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岸英回湖南为外婆祝寿,姨外婆托他向主席索要一笔欠款
talk历史 2021.11.04 736 79
1950年,毛岸英奉父亲的嘱托,回湖南为杨开慧的生母,即毛岸英的外婆向振熙贺寿,老太太80岁寿宴结束后,毛岸英听闻姨外婆向振恺最近生了病,于是赶紧去表姨家探望。
然而让毛岸英没有想到的是,向振恺和他见面后,却向他提起了毛主席的一笔欠款:“ 毛姑爷如今在北京是大人物了,很好嘛,如果他能把当年那笔钱还给我,就更好了。”
毛岸英此时才知道父亲欠姨外婆钱的事情,这笔欠款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关于这个故事,还要从杨、向两家之间的关系开始讲起。
杨昌济与向振熙
向振恺所在的向氏家族,与既是毛主席岳父,又是毛主席恩师的杨昌济所在的杨氏家族是姻亲关系,向氏家族居住在湖南省平江县向家镇山陂村,嘉庆年间,杨昌济的父亲杨书樵娶了向国源的独生女儿为妻。
向国源长子向泰椿生有3个儿子,5个女儿,大女儿叫向振恺,二女儿就是杨昌济的妻子向振熙。而杨昌济之所以与向振熙结合,是因为杨昌济的父母在杨昌济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对杨昌济的遭遇十分心疼的向家人,经常性的接杨昌济到自己家居住。
杨昌济也因此与向家的小辈关系密切,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游玩,一起读书,因此在杨昌济17岁那一年,就与大他一岁的向振熙举行了婚礼。
1903年,杨昌济在杨、向两家的大力支持下前往日本留学,杨昌济的岳父向泰椿为了帮杨昌济置办前往日本的行装,甚至变卖了自家的田产。
1913年,在外国他乡漂流了10年的杨昌济回到了祖国,并在长沙第一师范学院担任教师。
在长沙师范教书期间,杨昌济对一名叫做毛泽东的学生印象深刻,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沟通,杨昌济对毛泽东也越发了解,认为他将来一定是个“扶危济世”的经世之才,因此杨昌济在毛泽东身上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不但教授他知识,而且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对他予以感染、熏陶。
而毛泽东也经常性的前往杨昌济所在的寓所向他请教自己不明白的知识,并因此认识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后,两人之间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对毛泽东与女儿的感情“洞若观火”的杨昌济与夫人向振熙,选择了顺其自然,不做任何干涉。
1918年6月,杨昌济携妻女前往北京担任北大伦理学教授时,还不忘安排毛泽东前往北大图书馆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可惜的是杨昌济并没有等来最爱的女儿与最让自己骄傲的学生结婚的那一天,长时间的工作最终拖垮了杨昌济的身体。
1919年底,自知命不久远的杨昌济给好友章世钊写了一封信,请他帮自己照顾毛泽东与蔡和森,直言“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推荐完爱徒后,再无遗憾的杨昌济于1920年1月17日安然离世,而毛泽东则与杨开慧等杨家人一起扶着杨昌济的灵柩返回了湖南板仓,之后毛泽东与杨开慧于1920年的冬天正式举行了婚礼。
毛、杨二人婚后育有三子,分别是毛岸英、毛岸青、以及毛岸龙,因为毛泽东与杨开慧工作繁忙的缘故,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杨开慧生母向振熙的身上。
革命家族
杨、向两家对革命事业是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比如杨开慧的二表弟向均曾积极参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运动,并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刚毕业不久的向均听从毛泽东的意见放弃学业,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农运动中去。
1927年,向均在往长沙参加一次秘密会议的时候,因为叛徒的出卖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逮捕,国民党当局为了从向均身上套取情报,拿起剪刀剪开了他的虎口,然而向均即便遭受如此剧痛,仍然咬牙坚持,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吐露一个字的情报。
怒不可遏的反动派只得于1928年1月24日将向均残忍杀害,那一年向均只有22岁。
除了向均外,杨、向家的其他人对毛泽东的革命事业也十分的支持,有一次毛泽东在长沙清水塘居住时,湖南省省长、大军阀赵恒熙得知毛泽东准备鼓动河西华师沙场的工人进行大罢工运动后,派遣反动武装前往清水塘抓捕毛泽东,杨开慧的六舅向明卿打听到这一则消息后,赶紧向毛泽东通报了这一紧急情况,毛泽东因此得以顺利转移。
杨昌济三弟杨昌楷的儿子杨开明,1925年就开始闹革命,当毛泽东回到湖南组织秋收起义时,杨开明积极响应,之后跟着毛泽东一起去了井冈山,后来同样因为叛徒的出卖,杨开明被国民党反动派所逮捕,他在监狱中英勇不屈,最终于1930年2月22日英勇就义,年仅25岁。
1930年8月,湖南军阀何键曾派人前往板仓“搜捕”毛泽东夫人杨开慧,杨开慧带着几个孩子在向家人的帮助下多次脱离险境,可惜后来还是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了踪迹,于1930年10月被抓捕。
