极的参与到生产建设中,和男兵们一样每天扛着桶去渠里舀水,挑到田里灌溉。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生产建设中的妇女

工作之余蒋爱珍也不闲着,要么在伙房里帮忙,要么帮其他同志缝补衣裳,很快她就得到了周围同志们的信任和喜爱。

1974年,蒋爱珍被推荐前往144团医院进行培训,毕业后成为了医院里的护理员,两年后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医院党支部委员,不久后又兼任民兵排长。

在一次表彰大会上,医院领导还曾专门握着蒋爱珍的手,夸奖刚满20岁的她是“军垦的一枝花”。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蒋爱珍将会有一个十分光明且幸福的人生,可就在此时,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

陷害

当时144团医院的党支部副书记叫做张国政,和蒋爱珍的哥哥蒋根土是“老战友”,因此对蒋爱珍比较的照顾。

然而,医师李佩华、药剂师谢世平对张国政当党支部副书记非常的不服气,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对他产生了憎恨,“恨屋及乌”之下,连蒋爱珍也被他们盯上了。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新疆农垦兵团的卫生员(非蒋爱珍)

1978年3月,思家心切的蒋爱珍跟上级提出了回家探亲的申请,并很快得到了批准。高兴万分的蒋爱珍专门买了两袋子葡萄干,准备回到绍兴后给家里人尝一尝。

3月17日晚上,因为第二天蒋爱珍就要回家了,所以老战友们专门为她摆了一桌送行宴,当蒋爱珍回到医院时,发现张国政和护理员小周正在等她。

小周见到蒋爱珍后十分高兴,掏出900元钱塞到蒋爱珍的手里,蒋爱珍还没来得及拒绝,小周就开口说道:“回家的时候帮我给家里买点东西,谢谢了。”

蒋爱珍听后脸当场就红了,心想还好没说出拒绝的话来,这时张国政开口了,他以领导和哥哥的态度,叮嘱蒋爱珍回去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之后两人就离开了。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上世纪支边女青年

因为刚才在饭桌上喝了点酒,蒋爱珍感觉有些困了,和张国政等人分别后就准备回宿舍睡觉。结果她刚在床上坐下,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护士长。

护士长见到蒋爱珍后,一脸不自然地说道:“手术室里的无菌纱布用完了,你去给他们送去。”蒋爱珍没在意护士长的异样,听话的关上门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当蒋爱珍回到住所时,发现自己房间的门竟然大开着,赶紧冲过去往里一看,发现谢世平正拿着手电筒在她的房间里四处转悠,似乎在做检查。

蒋爱珍当时就生气了,心想:今天应该是张凤梧医生值班,他来我房间干什么?

蒋爱珍决定将护士长找来理论,结果走了没几步就发现蹲在角落里盯着她的李佩华。看着李佩华就像是看阶级敌人一样的眼神,蒋爱珍觉得这事绝对不寻常,于是直接跑到张国政的住处,将自己刚才的遭遇一五一十说了个遍。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上世纪的医院

张国政对此十分重视,带着蒋爱珍一同来到了她的住处,问谢世平道:“你来这里干什么?”

看着直冲自己而来的张国政,谢世平似乎有些心虚,张了张嘴没出声。这时,李佩华从地上站了起来,说道:“干什么?我们来捉鬼!”

张国政听后皱着眉头问道:“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鬼?”

看到李佩华站了出来,谢世平似乎反应过来了,张嘴说道:“当然是抓好色的鬼了!”然后拿起手电筒对着蒋爱珍的床一阵乱照。这种带有侮辱性的动作和语言让蒋爱珍气愤莫名,张国政当场就和李、谢二人爆发了言语冲突。

这时又有几个医生冲了进来,说要“捉奸”,随着动静越闹越大,支部书记徐进义和其他支委的领导都被叫了过来评理,一直闹了很久才消停。

第二天一早,谢世平的妻子钟秋起床洗漱后火急火燎地出了门,挨家挨户地跟邻居们“拉家常”,说昨天晚上自己“亲眼看见”张国政和蒋爱珍一丝不挂的被人从床上抓住了,她编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都上了当。

与此同时,李佩华的老婆助产士戴淑芝在去菜场买菜时,也说自己“亲眼所见”张国政和蒋爱珍被人在床上“活捉”了。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女知青(非蒋爱珍)

