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台湾老人回乡探亲,暴露隐藏42年身份,中央为其恢复党籍
历史微鉴 2022.02.23 668 223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无论在外漂流多久,最终依然想要回到故乡。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了大陆探亲政策,数以万计的台湾同胞“踏破”了相关部门的门槛,要办理回乡申请。
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孤寡老人就在其中。
老人已经年近古稀了。他无妻无子,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广东省丰顺县,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
次年12月份,叶依奎的申请终于通过。他拿着自己的台湾身份证,满含泪水登上了回祖国大陆的轮船。
这一天他足足等了42年。
老人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家乡后,还意外找到了自己在大陆的结发妻子。妻子整整等了他42年,无怨无悔。
他回乡的消息传到中央之后,高层领导亲自来到他的家中拜访。
村民眼见高层领导前来探访,都不禁好奇起来:这个台籍70岁老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从台湾返回大陆的同胞那么多,为什么他能引起如此动静?
要知道这些秘密,我们得先了解这位老人的传奇一生。
一、进步的客家青年
这位老人的真实姓名并不叫叶依奎,而是谢汉光。
谢汉光是丰顺县采芝楼的一户农家孩子。这里人杰地灵,他从小聪颖好学,深得周围人的喜爱。
当时正逢乱世,“诺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但谢汉光依然勤学刻苦,考入了“国立广西大学”被农学院森林专业录取。
谢汉光有幸成为了我国地质大师李四光、文学大家陈寅恪等名师的弟子。
除了名师,谢汉光还在学校期间结识了陈仲豪、梁铮卿等好友。
这些人都是思想进步的新青年。他们受共产党员的教师影响,一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的抗日活动。
这几人在思想上都种下了革命的种子,日后更是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谢汉光大学毕业后,由于在校时成绩优越,被分配到了桂林的黔桂铁路柳州农场工作。
他将学校的知识活学活用,扎实的理论转化为过硬的技术,很快就当上了农场的主任。
也就在同一时间,日军对华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由于国民党军阀各自为政,在正面抗日战场上一败再败,潮汕一带的地区很快都沦陷了。当地的共产党军队装备落后,无法抵御日军的枪炮,大批的党员四处逃散,好躲避敌人的抓捕。
谢汉光虽然现在还不是正式的共产党员,但这些年他一直受共产党的新思想熏陶,早已认为自己是革命的一分子了。
他不顾自身的安危,偷偷收留了许多共产党人,帮助他们逃出生天。
久而久之,谢汉光所在的农场聚集了更多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
谢汉光利用职能之便,为共产党战士提供医疗物品,传递秘密情报。
经过大家的共同经营,农场成了我党的一个“地下联络站”。
这段时间谢汉光更进一步认识了工作在前线的共产党员,与这些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可惜好景不长,日寇的军队势如破竹,冲破了国民党军的层层防线,将炮火打进了桂林。
谢汉光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农场,与当地的难民一起逃亡到四川。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身上的盘缠很快就花光了。
不得已之时,只好与难民们一起抢着啃树皮。晚一步,好一点树皮和草根就会被吃光。
从小家境还算殷实的谢汉光,哪里见过这样的人间惨剧啊!
无奈的他只能放下身段,沿街乞讨为生了。
就这样,谢汉光边赶路,边挨家讨饭,终于凭借坚强的意志走到了四川。
到了四川后,受过谢汉光大恩的我党人士,看到他如今骨瘦如柴、生活潦倒的处境,主动帮他在当地谋了一份教书先生的工作。
工资虽然不高,但是能够吃上饱饭,过上比较安逸的生活。
这对历经苦难后重获新生的他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这次的磨难,让谢汉光更加确信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的拯救中国。