杨开慧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向家、杨家找了很多门路营救杨开慧,南京政府曾迫于压力给何键发电报要他暂缓对杨开慧用刑,然而丧心病狂的何键却一定要“处决”杨开慧,杨开慧因此于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
杨开慧牺牲后,向家人轮流照拂她与毛泽东的三个孩子,为了防止何键丧心病狂的对三个孩子下手,向家人又安排人手将三个孩子送离了湖南。
因此,杨、向两家可以说是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
情谊
毛主席从来没有忘记过杨、向两家为革命做的事业,因此1949年8月解放军解放长沙后, 当毛泽东从杨开智(杨开慧兄长)发给他的电报中得知向振熙如今仍然健在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欣慰,于是当即给杨开智写了一封回信。
在信中,毛主席表示自己知道老太太如今身体仍然康健的消息后十分欣慰,如今毛岸青正在北京学习,有时间的话安排毛岸英回湖南工作,这孩子对外祖母十分怀念。
一个月后,当毛主席知道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打算回湖南省亲后,便派人将朱仲丽请到自己的办公地点,请她帮自己携带一些礼物给向振熙,并请朱仲丽帮自己向老太太带一个口信,希望老太太能到北京来居住。
朱仲丽到达向振熙的住所后,首先将毛主席送给老太太的皮袄拿了出来送给老太太,然后对老太太说道:“主席想将您接到北京去居住,他好照顾您老人家,如果您要去的话,他就请开智夫妇将您送到武汉,然后让林彪安排飞机将您从武汉接到北京去。”
结果向振熙老太太却坚定地表示了拒绝,她操着一口浓厚的平江口音说道:“不去,不管是南京还是北京我都去过了,也住敷(够) 哒。”
当毛主席知道老太太不愿意来北京的事情后,只得指示湖南省委:如果杨开智夫妇遇到什么困难的话,可以给予若干的帮助。
1950年4月13日,为了庆贺向振熙老太太即将到来的80大寿,毛主席为老太太写了一封祝寿信,然后派遣长子毛岸英带着祝寿信回湖南为老太太贺寿。
毛主席在贺寿信中写道:
向老太太尊鉴: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尚祈笑纳为幸。
敬颂康吉!
毛泽东
江青
一九五〇年四月十三日
老太太见到外孙毛岸英后十分的高兴,一脸欣慰的看着毛岸英说道:“虽然你父亲现在是一个大人物了,但还是有一颗平常人的心。”
毛岸英这次前往湖南,除了是要为老太太贺寿外,身上还担负着一项“重大使命”。此时正值中国全面开始土地改革运动前夕,毛岸英这次返回板仓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理清“杨家阶级成分问题”。
关于杨家的阶级问题,毛主席曾与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王首道讨论过,毛主席认为,杨家毫无疑问属于地主阶级,但是杨家有很多人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牺牲,因此是可以免于斗争的。
毛岸英回到板仓后不久,先去为母亲杨开慧扫了墓,然后和板仓当地的农民协会以及土改工作队的成员一起举办了一次关于“杨家成分”的会议。
会议开始后,毛岸英首先做了一份重要讲话,然后问道:“大家觉得,杨家”应该划成什么成分?"与会成员大眼瞪小眼地沉默了一会儿后,一位脑子转得快的同志举手说道:“我觉得杨家应该划成中农。”
另一位同志当即举手反驳道:“不对,按照杨家的成分应该化为富裕中农。”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同志站出来说道:“我认为,杨家应该划为富农。”这时,刚才第一位举手的同志再次举手发言道:“不对,杨家应该划为自由职业。”
正在大家为杨家到底是“富农还是中农”争论不休的时候,毛岸英站了出来,说道:“同志们,我觉得大家要好好的学习《土改法》,深入领会和贯彻其中的精神。”然后毛岸英打开手上的《土改法》,一字一句地带领大家学习,着重强调富农、富裕中农、中农的成分划分规定。
学习结束后,终于有与会人员举手表示:“我觉得杨家应该划成地主。”毛岸英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位同志《土改法》学得非常的好,没错,杨家的成分就是应该划成地主。那么,大家觉得杨家在地方上的表现如何呢?”
这些与会成员当然知道按杨家的成分应该划成地主,他们之所以一个劲地往中农、富裕中农方向引,除了因为杨家与毛主席的关系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家在地方上的口碑很好。因此大家开始踊跃发言,表示杨家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家虽然有一些土地,但是杨家一半的土地是来自烈士杨开明的,因此对于杨家最好“酌情处理”。
就这样,经过毛岸英和与会人员密切讨论,并广泛征求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后,最终决定将杨家划分为地主成分,但是按照烈士遗属对待。
“毛姑爷”还钱
处理完杨家成分问题后,毛岸英于5月26日和外婆、舅舅、舅妈一起去长沙市一仓里4号拜访三舅姥爷向定前,并参加了向家、毛家、杨家的家族大聚会,因为毛主席在北京工作繁忙的缘故,所以毛岸英代替父亲参加了这次家宴。
在宴会上,毛岸英举杯说道:“我这次来湖南,父亲给我下了三条规定,第一,从北京来长沙不能坐软卧,只能坐硬卧;第二,到达长沙后只能步行探望各位亲戚朋友,不能坐车;第三,不能携带任何一个警卫人员。前两条我都好好的遵守了,至于第三条,大家也知道,湖南刚解放不久,不是很太平,我身边的那位警卫人员是湖南省委安排的。
我们身为毛泽东的亲属,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坚决不能以领袖亲属的身份自居,更不能就此产生优越感,这样会脱离群众的。”
在宴会上,孝顺的毛岸英殷勤地为外婆向振熙夹菜,老太太对毛岸英的举动也十分满意。吃着吃着,毛岸英发现这次家宴好像少了一个人,于是问道:“怎么没见我姨外婆?”
