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没有传统葬礼,中国文化就彻没了希望!”有何深意?
历史微鉴 2022.02.23 925 486
“如果传统葬礼消失,中国文化就彻底没了希望。”
这是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的吴飞教授提出的观点。
众所周知,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重要内容:尚公、重礼、贵和。
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这是五千年的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名片,而礼又分为四个内容:礼法(法度)、礼治(治理)、礼化(教化)、礼俗(习俗)。
这些内容规范了饮食、出行、器用、待人接物、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的仪式。
尤其是葬礼和祭祀,从天子到庶人,或者从古到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从历史渊源出发,丧葬仪式作为礼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影响范围非常广,从远古时期的鬼神思想和宗教思想开始,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呈式,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开始延续。
夏商周时期,丧葬文化开始进入程序化发展阶段,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隆重繁杂且尊卑有序地固定顺序。
从社会等级出发,正如《论语·为政》中所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丧葬文化在很长时间之内都是礼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从道德观念出发,丧葬文化与“孝”文化密切相关,孝的实际内容包括养老和送终,其价值不分高下。
古往今来,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理论依据如何充足,在人类的心目中,亲人故去是到达了另外一个世界,而丧葬作为生者的情感依托和怀念方式,始终是一件头等大事。
而吴飞教授此番发言,让众人陷入沉思: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难道只系于这一支脉之上吗?吴飞教授想借此说明什么呢?
一、丧葬习俗在中国远古社会中有什么影响
要理解吴飞教授的深意,我们不妨站得高一点、视线远一点,从头开始捋一捋,或许能发现点什么。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为了生存繁衍,与天斗、与地斗,每每与山林野兽以命相搏,为的是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有一张皮穿不至于冻死。
这样以至于很多人不幸夭折,成为动物和蚁虫的口粮。
那时候人口虽然稀少,却不珍贵。
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以及一些伦理问题,导致人类没有家庭观念。
夭折就是夭折了,成为弃尸也好,进入动物的肚子也好,总之没有人在乎。
随着食物保存技术的出现,伦理问题、领地意识也相继而生,人口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打仗需要人口,部落壮大需要人口,获取食物也需要人口。
渐渐产生了家庭观念后,人们对“弃尸”行为有了新的感受。
殡葬行为由此而生,人类把已故之人埋葬于地下,而不是随意丢弃。
从根本上说,这体现出了对于生命的尊重。
而从意识方面来讲,人类开始认为死亡这件事是非同寻常的,是需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面对的。
这种行为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部落图腾的出现。
图腾作为一种徽号或象征,为何千百年来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其真实原因在于图腾代表了某个族群的共同信仰。
我们常说信仰,只觉得是一种心灵寄托或力量,但究其实,信仰来源于对灵魂或神的崇拜。
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敬畏,对于死去的亲人,人们相信其灵魂会上升到另外一个世界,作为一种想象之中的形式而存在。
至此,祭祀行为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当殡葬与祭祀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这件事将无可避免地形成一种文化。
死去的人基本都是长辈、先师、部落中德高望重的人物。
那么,生者出于尊重、怀念、敬畏、寄托甚至心理安慰,势必要给死者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以后还要郑重其事地祭奠。
在丧葬和祭祀的影响下,家庭观念更加浓厚,尊师重道的观念更加畅行。
人们甚至会用死者的灵魂或精神,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或者祈求对生者有所护佑。
祭祀主要分为几种不同形式:祭神、祭祖、祭贤。
祭神所说的对象是天神、人鬼、地示,《礼记·礼运》中说:“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祭贤是人们为了感念在各行各业中为人类有突出贡献者而产生的一种供奉仪式。
早期最隆重的祭祀,莫过于对孔子的祭祀。这是公元前478年开始的,也就是圣人孔子逝世的第二年。
而祭祖便是祭祀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社会由部落发展到国家,祭祖这一行为也不再仅仅是皇家内部的事情,而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一种象征。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把目光稍微拉近一点,且看滚滚历史长河里,丧葬和祭祀是如何在战国的烽烟中影响历史进程的。
二、丧葬文化在战国时代的影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们习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历史:摧毁秦国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因此亡秦必楚似乎是一种事后的客观评判。
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秦国横扫山东六国,践踏了无数土地,屠戮了无数人民,为何反秦的这杆大旗偏偏就从楚国举起来了呢?
