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老妇张翠屏去世,儿子找到母亲遗留木箱:她竟是抗日英雄
忆史鉴 2021.11.10 648 88
1982年7月,河北省兴隆县的农民张翠屏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70岁,家人按照当地的习俗,为老人料理了后事。
乡亲们整理老人生前遗物时,在床下发现了一个正正方方的木盒子,在告知张翠屏的儿子后,便决定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由于没有钥匙,于是便把斧头把盒子劈开了,后发现只有一张地图和一张张的小纸条。
在细看后发现,地图是当年八路军使用的交通图,纸条是八路军、游击队等在她家吃饭时打下的欠粮条,加起来粗略地算了一下,大约有7000斤。
这时,儿子才回想起老母亲对在年初对自己说过的往事,原来母亲是一位“抗日英雄。”
“麻利嫂”张翠屏
张翠屏出生于1912年,河北承德兴隆的一个贫苦人家,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张翠屏,从小就爬山上树,一点都不比男孩子差。
转眼间,张翠屏出落的亭亭玉立,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在亲朋好友的撮合下,张翠屏和本地农民朱殿坤喜结连理。他们过着和平常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可是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举进攻中华,随着日寇铁蹄的肆虐,战火很快就烧到了张翠屏的家乡,无数的中华人民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下。
为了把日寇赶出中国,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加入八路军,而张翠屏的丈夫朱殿坤也成为了八路军的一名交通员。
他的家也就成为了往来八路军和游击队的秘密休息的据点,由于她为人豪爽、办事利落,被八路军和当地人为称“麻利嫂”。
同样结识当时担任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的李运昌。
李运昌出生于1908年9月,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人。1925年10月,在李大钊同志的介绍下,他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跟随澎湃同志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追捕和屠杀共产党人,看到这种情况的李运昌等人,组建潮普惠三县军事委员会,推选18岁的李运昌为主席,杨石魂为副主席,下设前线指挥部,由李运昌任总指挥,何石任副总指挥。在普宁县发动武装暴动,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反抗“四一二”政变的第一枪。
1937年4月,李运昌接到组织通知,让他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白区代表会议。在此期间,周恩来单独接见了他,并对他在冀东的工作做出了肯定和鼓励。
之后,李运昌先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
带领八路军突出重围
1943年1月21日傍晚,当时大雪纷飞,当时正在兴隆县五指山达裕村,指挥抗日作战的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接到紧急密报。
上面写到:“7000多日伪军将八路军冀东军区司令部团团包围,所有下山的路口都已被牢牢封锁了,企图一举消灭我八路军部队。”
这生死存亡之际,李运昌冷静地指挥士兵焚烧重要资料,并把电台绑上手榴弹,准备向后山撤退。
由于对当地不熟悉,先找的是当地的交通员朱殿坤,结果他出去为八路军送信还没有回来,听到这个消息的李运昌焦急万分,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冒险带队伍突围。
在朱殿坤妻子张翠屏听到八路军士兵想要找向导的事情后,当即找到李运昌并对他说:“司令员,现在当家的不在,天黑路滑,你们有不熟悉道路,只有我能带你们从后山出去。”
李运昌看着身怀六甲的张翠屏,考虑到现在是夜晚基本上看不见道路,万一她要是有点损伤,我可没办法面对她的丈夫,便让她以身体为重,便婉拒了她。张翠屏在听到后说:“你还是个司令呢,别婆婆妈妈的,赶紧走吧,顾全大局要紧。没有我你们怎么出去啊,放心这后山上的路我熟悉得很,没有事情的”。随后,她出去叫上八路军的战士们说:“兄弟们,跟我走,我带你们出去。”说不过张翠屏的李运昌,只能让她带路了。
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张翠屏顶着呼啸而来的北风,带领着三百名八路军战士,行走在白茫茫的大山里,穿密林,过山洞,走过崎岖的山路上,突然发现有数十丈光秃秃的峭壁挡在前方。
