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已“接单”,即将大规模商业化,“自动驾驶”出事,谁背锅
木下易人 2022.01.27 583 0
2021年11月25日,北京的一位袁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截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图中,袁女士乘坐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而费用仅仅1.34元,如此的性价比引来了网友们的纷纷点赞。不仅如此,袁女士还介绍,自动驾驶出租车行驶状况极好,给自己带来了舒适的体验。
自动驾驶技术对社会的价值
高科技的商业化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融合,也为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体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自动驾驶车辆投入市场进行使用,我们将迎来自动驾驶商业化时代。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无疑为我国的公共交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就拿我们的首都来说,北京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道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将逐步开展商业化运营。即便是正在进行试点阶段,就已经有数十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踏上川流不息的道路,接送客人到达指定目的地。如果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可以走向成熟,大规模的商业化运营会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届时,市民将可以免去了等待出租车、公交车的时间成本。这不仅给市民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更是给我国公共交通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
其实,自动驾驶技术的相关服务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驾驶快递车的出现就解决了物流配送最后五公里的难题,自动驾驶快递车依托大数据技术,快速提高了物流效力和技术,有效地优化了物流成本结构,大幅降低了人工薪资、管理培训等成本,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进动力。无人售卖车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售卖模式,使得售卖突破了地点的限制,既扩大了顾客范围,不仅局限于范围内;同时,减少了销售成本,省去人工成本、地租等费用,大大提高销售利润。又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省去了消费者前往销售点的时间,可谓一举两得。
自动驾驶技术的问题与责任
但是,在自动驾驶为人们带来利润、便利的同时,我们并不能忽略其风险性。尽管自动驾驶汽车比起传统的人类驾驶汽车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们也不能保证期百分百的可靠,自路面测试、投入使用以来,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
去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晚,一辆无人驾驶的特斯拉汽车不知因何原因,在转弯时速度过快,冲出了公路最终撞在了树上,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我国,无人驾驶也是争议的热点。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一名女士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和特斯拉标志的衣服,站在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进行维权的事件,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
此事件也是因为这位女士在驾驶特斯拉汽车时发生事故,向特斯拉团队要求索赔遭到拒绝而产生的。虽然此事件比较复杂,但仍然引发了公众对无人驾驶技术的争议。关于无人驾驶技术的交通事故还有很多,我们在享受无人驾驶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安全性带来的担忧,将不可避免的成为焦点话题。
那么,自动驾驶技术安全问题到底由谁来负责?这才应该是我们作为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
但是,自动驾驶事故不同于普通的交通事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根据现有的道路交通法律来划定责任。自动驾驶事故涉及的责任问题有以下两个:首先,是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有一部分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无人驾驶汽车。传统的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发生事故后,赔偿责任主体和赔偿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到无人驾驶汽车的特点,其作为具有一定自主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机器人,驾驶行为基于算法的设计而产生。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自动驾驶汽车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在制造方面,比如在传感器、雷达、摄像头方面可能会存在制造的缺陷,从而无法有效判断出周围是否有物体阻碍车辆运行。
在设计方面,自动驾驶汽车运用了相关的算法程序。但因为有些大数据技术落后,仅仅实现了车辆的部分智能化,难以保证驾驶安全的决策。
其次,因自动驾驶而发生的交通事故难以对责任主体作出明确界定。因为发生事故所涉及的主体众多,包括自动驾驶系统的制造商、汽车生产商、驾驶人、所有权人等等,都可能是潜在的责任主体。发生事故后,应当如何追究事故主体的责任,是追究汽车制造商的责任,还是追究汽车拥有者的责任,现有法律并没有作出规范。并且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下的产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就可能导致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会超出设计者的预期范围。
但是,当今人工智能主体性问题仍是世界性难题,其是否有主体性资格备受争议,将责任轻易规制,将无法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
作为人工智能商业化的突出性代表,自动驾驶汽车正在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其吸引的投资和兴趣也与日俱增。自动驾驶汽车产业想要实现商业化的突破,就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上,纷纷出台了相关法规。美国是无人驾驶汽车法律制定的先行者,在全世界范围内做出了典范。欧洲的无人驾驶汽车法规进程也是如火如荼,英国、法国、瑞典等等过都开启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进程。技术的发展和法律的之后产生的冲突已经日益明显,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立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法律学者,都在热议自动驾驶汽车的相关法律问题。目前,中国已将自动驾驶汽车列为重点支持的几大行业之一,相关法律制度已初具模型,但目前尚未有系统化得法律出台。在法律构建方面,有些学者建议设立一个专门规制自动驾驶的法律,也有些学者认为对现在存在的法律进行修改即可。
无论是新的主张还是进行修改,都体现了现有法律的不足和我国自动驾驶法律改革的决心。去年4月份,我国公安部对无人驾驶汽车相关规定进行了说明,有望填补相关领域法律的空白。
自动驾驶汽车能提供诸多便利,但也对当今法律制度提出了严格挑战。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应根据主体的不同适用不同的规则制度,以便厘清责任归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时代将属于人工智能,随之而来的法律法规,不仅能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也能为其制造、设计方面指引方向,为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提供强劲动力,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世界地位。
参考资料:
自动驾驶汽车风险的立法规制研究_侯郭垒 法学论坛 知网 2018-09-10
自动驾驶汽车的缺陷及其产品责任_王乐兵 清华法学 知网 2020-03-15
论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监管制度的建立_李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知网 2018-03-21
自动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责任研究_刘秀琴 湘潭大学 知网 2020-06-08
作者:木下易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