在当时那个年代社会风气比较保守,这件事情很快就传播开了,年仅22岁的蒋爱珍面对这些恶意的诽谤一点办法没有,她连饭都不吃,只知道哭,整个人变得一场憔悴。

蒋根土知道此事后,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劝妹妹不要想不开,身为一名党员,就要依靠党组织,蒋爱珍听从了哥哥的话,开始吃饭了。

随着事情逐渐发酵,“三一七事件”终于惊动了144团党委,3月30日,144团团长冯俊发决定派出工作组调查此事,他选定的工作组组长是和张国政有过几次冲突的团副参谋长杨铭三。

蒋爱珍并不知道杨铭三和张国政的过往冲突,将他当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哭着将当日发生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请杨铭三为自己做主。谁知杨铭三一脸认真地听她讲完后,竟开口说道:“有嘛,就承认,跌倒了再爬起来干革命。”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女知青(影视形象)

听杨铭三这么一说,蒋爱珍的心顿时凉了半截,知道杨铭三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和张国政有“私情”了。果然,杨铭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不停地寻找蒋爱珍和张国政之间“不正常接触”的证据。

然而,没有的东西,杨铭三就是找到天边也没用。眼见杨铭三这边没任何进度,144团团长冯俊发突然来到医院,当众宣布张国政“有大问题”,要求大家踊跃发言,“揭发”张国政的“恶行”。

冯俊发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李佩华和谢世平当即写了大字报,对张国政和蒋爱珍进行“揭发”,甚至当面侮辱蒋爱珍。

不堪其扰的蒋爱珍又一次崩溃了,她一个人跑到戈壁滩上吹了很久的冷风,当天晚上被蒋根土带回后生了一场大病,之后甚至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经常说着说着话就突然嚎啕大哭,大呼冤枉。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上世纪医院

人发杀机

1978年9月26日下午,调查了半年没找到一点证据的杨铭三再也沉不住气,不顾工作组其他成员以及医院干部的劝阻,执意召开了一次“说清楚会”,逼迫蒋爱珍“交代问题”。

会议开始后李佩华第一个站了出来,对着蒋爱珍骂道:“你不要装疯卖傻,你要真是有精神病,为什么不跳河,不去撞火车,你没有去寻死嘛!”

李佩华见没人附和自己,从兜里掏出了一张纸,对着杨铭三说道:“参谋长,这是我和谢世平拟定的报告,我们强烈要求开除蒋爱珍的党籍,将她清理出医务队伍,下放连队,进行劳动改造!”

看起来一点也不意外的杨铭三,装模作样地看了看李佩华交上来的报告,点了点头说道:“放心,我一定转交给上级。”

“说清楚会”后,蒋爱珍算是彻底绝望了,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就要被开除党籍,下放劳动改造,回到房间后哭了一晚上,第二天连门都没出,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那一天,蒋爱珍想了一整天也没想到自己应该怎么办。最后,感觉生无可恋的她决定以死证清白,在当天晚上写了一封10000字的诉冤书,然后分别给父母、哥哥、张国政各写了一份遗书。

写完遗书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8日一早,蒋爱珍走出房间上班去了。她刚走到医院,就接到了一份让她准备参加比赛的通知。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民兵

原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部队前几天决定9月29日在戈壁滩上进行一次射击比赛,结果昨天医院里原定参赛的外科医生突然说自己有事去不了了,医院考虑到蒋爱珍的枪法奇佳,而且还是民兵排长,决定让她去参加比赛。

原本已经心存死志了的蒋爱珍接到这份通知后当即“活了”过来,她想到:为什么要死的是我,为什么不跟杨铭三、李佩华这样的人拼个你死我活?

回到住处后,蒋爱珍想越觉得有道理,她想到了曾经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小红军潘东子,潘东子母亲被恶霸胡汉三害死后,不但想办法把仇人杀了,还顺便烧了胡汉三的房子,自己比潘东子大那么多,为什么不敢手刃仇人呢?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潘东子

此时的蒋爱珍已经被绝望和仇恨蒙蔽了眼睛,没有想到可以去找农垦兵团、自治区领导乃至北京方面上告,一门心思想的是:等明天我拿到枪,一定要像潘冬子那样杀了“胡汉三”们,并专门拟定了一份复仇名单。