张翠屏让战士解下绑在小腿上的布条子,然后麻利得扣着上边不为人知的缝隙,攀登到悬崖顶部,上去后用战士们的布条子,攥成绳子。
绑在旁边的大树上。然后扔了下去。300多名战士就顺着绳子攀岩而上,把尾随而来的日寇甩在后面。
张翠屏带着八路军战士们的跋山涉水,在越过黑河后。张翠萍突然脚滑了一下趴倒在冰面上,并对想要来扶她的八路军战士说:“兄弟们离我远一点”。
就在战士们对她这句话感到迷茫的时候,她的身下突然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哭啼声。随后李运昌司令命令士兵们排成排,背靠着张翠屏,为她挡着呼啸而来的寒风。
随后战士们看到她分娩后,拿起大衣包裹着婴儿,并拿来担架抬着张翠屏行军。
此时的天空刚刚升起太阳,部队成功摆脱了日寇的追击。八路军把张翠屏安排在老乡的家中,李运昌从老乡家买来红糖和鸡蛋,来看望她。
在看到母子平安后,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终于放下心来,十分内疚地说:“当时天黑,我一时疏忽,没看清大嫂怀孕临产,害得大嫂受苦了,我向大嫂道歉。”说罢,向张翠屏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翠屏看到后连忙起来说:“司令员,你别这样说,如果没有共产党和八路军,哪有老百姓的今天啊,要说谢,应该是我们谢你们呀。你们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您就给这个没冻死的孩子取个名字吧。”李运昌说“既然他是在冰上出生的,那就叫他冰儿吧”。
在几天后,八路军向张翠屏告别。经过几番周折后回到家中的张翠屏,和丈夫朱殿坤经营着这个秘密联络站点,当时的八路军和游击队总是缺衣少粮,每当有路过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到达他们家中后,张翠萍都会非常热情的做饭招待战士们。
就这样,路过的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战士们,每次吃完饭都会给他们打下欠条,就这样几年的时间里慢慢积攒下,7000斤的粮食欠条。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村子里有人为了一己私欲,
投靠了日寇,并出卖了地下交通站的情报。在面对日寇和汉奸的搜寻下,导致张翠屏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她被敌人严刑拷打,甚至头皮都掉了一块,张翠屏始终不说一个字。
后来,在我党人员得知后,对她积极展开营救,并成功解救了张翠屏。
她的丈夫朱殿坤,依旧游走于八路军各个地下情报站,继续从事情报工作。不幸的是于1945年4月19日,朱殿坤在为八路军送鸡毛信时,被日寇抓捕,他为了避免日寇得知情报内容,便把信件直接给吃进了肚子里。
而看到这一幕的日寇,直接把朱殿坤当场杀掉了,并刨开他的肚子,寻找八路军的信件。
在得知丈夫朱殿坤牺牲后。张翠屏并没有时间去悲伤,因为她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需要照顾,并接替起丈夫的工作,为八路军传递情报。
有一次八路军急行军,在张翠屏家中寄存了10箱子弹。为了防止被人发现,她把家中装粮食的桶拿了出来,底下放上子弹,上面放上粮食伪装起来。
一桶就是160斤整整十箱。当时恰逢,敌人前来村里扫荡,为了不被敌人搜查到,张翠屏独自一人将装有子弹木桶背上山顶。在敌人来到家中搜查时,什么也没有找到。
隐姓埋名,直至去世
战争结束后,张翠屏带着儿子从雾灵山脚下搬到了荒地沟,当时家中穷得连一副像样的碗筷都没有,可以说家徒四壁。张翠屏主动开垦荒地,日子虽说是过得清贫,但也饿不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推出政策,拿着八路军和游击队,在抗日战争中写下的欠条,可以去政府兑换粮食,欠一斤还一斤。但张翠屏始终没有在乎过,八路军和游击队在自己家中吃过的粮食。
尤其是在1959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头一年,张翠屏家中颗粒无收,在这种情况下,她没有拿出国家欠她的7000斤粮条欠条。
同时她也知道全国人民都不好过,宁愿自己受苦挨饿,也不愿意给国家增添一点负担。并且从来没有透露过丈夫朱殿坤,为八路军送信牺牲,和自己帮助八路军突围的两件事情。
1982年身患重病的张翠屏在临终前,把儿子朱海清和儿媳妇叫到床前诉说,他的父亲朱殿坤因何牺牲和她帮助八路军的往事,并最后坚定地说道:“没有共产党,没有八路军。就没有你爸你妈没有你们两个,现在李司令是管大事的人。你俩发誓,千万不能给李司令和政府添麻烦。你爸妈清白一世,千万别往爸妈脸上抹黑。”看到儿子和儿媳妇都答应后,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久后,张翠萍便因病去世了。
随后乡亲们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发现了,当年八路军留下的7000斤粮欠条和交通路线图。同时儿子朱海清听从了母亲的嘱咐,不要给政府添麻烦,直到发现老人的遗物大家才知道,张翠屏老夫人是一名抗日英雄。