他不想只做一个编外人士了,要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时光飞逝,数年的教书生涯,让谢汉光终于等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全国人民都为胜利而欢呼雀跃,谢汉光也不例外。
正当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一封远方的信邮寄了过来。
这封信也由此改变了他下半生的命运。
二、真正的共产党人
广西大学的一位教授曾是谢汉光的老师,受国民党邀请到台湾担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所长。
在启程之前,这位老师给谢汉光写了一封信。
信中老师大概讲到台湾已经光复,岛上遭日本帝国主义长期蹂躏,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赴台建设。
他自己即日将启程前往台湾,想要带一些学生和助手前往。
而谢汉光在学校成绩优异,在农场工作也井井有条,欢迎到台湾帮助自己。
老师的话非常诚恳,谢汉光看后也是情绪激昂。能有机会大展才华,为国效力,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谢汉光当即决定先前往香港,经香港转到台湾。
而恰巧就是赴港的途中,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一位叫曾秀萍的美丽女孩。
二人一见钟情,感情升温,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就在谢汉光准备带着妻子一起乘轮渡去台湾之际,香港中共华南分局的负责人苏惠找到了他。
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是国共内战已经爆发。
中国共产党要彻底解放全中国,台湾也不例外。
为了将来能够顺利解放台湾,中共需要在台湾建立地下党组织。
苏惠对谢汉光已经做过了解:他曾经帮助我党人员建立“联络站”,还传递过情报,有较为丰富的“谍报”经验。再加上工作之便,此时正是最佳的人选之一。
苏惠虽知谢汉光新婚燕尔,此时前来不合时宜,但是革命事业不容有缓,还是希望他能接受这项任务。
谢汉光这些年一直只是“党外朋友”的身份,但他内心早把自己当做是共产党人了。
他曾亲眼目睹那些革命前辈背井离乡,为家国大义流血牺牲。那么自己呢?同样不能为小利而失去大义。
于是,谢汉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次任务。
苏惠很欣慰,并告知他:之后他的老同学陈仲豪也会前往台湾与他并肩作战,需要他事先在研究所安排好陈仲豪的工作。
此时的谢汉光离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只是差了一个仪式。
台湾对于谢汉光来说,是个陌生且复杂的地方。
他不仅仅要在那里为中央传递情报,还要在当地宣传共产主义新思想。任务艰巨而危险……
何况还离大陆隔海相望,一旦出现变故,后果难以预料。
一想到这里,谢汉光只能咬咬牙狠下心来,决定安排新婚9天的妻子回了老家。
他明白,自己执行任务中很可能会牺牲,就算完成了任务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
纵使他对妻子有万般的不舍和愧疚,也不愿意让她陪自己到台湾犯险。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觉悟,国家利益永远大于私人利益。
谢汉光亲自看着妻子离开,并托人安排她在家乡教书。一切安顿好后,自己才安心踏上了新的旅程。
然而这一别,再与妻子相见时竟是42年后……
谢汉光到达台湾之后,很快就投入到了革命工作当中。
他很快在台湾当地找到了组织,并见到了自己在大陆就结识的革命前辈——张伯哲。
张伯哲负责协助谢汉光来建立地下党组织。谢汉光利用职权之便,将张伯哲安排到了莲花池分所做了一名普通科员。
没过多久,那位邀请谢汉光的老师工作调动后,推荐谢汉光成为了试验所的所长。
这无疑是为我党的地下工作“雪中送炭”。这下谢汉光更能“正大光明”将组织中的同志安排工作了。
待到工作环境稳定,台湾地下党组织正式成立后,张伯哲作为前辈,担任了“中共台中工委书记”。
在这段时间的亲密合作下,张伯哲认为谢汉光通过了组织的考察,亲自介绍谢汉光入党。
谢汉光面对红旗,举起右手,抱拳宣誓。
这一刻,他终于实现多年的夙愿。他可以骄傲地对外人讲:自己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三、台湾的红色特工
谢汉光的台湾地下组织很快就得到了壮大,没多久,苏惠安排来协助他的老同学陈仲豪抵达了台湾。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陈仲豪还带来了他们另一位同窗挚友梁铮卿。
曾经一起在学校结伴而行的同伴,如今能在一起携手闹革命,这是人生何等的乐事啊!