在她拟定的“复仇名单”里,排名第一的就是李佩华,因此,9月29日一早蒋爱珍去武器库领到53式步骑枪和数枚子弹后,拿着枪就往内科赶。

当蒋爱珍走到内科一间病房外时,发现李佩华正和张凤梧在里面密谈,当即想到“三一七”事件当天,原本应该查房的张凤梧“不知所踪”,当晚自己将张国政找来后不久,他就和另一名叫做郭建雄的医生一起来“捉奸”了。

很明显,张凤梧、郭建雄还有李佩华等人是一伙的!想到这里,蒋爱珍更加愤怒了,推开门吼道:“李医生!”李佩华下意识地抬头问道:“干嘛?”蒋爱珍端起枪吼道:“你不是想让我去死,让我去跳河吗?我让你先死!”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53式步骑枪

说着,蒋爱珍迅速扣动扳机,李佩华当场毙命。旁边的张凤梧反应极快,趁着蒋爱珍还沉浸在大仇得报的快感中时,悄悄地溜了出去。

蒋爱珍走出病房后,向着外科走去,途中她看到谢世平的老婆钟秋正在和别人有说有笑的聊天,当即断定钟秋又在“嚼舌根”,拿着枪对准她喊道:“钟秋!”

钟秋回头看着黑洞洞的枪口直接傻眼了,举起双手想求饶,结果蒋爱珍一枪打去,钟秋也直挺挺的倒地身亡了。

钟秋之死迅速引起了巨大的混乱,李佩华的老婆戴淑芝听到动静,冲出来问道:“咋啦?咋啦?”

蒋爱珍正想找她呢,说道:“咋了?你别动!”

对着她就是一枪,戴淑芝当即倒在了地上,不过此时她并没有死,躺在地上呻吟了起来。戴淑芝的孩子看到妈妈倒地,扑上去想将她扶起来。

蒋爱珍见状,迅速冲上前去将小孩拉开,拿枪对着戴淑芝的头部说道:“让你哼哼!”一声枪响后,戴淑芝彻底不“哼哼”了。

蒋爱珍继续向外走,遇到了郭建雄,郭建雄本来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应该没被她记恨上,直到看到蒋爱珍眼神后才察觉到不对劲,迅速以非人般的速度进行躲闪然后逃跑了,在逃跑过程中他挨了一枪,不过倒是保住了性命。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蒋爱珍(左)

此时的蒋爱珍心里的怨气已经消了大半,所以刚才打郭建雄也没怎么认真,想着接下来杀了谢世平和杨铭三就算大仇得报了。

蒋爱珍没在药房里面找到谢世平,遂向着谢世平居住的家属院走去。在谢世平家门口,蒋爱珍被他家的狗挡住了,她原想将这条冲自己龇牙咧嘴的狗一起送走,转念一想,这条狗也没惹自己,它也是条生命,就没理它,对负责开门的谢世平的儿子问道:“你爸爸呢?”

谢世平的儿子看出面前这位阿姨不是善茬,想到不久前刚从外面跑回来,现在正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的爸爸交代的话,大着胆子说道:“我爸爸不在家。”

蒋爱珍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的“复仇行动”越不利,不愿在这里浪费时间,“哼”了一声后转身离开了。

刚走出家属院,蒋爱珍就被群众围住了,蒋爱珍不愿伤及无辜,没有开枪杀人,群众知道蒋爱珍委屈,也不愿意伤她,场面就这么僵持下去了。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拿着枪的女知青(非蒋爱珍)

当144团团长冯俊发知道此事后,立即决定让团武装部长郝振杰去“处理”这件事情,身为团里知名神枪手的郝振杰当即摇手表示自己没把握,请团长“另请高明”。

冯俊发又想让30米开外一枪可以打飞乒乓球的参谋冯玉森去“处理”,结果冯玉森当即表示自己“感冒”了,最近咳嗽的厉害,没法用枪。

正在冯俊发还没想好让谁去“处理”时,突然接到报告:“蒋爱珍被一名姓胡的病人抓住了,现已被捕,没有出现新的人员伤亡。”

人间自有真情在

蒋爱珍被捕后,冯俊发立即以“张国政是蒋爱珍杀人案幕后指使者”为由,命人拘留了张国政,团党委经过讨论后觉得应该将蒋爱珍定为“反革命杀人罪”,被她杀的那三个也应该被定为“烈士”。

党委还专门为他们三个人召开了追悼会,要求各单位必须派代表参加,而且要送花圈。

“9.29杀人案”影响太大,冯俊发根本压不下去,石河子地区中院院长王心如及公安局长李宗儒专门前往144团调查本案情况,从群众口中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李宗儒对蒋爱珍十分同情,在144团党委召开的讨论会上,他专门对“判处蒋爱珍反革命杀人罪”提出了反对意见。

