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品种本土猪灭绝,“外来猪”占领中国餐桌,本土猪会消失吗?
科普启示录 2021.10.27 45355 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的国家,已经有近万年的养猪历史。我们中国人自己培育出来的猪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跟现在市面上的猪肉比可以说是高端肉了。可是自从外国猪引入中国,我们已经太久没吃到新鲜的本土猪肉了,甚至有8个种类的土猪已经灭绝。
本土种猪的现状
全国90多个地方猪种中,有37个地方的猪种已经被列为遗传资源濒危品种。其中24个濒危,5个濒临灭绝,8个已经灭绝。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繁殖母畜在100~1000头之间,繁殖公畜在5~20头之间;种群数量略高于1000头,但有减少的趋势;纯种母畜的比例低于80%,满足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列为濒危品种。繁殖母畜总数量低于100头,或繁殖公畜数量低于5头;种群数量低于1000头且呈减少趋势,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断定这个品种已经濒临灭绝。
我国8个灭绝的土猪品种为:浙江的虹桥猪、雅阳猪、潘郎猪、北港猪;福建的平潭黑猪、福州黑猪;甘肃的河西猪;江苏的横泾猪。
本土猪为什么会灭绝,难道跟外国猪比起来,就没有什么优点吗?并不是,本土猪作为我国的原始品种,是很多人的回忆,而且优点特别明显。
本土猪种的优点
- 繁殖力强
雌猪性成熟较早,排卵数和产崽数多,雄猪的睾丸增重较快。对东北民猪、金华猪、嘉兴黑猪、内江猪等9个品种的统计,平均性成熟时间为130日龄,而外国猪种排卵数较少,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80日龄以上。
- 抗逆性强
我国面积辽阔,南北纬跨度大,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的气候带,使得当地的猪种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更强。通过长期的选育培养,本土猪种食性较广,对饲料的要求也比较低。
- 肉质好
中国本土猪种素以肉质优良闻名,瘦肉鲜嫩多汁,肌肉纤维较细,密度大,肌肉大理石闻分布适中,烹饪时肉香味十足。
那么本土猪为何还会被外国猪取代?
- 本土猪存在缺点
本土猪虽然好吃,但是生长周期长,瘦肉率低,拿江西省上饶市的玉山黑猪来举例。玉山黑猪虽然性成熟较早,但仔猪生长速度慢,育肥期一般都在10个月以上,外来猪种只需要5个月左右;玉山黑猪的瘦肉率只有39%,而外来品种的瘦肉率普遍都超过60%。
- 市场的选择
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加上人口增多,本地猪肉供不应求,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外国猪种,分别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俗称“杜长大”。这三个品种不但瘦肉率高,而且育肥时间短,对于生猪养殖户来说,经济效益更高;生猪产量也能满足国人日常需求,本土猪就逐渐失去了主线市场。
- 消费需求的变化
三四十年前的农村养猪都是自给自足,不求实现经济效益,有条件的人都是自己养猪,每年养一两头,然后过年的时候可以吃到新鲜的猪肉,剩下的猪头就用腌制等方法保存起来慢慢吃。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里的人都往城市跑,想吃猪肉都去外面买了,很少有人有心思养猪。
- 养殖模式的变化
农村里养猪的人少了,就需要走规模化养殖路线。过去屠宰户的生猪也都是从各个农村的农民家里收来的,所以很少有大规模化的养猪场。规模化养殖开始后,本土猪的缺点就更加明显,很难通过规模化养殖来获得经济效益,所以大多都引进外来猪养殖。
压榨本地猪生存空间的猪都是什么品种
引进“杜长大”后,根据本国的市场需求,将它们进行了本土化选育,这几乎是每个国家的通用做法,这样的做法保证了我国近90%的种源供给。
现在的猪肉市场上,70%以上都是外三元猪,外三元猪就是三个参与杂交的品种都是国外的。外三元的父本是杜洛克公猪,母本是长白公猪和大白母猪杂交后得到的二元母猪,两种猪再次杂交得到外三元。
其他30%为内三元和土杂猪。内三元就是用一个或两个本土猪种与外国猪种杂交得到的品种。如长白猪和大白猪与东北民猪杂交的猪就可以称为内三元。如果三个杂交品种都是本土品种,则可以成为土三元或土杂猪。
在外来猪占领市场的今天,本土猪是否无人问津?
在规模化的外来商品猪面前,本土猪也并非一无是处。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本土猪的品质,土猪肉的价格也卖得比普通猪肉高。除此之外,很多地方美食想要做出地道的味道,都必须使用当地的土猪肉,比如火腿、香肠、腊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的品质和肉类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土猪肉的市场前景未必会比外来猪肉差。所以,我们更应该保住剩余的本土猪种,减少外来猪对本土猪生存空间的过度挤压。
2020年,我国进口种猪约3万头,进口的数量还在逐年增加,2021年第一季度进口种猪就超过了一万头。在外来猪肉占领市场的今天,核心的种源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上,一旦种源被国外“卡脖子”,那么我国的生猪养殖产能将会大大降低,到时候对生猪养殖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我们怎么做才能摆脱种源依赖?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地方猪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地方猪保种工作的支持,增加育种经费投入,让保种场能够安心开展育种试验工作。重视地方猪保种技术人才,现在从事保种技术的人年纪都较大了,技术水平也不够,要想达到外国核心猪种那样的水平,必须重视培养更年轻、更高技术的人才。
其次,培育新品种,筛选出最高的杂交组合。培育优质高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如果新品种的本土猪能够兼顾肉质好、繁殖快、瘦肉率高、生长迅速几个特点,那么本土猪打败进口猪种重新占领市场将是必然。
总结
地方猪种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选育得到的优质品种,猪种遗传资源受到破坏,猪种灭绝都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利用更加科学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让中国本土猪种浴火重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