其余五国没有复仇之心吗?肯定不是,灭国之仇怎能轻而易举消散?
他们没有项羽这般雄心壮士吗?也并非如此,哪怕是地方势力揭竿而起的案例也很少发生在燕赵韩魏齐的土地上。
看似是历史的偶然,实则颇有渊源,一切都要从公元前279年说起。
时年秦昭襄王当政,上将军乃是赫赫战神白起。
为了夺取富饶的夷陵之地,白起秘密训练了水师准备决一死战。
不曾想楚国水师疲弱无力,连连溃败逃窜,秦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攻下了夷陵,一路高歌猛进盘踞在郢都城下。
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是楚国都城。秦军攻克夷陵,却没有收手迹象,继续南下。
此时,昏聩的楚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携众多宫室仆从婢女、禁军、百工、连同其他大臣的家室,浩浩荡荡五十万人和几千车财货,开始了迁都之旅。
被抛弃的郢都三万守军和屈氏部族倍感屈辱:
贵族逃跑了,掌权者保命去了,留下这些低贱奴隶去面对秦军的铁甲长矛吗?
就在这时,屈原振臂一呼:“楚王走了,但楚国还在,宗庙社稷还在,祖先的英魂还在。楚国的山河只能属于楚国人!”
十万残余楚人开始了浴血反抗,却还是抵挡不住秦军,郢都的三万守军更是大开城门全军投降。
秦国打了打胜仗,准备凯旋。而就在这时,历史的某一个角落突然失重,发生了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
秦军某些将领主张趁楚国王室逃窜之时趁势穷追猛打,一举灭国。
另一部分将领则认为目前情势不宜太过深入,再往东攻下去很可能引起其它五国的警惕,到时候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后果不堪设想。
白起没有冒进,也不想留下后患,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摧毁楚国王陵!
白起的理由有二:一来攻城略地终归事小,化楚为秦才事大。
楚国王陵以及贵族的陵寝全部都在夷陵,纵然已经攻克夷陵,然楚国人人思念先祖,楚国王室刻刻想夺回故地,长此以往难以化楚。
二来宗庙之地乃家国灵魂所在,毁其王陵一定会激怒楚人,若能引得其残存兵力反扑,则一举灭之,那才是此行最大收获。
夷陵本来称为夷山,自从熊氏部族有了“楚”这个封号并自立为诸侯以后,熊氏先祖熊铎便被称为先王而葬于夷山,此后十几代诸侯全部葬于此地,慢慢地就有了夷陵这个名字。
到了楚襄王这里,整个黑压压的夷山几十座山头,全部都是楚国王室的陵寝。
秦军出动了足足一万兵力,铺好猛火油,一声令下号角齐鸣,熊熊烈火瞬间烧成滔天火海。
整整十天时间,几十座山头全部烧成了黑秃秃的焦炭团。
楚国人奔走哭嚎惊慌愤怒,对秦国人的恨意骤然高涨。
战乱之世,城池得失军民殒命已经渐渐看惯,纵然对于一家之言难以接受,但在众生心中却也成为了历史必然。
可秦国人毁了楚国王室贵族几百年来的宗庙阴邸,一时间天下侧目,不仅楚国人无法接受,其他战国也大感震惊,视之为楚国最大耻辱。
宗庙没了,也就是楚国的根没了,从此以后楚国一蹶不振,楚国朝臣再也没有了雄起的志向和机会。
楚国人对秦国的恨意,是可想而知的。
每年年初春耕之前,各国从王室到庶民无一不在祭拜先祖,秦国王室更是从咸阳出发,先到雍城祭拜,再到栎阳祭拜,忙得不亦乐乎。
楚国人望着远处山头飘出的阵阵青烟,心头泛酸,眼眶尽湿。
将士随军出征,生死有命,家人只能默默哀叹;
敌军攻城拔地,杀害百姓,这是一家的仇恨,或者一城的仇恨,过得三二十年民生复苏,只要日子过得好,恨意也会渐渐化解;
恶意践踏举国宗庙,让后人永远失去灵魂寄托,这却是永远的仇恨。
长平大战秦赵对峙,秦军杀敌15万后,赵军突围失败,白起奉命将所截获的赵国30万部队全部坑杀活埋。
泱泱45万大军,只有240名士兵逃回赵国。
赵国有战败的痛心疾首,却没有对秦国恨之入骨。
直到50多年以后楚国最终被秦国打败,此时韩国、赵国、魏国已经悉数被灭。
整个中原地区都充满了国仇家恨,但恨意最深的依然是楚国。
霸王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汉高祖刘邦也是楚人,就连率先起义的陈胜和吴广也是楚人,无数楚国儿女打得“张楚(大张楚国)”的名义开始了漫长的复仇之路。
公元前207年十月,秦王向刘邦投降,秦国灭亡。
十一月,项羽率军杀入咸阳,纵然此时秦王已经投降,秦国已经覆灭,项羽还是杀了秦王子婴。
屠戮了整个咸阳城还不尽兴,一把火下去,咸阳城烧了整整一个月,全部化为灰烬。
随后项羽继续在关中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掳掠。
或许是秦国的统一之路和后来的暴政导致了他必然覆灭的结局,但在仇恨的催化作用下,这一天来得早了很多。
而仇恨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出自于楚国宗庙被毁。
这样的仇恨会持续千秋万代,只要秦国还矗立在眼前,这种仇恨就不会消逝。
由此看来,“亡秦必楚”并不是事后的总结,而是事出有因。
对于祖先宗庙、祠堂陵寝,小到家庭大到王国,都是屹立门庭的精神支柱。