结果王心如的反对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石河子地区中院迫于压力以“反革命杀人罪”判处蒋爱珍死刑,立即执行。不过,被关了92天的张国政倒是被放出来了。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新疆高院

王心如对此十分不满,驱车500里来到乌鲁木齐,找到自治区党政领导和自治区高院反映情况。新疆高院对本案复查后认为判处蒋爱珍死刑不妥,要求石河子地区中院重判,并建议追究本案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中院复审后,决定改判蒋爱珍“死缓”。

王心如对此仍不满意,将蒋爱珍的情况写成一封数千字的情况反映信寄到了《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将之编入内参,中央领导们看完材料后专门对本案下达了批示,紧接着,《人民日报》就派出了5名记者飞往石河子调查本案情况。

1979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大篇幅刊登了7000字文章《蒋爱珍为什么杀人?》,全面介绍了“9·29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文章的最后明确指出:“必须对酿成这一惨案的有关人员(特别是杨铭三)和其他严重违法乱纪者追究法律责任,这件事牵扯面广,应由公检法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协同处理,防止片面做决定。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人民日报》关于蒋爱珍的报道

《蒋爱珍为什么杀人?》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全国人民都在思考、争论这件事情,文章发出后短短五个月,编辑部就收到了15000封来信,这些信的作者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地方干部、有部队指战员、有教师、有学生、甚至还有海外华人华侨。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半的信件是集体署名,薄薄的一个信封里面,寄托着的是数十人、数百人的求情心愿,为蒋爱珍求情的人足足有2万民众。

这15000封信中,大家一致认为蒋爱珍杀人应该惩处,但她不是反革命分子,希望能从轻判处,诬陷她的那些人也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文章发表后短短13天内,石河子中院就收到了833封国内外来信。这些信中,有的请求法院轻判蒋爱珍,严惩构陷者;有的质问法院为何判蒋爱珍“反革命杀人罪”;有的给蒋爱珍捐钱捐物。

一位四川的教师写信告诉蒋爱珍:“我是一个孤老女人,存有1万多存款,我认你做女儿,你要是坐牢,我陪你一起坐,好吗?

一位广西的战士给蒋爱珍寄来了自己的军功章,表示敬佩蒋爱珍“除奸”的勇气。

一位香港的律师也表示愿意为蒋爱珍组建律师团,为她辩护。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蒋爱珍

新生

可以说,此时的蒋爱珍已经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知道自己引起公愤了的杨铭三,托人将自己调到了河南平顶山煤矿当工会主席,1982年春节前,杨铭三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派来的两名警察以“渎职罪”抓捕,关入了石河子拘留所。

在拘留所里,杨铭三见到了蒋爱珍,蒋爱珍问他:“你后悔吗?”杨铭三沉默良久,回答:“后悔。”回到牢房后,杨铭三不吃不喝,拽自己头发,之后很快就死了。

冯俊发虽然没有被拘留,但也被“监视居住”了,这种不知道等着自己的将是什么下场的日子让冯俊发精神衰弱,再加上外界舆论压力的影响,没过多久他也死了。

至于谢世平,蒋爱珍杀人被捕后他嚣张得很,很快被提拔为了团部运动办主任。当本案引起公愤后,谢世平自知等着自己的绝对没有好下场,想要潜逃国外,结果刚到乌鲁木齐火车站就被逮捕了,入狱后还生了场重病。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蒋爱珍和母亲

因此,民间出现流言:诬陷蒋爱珍的人被打死三个,吓死两个,其他的全都生了重病······

1984年9月,石河子中院再次对蒋爱珍杀人案进行审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她无期徒刑。蒋爱珍不服判决提起上诉,1985年1月16日,新疆高院终审改判蒋爱珍有期徒刑15年。

1991年,32岁的蒋爱珍经多次减刑后,刑满出狱。在蒋爱珍坐牢的这些年里,光是求爱信,她就收到了100多封。

蒋爱珍出狱后,重新在浙江绍兴落户,当地卫生部门将她安排到了一家医院内工作。

上世纪70年代,那名曾轰动一时的女知青蒋爱珍,后来怎么样了?

蒋爱珍

后来,蒋爱珍和一名姓高的男士恋爱结婚,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她的人生,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808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