毛岸英所说的姨外婆也就是毛岸英外婆向振熙的大姐,向振恺年轻时嫁入了平江石洞田坪的钟家,距离板仓有十数里。
向振恺和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可惜长子早夭,女儿钟瑾怀则嫁给了杨柳冲一个叫做黄伯厚的汉子,不幸的是,黄伯厚29岁那一年在洞庭湖压货的时候遇到了大风,船翻了人也没了。
钟瑾怀和杨开慧的关系十分密切,再加上杨柳坡距离杨开慧居住的地点也不远,因此杨开慧经常性带着孩子一起去钟瑾怀家里玩,一来二去之下,毛岸英对向振恺和钟瑾怀也十分的亲热。
因此,当毛岸英在家宴上没有看到姨外婆向振恺后,发出了如此一问,参与这场家宴的亲戚告诉毛岸英,你向振恺姨外婆最近生病了,一直卧床不起,来不了了。
毛岸英听后点了点头,决心等家宴后亲自去姨外婆家一趟,看望一下老人家。
当向振恺看到长大成人的毛岸英后十分高兴,虽然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强打精神和毛岸英聊了很长时间,最后对毛岸英说道:“毛姑爷如今在北京是大人物了,很好嘛,如果他能把当年那笔钱还给我,就更好了。”
事实上,毛主席的确欠向振恺一笔钱,那是1920年的事情了。
自从张敬尧被驱逐出湖南后,谭延闿再次主政长沙,为了彰显“民主自治”,他开始允许长沙的民众自由结社、出版,从上海返回长沙不久的毛主席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用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好机会,于是赶紧联络了新民学会的骨干成员何叔衡、彭璜等人,准备一起组建一个“文化书社”,共同发扬传播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
毛主席等人对这个“文化书社”十分上心,毛主席甚至专门起草了《发起文化书社》发在报纸上,宣称要在湖南培养真正的新文化。
然而当毛主席等人于8月2日正式通过书社《组织大纲》后,才发现了一件极其尴尬的事情:没钱。
面对这一局面,毛主席等人只得找人“融资”,当向振恺知道毛主席的困境后,当即慷慨解囊,将自己通过纺纱积攒下来的100光洋(银元)借给了毛主席,让他开办书社。
后来,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文化书社最终筹到了519元银元,并得以顺利开办。
后来这些年向振恺身体不好,看病钱都快不够了,而向振恺又不想拖累家里人,因此向振恺见到毛岸英后,才会当面跟他提起这笔欠款的事情。毛岸英听后当场表示,自己回京后一定会跟父亲提及此事。
之后,向振恺的女儿钟瑾怀去了一趟里屋,拿出了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包裹,而包裹里面是一张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
在当年那个年代,照片具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情谊,因此,杨开慧和两个孩子照完相后,将其中一张照片送给了向振恺与钟瑾怀。
后来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英勇就义,向振恺与钟瑾怀冒着生命危险将这张照片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并将之交到了长大成人的毛岸英的手里。
当毛岸英回到北京后,首先向父亲毛主席报告了自己在湖南的见闻,然后向父亲提及了姨外婆说的那笔欠款的事情。
原来毛主席后来因为太忙,不小心将这笔钱给忘了。毛主席听完后笑了笑,说道:“这样吧,让她与杨老太太住到一块儿,我一同供养。”
不久后,向振恺就和向振熙一起住到了长沙城希圣园内,此后毛主席每个月为两位老人家邮寄100元生活费,虽然他公务繁忙,但他还是每个月都给两位老人家写信慰问她们的身体情况。
1960年向振熙过九十岁大寿时,毛主席专门将200元钱交给杨开慧的堂妹杨开英,请她帮自己用这些钱买些礼物,或者直接将这200元钱交给杨老太太,表示自己对老太太的祝福。
而毛主席也没有忘记其他向家人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毛主席知道向定前家里比较困难后,二话不说请中共中央办公厅汇款给向定前,帮助他们一家渡过了困难时刻。
20世纪60年代,向振恺老人逝世后,毛主席还专门命人给向振恺老人遗属寄去了300元钱,作为奠仪费用。
1962年11月,向振熙老太太逝世,毛主席知道这一情况后悲痛万分,发出吊唁函的同时还给杨开智寄去了500元安葬费,毛主席在信中写道:
开智同志:
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五百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 ,不分彼此。望你节哀顺变。
敬祝大安
毛泽东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向、杨两家为了革命事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而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从来没有忘记他们,从这些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高尚精神。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