一个人生前的品行事迹,决定了他死后能否进入家族祠堂;
一个王公贵族生前的政绩,决定了他死后能否进入陵园,能否受后人祭拜。
而秦国的行为,以一种不可饶恕的方式砍断了楚人的精神支柱,让楚国人心灵上的天平永远失衡。
那么,这样的仇恨对秦楚两国人来说,就具有不共戴天的意义。
三、丧葬文化的社会功能
直到今日,丧葬礼仪已经随着生活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理解吴飞教授所说传统葬礼消失意味着中国文化失去希望的含义,我们不仅要明白丧葬文化对人民、家族和国家意味着什么,还要了解这两千多年来,丧葬文化在社会功能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丧葬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开始被重视,是因为礼制的奉行。
荀子有云:“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说的是从吃穿用度到生老病死都有传统礼数,不可随意僭越。
在封建中央集权制出现之前,社会等级的严格要求已经体现在丧葬文化当中。
关于丧葬制度的规定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年,《礼记》中记载到:
“天子之棺四重,即一椁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庶人一棺。”
除此之外,对于各等级的墓穴形状、大小、陵园面积、陪葬器物和奴隶数量都有明确规定。
当时礼乐制度盛行,社会尊卑等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丧葬作为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仪式,自然会受到无与伦比的重视。
可以说,秦朝之前的丧葬文化是礼乐制度的集中体现,通过丧葬规格和陪葬品可以确定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职业、名望等等。
进入封建社会后,丧葬的规格变得更加严格和隆重。
随着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实行,王宫贵族首先对丧葬文化更加重视起来。
王室每年三件雷打不动的大事:祭社稷、春耕大典、祭先祖,分别对应着天、地、人。
就算是再昏庸无道的君主,也会在这时斋戒沐浴、华衫贵服地进行虔诚祭拜。
普通百姓也是如此,哪怕自己穷得饿肚子,也要想办法让先人在地下过得舒服。
这是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
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丧葬文化中的等级属性也逐渐降低直到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浓厚的家族习俗和地域色彩。
虽然葬礼的步骤趋于简化,但依然非常隆重,最普遍的土葬便分为以下过程:
一、小殓:为死者净身,整理仪容,穿戴寿衣;
二、报丧:向亲友通知死者死亡时间、原因以及葬礼安排;
三、奔丧:亲友携礼品、挽联、花圈等参加葬礼;
四、停灵:将尸体存放在灵堂,等待奔丧的亲友前来告慰,也可以确定死者是否是昏迷或假死;
五、守灵:在场亲友披麻戴孝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
六、大殓:将死者遗体放入棺材中,封棺;
七、下葬:将棺材送到事先建好的墓地进行埋葬,需风水师协助;
八、烧七:下葬后,亲友每隔7天需要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要去7次,共计七七四十九天;
九:守孝:在一些地区,孝子要在父母坟前守护三年(以此感恩出生时父母三年的养育之恩);
- 牌位:家人用祭品供奉刻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 扫墓:清明节或祭日,亲友去修理、打扫墓地。
这些流程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被实行,逐渐没有了严格规定却成为墨守陈规、大同小异的形式。
人们用这种方式缓解心中的悲痛之情,寄托突然失重的情感,对死者表达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美好祝愿。
从一种形式演变为制度,再演变到一种习俗,最后形成一种文化。
几千年的更迭之中,丧葬从一种规范社会等级的工具逐渐变成人人不会忽视的人生过程。
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集体上升,也是对人、对生命的重视和尊重。
如果说文明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么丧葬作为一个分支恰恰证明:
一种文明要繁衍下去,首先必须是一种人人都能接受并自觉奉行的方式,否则必将发生断裂甚至消亡。
所以,丧葬文化在社会大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维护着统治和社会秩序。
古代的丧葬习俗以“三纲五常”为出发点,体现尊卑等级,从教化的角度维护统治者的地位;
对家庭而言,体验父权的支配地位于嫡庶之别;
其次,强化伦理观念。
孝道中,死亡是一件大事,不管对死者还是生者,生命的珍贵必将成为人人心中的共识。
丧葬仪式是生者对死者最后的交代,同时也是对生者的交代。
谚云:“丧礼是生者办给生者看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崇尚的是百善孝为先,养老、送终是“孝”字的两大含义。
一个人心中没有长辈,相当于没有家庭观念,往远了说更别提国家观念。
再次,改善社会道德标准。
所谓“盖棺定论”说的就是人在死后,生前的一切行为都画上了句号,那么后人的评判就会更具有客观性。
因此,人们会用灵魂或祖先的名义约束自己和他人,行好事,留美名。
最后,凝聚血缘亲属关系。
一人之死往往是整个家族或村落的大事,无论在本地还是外地,都要尽可能赶回来送死者最后一程。
亲友合力办好丧事,便是对死者最好的告慰和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丧葬文化可以起到凝聚家族血缘关系,增强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团结的作用。
四、丧葬文化为什么不能消失
这一话题出现在传统文化逐步遭遇改革的今天,其实并不意外。
有些传统习俗的确是具有封建迷信色彩,被抛弃也是必然,有些传统习俗不符合当前社会自然发展的规律,进行改善也应当。
而丧葬习俗的改革,在很多人眼中似乎有些“过了头”。
在倡导葬礼节俭化操办、取消跪拜礼以及全面推行“火葬”之后,更是激起很多人的不满。
这种不满大多来源于对“土葬”或“火葬”的不同看法。
火葬的实行导致传统葬礼的流程大大减少,如“停灵”、“守灵”、“大殓”、“下葬”等。
这样的改变导致丧葬习俗大大变味,其中生者对于死者的祝愿和尊重、以及对血缘和亲属关系的凝聚力在事实上会大打折扣。
为此,吴飞教授的观点是:丧礼中,人类“爱”与“敬”的情感会得到依托,丧礼可以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爱”和“尊重”的情感。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对于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丧葬习俗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事到如今,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洗礼和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分不清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吴飞教授话中的深意是什么呢?
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但丧葬文化作为人性、生命、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隆重仪式,我们应该慎重对待,或许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问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和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
所以,从这句话出发,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消失的问题。
毕竟,如果在一个民族当中,人们不再看重传统习俗中折射出的生与死的问题,那还何谈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参考资料:
李玉洁.《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J].中原读物.1990.02
卿淋洁.《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研究》.[J].神州.2012.(34)
彭林.《中国祭祀文化简论》.[J].华夏文化.2012.(020
魏登云,陈华.《中国古代丧葬习俗特点及其社会功能》.[J].兰台世界.2012.(04)
徐止平.《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J].光明日报.2014.11.26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