三位老友紧紧抱在了一起,从今之后,生死与共。
谢汉光激动之余,不忘记抓紧为战友们安排工作。
梁铮卿先后在台中农林总场、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任技术员;陈仲豪、徐懋德等人安排在基隆中学任教;张伯哲升任为林业试验所的科长。
安排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在试验所担任要职,自然不能“尸位素餐”。
为了掩人耳目,谢汉光与几位同事有尽职尽责搞研究,众人合力撰写了《林分调查与初步研究》的研究报告,在报刊发表。
私下里,他们利用科研需要实地考察的机会,积极地在台湾省各个地方建立我党的“地下组织”。
组织之间相互关联,互相照应。
陈仲豪同时在学校内,通过教书的渠道,向台湾当地的进步学生潜移默化灌输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并与组织配合秘密传递情报。
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已经在台湾张开。
除了搜集国民党军事机密之外,他们还策反国军海军舰长,调查居民农产数据,时刻准备着解放台湾。
彼时,祖国大陆上正处于“日月换新天”的解放战争中。
为了提早迎接胜利的到来,我党的台湾最高负责人共同商定:要加大台湾群众的思想解放。
于是,一个大胆的行动开始了——地下党员要在隐秘之处开始印刷《光明报》。
印好的光明报开始大量发放给台湾当地的百姓,通过报纸为媒介将中共的革命先进思想,宣传向每一个台湾同胞。
《光明报》的发行引起了巨大的效应。台湾当地的学生和一些百姓都为之动容,十分推崇共产党的思想。
仅仅两年时间,台湾省已经发展了上千名的共产党员。
同时工委还在鹿窟村、白毛山、石岗等山区中,建立了武装根据地。
仅仅鹿窟村,就有三百多人的武装部队。
只等解放军的大部队到来,谢汉光、张伯哲等人便会开展武装斗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谢汉光与同志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的激动。他们知道,胜利的日子终于快要到了,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台湾就会解放。
台湾省的共产党总负责人“老郑”迫不及待地向华东总局汇报了台湾当地的地方武装,做好了接应解放军登陆台湾的准备。
毛主席得到华东总局传递过来的消息后,对台湾的同志们大加赞赏,当即写了一首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似乎一切都预兆着革命必胜的光景。
可接下来的事情,彻底打破了谢汉光和战友们的希望。
四、英雄“末路”
新中国虽然已经成立,但是整个大陆还未彻底解放,南方的国民党军阀依然在负隅顽抗。
蒋介石知晓败局已定,在南方还未解放之前就已经退守到了台湾。
此时的台湾是蒋介石仅存的立足之地了。所以他不容许台湾再失守,不允许台湾有一个潜伏的共产党员。
蒋介石立即下令,让毛人凤的军统特务、警察,对台湾省的社会进步分子、共产党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抓捕和迫害。
《光明报》长期以来在台湾宣传共产党思想,让蒋介石“深受其害”。
而《光明报》的发行人,自然成了特务的首要目标。
令人悲痛的是,《光明报》的发行基地被人泄密,最终被军统特务捣毁。
陈仲豪所在的基隆中学党支部,也遭到了特务的破坏。
一时之间大批的地下党员,被国民党抓捕。
台湾省的“白色恐怖”如同病毒一样蔓延,越来越多的革命工作者遭到叛徒出卖,受到牵连,被抓被杀的同志不胜其数。
我党在台湾花费大量心血建立的中共台湾省工委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下,彻底被摧毁。
好在陈仲豪化险为夷,从基隆中学逃了出来。
通过谢汉光的帮助,他转移到了梁铮卿任职的农场躲避。
之后陈仲豪化名为“林辰康”,摇身变成一个药店老板,顺利躲过搜查,返回了大陆。
谢汉光和梁铮卿依然留在台湾,负责安全转移其他暴露的同志,并保护党的财产不受损害。
可一个令所有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了,“中共台工委”总书记蔡孝乾被捕了。
蔡孝乾就是之前向华东总局汇报工作的“老郑”——当时台湾省共产党员的总负责人。
蔡孝乾1928年的时候曾到台湾参加工作,是台湾共产党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直到抗战胜利那年,他重回台湾担任了我党的最高领导人。
这么多年,蔡孝乾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着。
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在被捕短短一周内就成为了党的叛徒。
蔡孝乾一下子写出了数百人的地下党员名单,交给了国民党特务。
消息一出,所有的革命战士都惊慌失措,来不及深究蔡孝乾叛变的原因和责任,只能抓紧时间想办法转移。
然而国民党特务的行动实在太快了,我党潜伏在台湾国防部的中将吴石等四百多名地下党员遭到了杀害,还牵连到了1800多名革命分子。
在转移同志的过程中,张伯哲坚持不离开岗位,为谢汉光等人传递情报。
下达完最后的撤离通知后,张伯哲也惨遭特务抓捕。
这个一直与谢汉光并肩作战结下深厚革命友谊的入党介绍人,在经受特务严刑逼供后,英勇就义,享年30岁。
张伯哲在牺牲之前,仍然将最后的撤离通知送到了好友谢汉光手里。
谢汉光拿到了张伯哲的信和附带的30元钱后提前撤离,躲过了特务的搜查。
他第一时间乔装打扮,只身来到同窗挚友梁铮卿所在的农场,找梁铮卿一起逃难。
可惜他到农场之时,噩耗传来:梁铮卿在前一天已经被特务带走了。
梁铮卿锒铛入狱后,同样遭受到了特务的严刑拷打。
他依然咬紧牙关,不愿意透露半个战友的名字,敌人软硬兼施都无法让他的意志动摇半分。
这才正是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高尚品格。
英雄落幕,梁铮卿在多日后也和张伯哲一样,在台北市郊的乱葬岗刑场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享年32岁。
梁铮卿被捕后生死不明,张伯哲又不知下落,只剩下谢汉光孤立无援。
国民党严令封锁了台湾所有的港口、机场等通向外界的交通枢纽,谢汉光根本没有办法逃出台湾。
此时的谢汉光真正沦落到了“英雄末路”的境地,一时间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啊!