多方探查恩人行踪
1949年3月时任热河省主席的李运昌,在热河省革命老区人民代表会议上,找到战友时任兴隆县委书记的王佐民,拜托他寻找一位雾灵山的麻利嫂。
并告诉他,“这个麻利嫂救了我、救了我们冀东军区和300多名同志,使得我们成功突围,她对抗战和对革命有着重大贡献。并在带领我们突围的道路上,导致她早产,我为孩子取名叫冰儿。”
王佐民奉命调查了一年,但是毫无收获。由于工作调动,他只好嘱咐接替他工作的我党人员,并让他们继续追查冰儿的踪迹。
1985年,时任兴隆县地委党史办主任李景珍找到兴隆县干部佟靖功说:“1984年,运昌司令托承德地区副专员赵熙廷和我,让我们一起寻找冰儿,但始终都没有找到,老司令为这件事牵挂了40多年,但一直都没有准确的消息。咱们这次努努力,为老司令分分忧!。”
身负重任的佟靖功,决定让老司令和冰儿亲人团聚。随后决定进京寻找老司令,向他了解更多冰儿的线索。
在见到老司令后,佟靖功拿出李景珍写给老司令的信,上面写到:“老司令,寻找冰儿的事。我已托付给兴隆县党史办佟靖功同志,为了尽快寻找到冰儿。他已前往您的住处,请您给他一些仔细的线索。”
老司令说:“我与冰儿不仅仅是个人关系,他反映了一个时代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
老司令的话语,让佟靖功感觉到自己与老前辈之间的差距。在得到具体的线索后,佟靖功便星夜兼程从北京赶回兴隆。
4月初,佟靖功安排好工作,决定确定沿着黑河从上到下,亲自寻找冰儿。他先后走访了刘仗子、成功、天明、解放四个村庄,8天时间拜访了1000多户人家,都没有找到消息。
于是佟靖功又走到黑河川下游,转山子、三道梁、蘑菇裕、大东裕四个村子,整整用了7天时间,方圆25公里拜访了1500多户人家,还是没有半点消息。
转眼间到了夏天,佟靖功到达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在方圆25公里都留下了他寻找冰儿的足迹。
直到1987年9月17日,老司令又派人带来了三条线索:
第一冰儿的故事是于1943年初五指山突围时发生的。
第二当时先找的是地下交通员,由于他外出送信,他家的女主人挺身而出为八路军带路。
第三由于大嫂带路是深夜,老司令不知道夫妻两人名字叫什么名字,只是为孩子取名叫冰儿。
得到消息的佟靖功,连忙带人前往五指山解放乡,在经过五指乡干部的回忆:“小五指山地下交通员、共产党员朱殿坤,于1945年4月19日为八路军送信时牺牲。他的老婆叫张翠屏为人仗义、办事干净利落,人称“麻利嫂”,当时专门为八路军办事。如果附近有这件事,那应该就是他家了。刚好她家有个40多岁的儿子,但是不叫冰儿。”
佟靖功赶紧问:“他们人呢?赶紧让他们和我见面。”
干部回答道:“他们早就搬走了,听说老夫子已经去世了。儿子叫朱海清在平安铁厂,当工人。”
第二天上午九点,朱海清被我们请到了办公室,在佟靖功等人的询问下,他讲述了母亲在临终前向他说明的事情,在经过他们的对比后,发现朱海清就是老司令所说的冰儿,从而揭开了这件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
佟靖功给李运昌老司令打电话,汇报这个好消息后,过了好久老司令那边才说:“好!好!好!谢谢你们,我一定安排时间去看冰儿和你们。”
时隔半个世纪的会面
1988年4月17日,时任中顾委委员的李运昌,在承德离宫绮望楼,见到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冰儿朱海清”。在见到后,老司令一把抱住冰儿,他的一声“爷爷好”,让在场的人无不落泪。随后拉着他前往客厅。
刚坐下就问:“你母亲怎么样?”
朱海清回道:“1982年便去世了,在临终前才告诉我们,这些事情。”
两人便开始了普普通通的唠家常。
突然老司令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说:“我听说,你家里挺困难的,为什么不主动联系我!”
朱海清连忙回道“母亲在去世前,才提起了这些事情,并让我和媳妇发誓,不能去麻烦李爷爷。”
随后两人在一起吃了顿午饭。
这件事情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1984年,朱海清的父亲朱殿坤经老家解放村党支部的认证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自此,每年“冰儿朱海清”都会前往北京,与李运昌爷爷见面,并带一些家乡的特产送给他,同时每次李爷爷都会给他一些新鲜的好东西,让其带回家中。
明眼睛的人都看出来,这爷俩都是真心对真心,都希望对方好。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张翠屏在抗日战争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和在新中国成立后,隐姓埋名从不透露出,自己所作出的贡献,自始至终,她考虑的都是国家困不困难,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张翠屏这种大无畏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新时代的青少年学习和弘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