四、英雄回归
在国民党特务的紧追不舍下,谢汉光一路东躲西藏,逃到了台东的深山中。
谢汉光来到山中的一个小村庄,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老农。
谢汉光怕暴露身份,谎称自己是国民党抓捕的壮丁,逃到了这里。
国民党为了给前线增兵,在台湾地区抓了不少壮丁,可谓臭名远扬。
老农一听说谢汉光是国民党逃兵,心生怜悯,执意带他回家躲难。
老农把谢汉光的不幸遭遇告诉了村长,村长同样很是同情,当下做主让他以后就待在村子里生活。
这对一无所有的谢汉光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
恰巧村里有个村民失踪后,身份证还未来得及注销,于是村长就让谢汉光顶替了这个村民的身份。
从此,谢汉光就用起了“叶依奎”这个名字。
谢汉光把农林方面的先进技术教给村民,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从而使得村民都很喜欢他。
见他孤单一身,不少人上门给谢汉光说媒,但是都被他一一婉拒了。
因为,他内心还在牵挂着在大陆的妻子曾秀萍。
人生的大起大落就是如此,不久之前革命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可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与战友们的付出全都化为了泡影。
但他相信,革命最终一定会胜利,自己还是会回到大陆,回到妻子的身旁。
这一等,又过了整整38年。
38年后,台湾与大陆关系缓和,可以探亲消息传来,谢汉光满眼热泪。
故事回到文章开头,谢汉光终于回到了祖国大陆的怀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丰顺县。
他不顾舟车劳顿,四处打听妻子的消息,只是想在有生之年看她一眼,知道她过得好就心满意足了。
在一番波折下,谢汉光如愿找到了妻子曾秀萍。
分离整整42年,两位老人早已是白发苍苍,可再次相见仍然相拥而泣,哭得像孩子一样。
谢汉光的妻子一直在等他,没有改嫁,因为她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更令谢汉光难以置信的是,曾秀萍当时已经怀了他的儿子,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大。
而现在,他的儿子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
谢汉光一时间仿佛置身梦境:自己孤苦了大半生,没想到早已是儿孙满堂了?这难道是上天对自己最大的眷顾吗?
谢汉光此时,内心对妻子是满满的感激。
不过,全家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的谢汉光心中,依然有一桩大事未了。
那就是能拿到大陆的身份证,恢复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谢汉光是以台湾同胞“叶依奎”的身份回乡的,每个月虽然能拿到政府给的补贴金,但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立刻向当地政府申请,希望恢复自己党员身份,并给台湾牺牲的战友们烈士的名分。
刚开始,地方组织调查后认为,他和台湾地下党员的身份太久远,无法证明。
谢汉光不甘心,开始四处寻访。
努力之下,他意外发现当年的从台湾逃出生天的挚友陈仲豪还活着,现在已是汕头大学图书馆主任。
曾经的同窗好友、生死战友,时隔40多年再次相遇,内心有说不出的感慨与喜悦。二人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思念已牺牲的挚友张伯哲、梁铮卿等人。
陈仲豪亲自起草了一封书信,寄到了天津市台办工作的徐懋德手上,请他帮忙恢复谢汉光的党籍。
徐懋德曾经与陈仲豪一起在台湾基隆中学教书,与谢汉光也同为台湾地下党的成员。徐懋德看到战友归乡,积极搜集了许多证据和资料提交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组织部对此事高度重视,派遣了一位级别很高的司长亲自调查落实。
经过多年查访后,于1994年,丰顺县委组织部为谢汉光下发了恢复他党员身份的文件。
谢汉光用颤抖的双手,拿着这份文件阅读,两眼又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他感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深感他和战友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他可以大声告诉外人,自己是谢汉光,是一名骄傲的共产党员。
【总结】
陈仲豪老先生后来在文章《谢汉光传奇式的革命人生》中写道:
“我深深感到谢汉光的为人做事,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中是一位纯挚、朴实、所谓‘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典型人物,其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可歌可泣,应该流芳史册。”
这是对谢汉光老人一生最好的总结。同样,为了革命而牺牲张伯哲、梁铮卿都是为国为党的英雄人物。
感谢你们默默付出的一切,才有中国今日的繁荣昌盛!
编辑:托马斯
责编;Thalia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