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死后,他唯一的女儿叛逃美国,控诉道:父亲毁了我的生活
历史微鉴 2022.02.23 609 0
1967年3月,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苏联驻印大使馆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三八”妇女节即将到来,而苏联元帅、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扎卡洛夫也会在那时访问印度,并且在大使馆里会见印度官员。
因此,大使馆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为那一天的到来而忙碌着。以至于没有人发现,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鬼鬼祟祟地溜出了大使馆的大门。
走出了大使馆之后,那妇女又谨慎地四下看了看,确保安全之后,她快速地坐上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出租车,扬长而去。
随着身后的大使馆越来越模糊,妇女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四十多年了,她终于逃出了那个名为苏联的“牢笼”。
她要去寻找“自由”,她要到她幻想中的美国去!车子一路狂奔,妇女很快就来到了她此行的目的地——美国驻印大使馆。
在这里,妇女很顺利地见到了美国驻印大使馆的领事休伊。接下来,妇女是如此介绍自己的:
我是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阿丽卢耶娃,此次前来,是希望美国能帮助我逃离苏联的。
一国领袖之女,要寻求“敌国”的帮助,逃离自己的国家。如此爆炸性的消息让休伊内心产生的震惊,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休伊感到兹事体大,立马给他的上司打去了一个电话......
身为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为何要叛逃苏联?美国又是否能为她提供想象中的“庇护”呢?
一、最美好的童年里,斯大林给了她全部的爱
1926年,斯大林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按理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的斯大林,大概不会为了新生命的到来而感到过度惊喜。
但事实却是,斯大林对于这个孩子的用心程度远超过前两个孩子。他非常用心地给这个孩子取名为斯维特兰娜。
这个名字起源于一首俄国的浪漫主义诗歌,意思是“光影”。那个时候,苏联干部们的子女,不是叫“奥克佳布里”(十月革命),就是叫做“玛佳”(五一劳动节)。
相比之下,斯维特兰娜这个富于艺术性气息的名字,就显得格外地特别。
事实上,斯大林对待女儿的特别之处,并不仅仅体现在名字上。
斯大林是一个严肃的领袖,在家里更是一个严肃的家长。他的两个儿子,每次见到他,甚至害怕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可是面对斯维特兰娜的时候,斯大林总会换上一副温和慈爱的面孔。他小心翼翼地抱着自己的女儿,亲吻着她的脸颊,嘴里不停地叫着“小麻雀”——这应该是斯大林给女儿的爱称。
尽管国事繁忙,但是斯大林依旧会经常抽出时间来为女儿挑选她喜欢的礼物,陪着她看一部漫长的美国电影。
可能许多人无法想象,在外面威仪赫赫的一国领袖,回到家里,会对着小女儿叫“小女主人”,并且陪着她玩儿一个叫做“命令”的游戏。
在他们父女的游戏里,女儿会以命令的口吻给斯大林写信。而斯大林则会工工整整地写上一封回信,上书:遵命、执行命令等字样。
在斯大林全身心的爱护下,斯维特兰娜仿佛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但实际上,这位苏联“第一公主”的日子并不都是美好的。
二、母亲、爱人,成了她生命的转折
斯维特兰娜第一次体会到生命的痛苦,是在六岁那年。而“带给”她痛苦的,则是她至为亲爱的母亲。
斯维特兰娜的母亲叫做娜杰日达,是一个比斯大林小19岁女人。
曾经,娜杰日达对敢于反抗腐朽的旧制度的革命英雄的斯大林格外欣赏。于是,他们跨越了年龄的障碍,走到了一起。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娜杰日达与斯大林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昔日恩爱的夫妻,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中,消磨着对彼此的感情。
终于,1932年11月8日的晚上,娜杰日达彻底厌倦了这个世界,拿起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
为了减少影响,苏联政府当时对外的解释是,娜杰日达死于急性盲肠炎导致的腹膜炎。
当时的斯维特兰娜只有六岁,她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甚至,我们无法确定六岁的斯维特兰娜是否知道,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无论她知道与否,那个带给她“充满阳光的童年”的母亲,终究是永远地离开了她。今后她的身边,就只剩下父亲斯大林。
虽然斯大林对她百般呵护,但是在许多事情上,他们还是产生了分歧。
斯维特兰娜长到十岁的时候,正是女孩子开始懂得爱美的年纪。有一天,斯维特兰娜穿了一件到膝盖以上的连衣裙。
谁知,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惹怒了斯大林。斯大林大声地呵斥她:“这是怎么回事,光着身子到处跑?”
斯大林的怒火吓坏了幼小的斯维特兰娜。从那以后,斯大林就强硬地要求斯维特兰娜不能穿裙子,甚至连短袖毛衣都不行!
大概就是从这时起,斯大林开始在女儿面前表现出自己“古板”的一面。
还是在十岁那年,斯大林要求斯维特兰娜读《联共(布)简明历史教程》。可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本书终究是有点儿难以读进去了。
于是,斯维特兰娜就开始跟父亲抗议。自然,她的这个抗议又引起了父亲极大的怒火。
1942年的苏联,并不平静。而当时已经16岁的斯维特兰娜,也即将迎来人生中最为难忘的转折。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斯维特兰娜看到了一份国外出版的杂志。而那份杂志恰好提到了她母亲娜杰日达的死因。
在此之前,她一直都相信,她的母亲就是因为急性疾病而死的。直到看到这份杂志,她才明白,或许很多事情,并不像她知道的那样简单。
如果说,此前父亲对她穿衣、学习的粗暴干涉,只是初步引起了父女矛盾的话,那么,母亲的死因,就成为了父女走向“决裂”的第一步。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显然将这种裂痕无限拉大了。
情窦初开的斯维特兰娜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了一个比自己大24岁的电影制片人卡普勒。
她对卡普勒一见钟情,认为对方是“最聪明、最漂亮、最温柔和最有欣赏力和热情的人,他浑身散发着知识的光芒和魅力”。
很快,斯维特兰娜就和卡普勒坠入了情网。女儿的感情问题,并没有瞒过斯大林。
斯大林坚决反对女儿和卡普勒在一起。那天,父女俩为此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斯大林一怒之下,打了斯维特兰娜两巴掌,并把卡普勒写给她的情书,全部撕得粉碎。
不仅如此,不久以后,卡普勒还因故被流放到了荒凉的西伯利亚。
斯维特兰娜的第一段感情在父亲的干涉下,无疾而终了。而斯大林不知道的是,他在阻止女儿的爱情的同时,也让他们的亲情遭受了极大的考验。
直到许多年后,斯维特兰娜回忆起这一段往事的时候,依旧对父亲的做法耿耿于怀,她控诉道:“他毁了我的生活。他将我爱的人投入监狱还将他流放,我第一次看到我的父亲居然能做出这种事情”。
相同的事情在第二年又发生了一次。斯维特兰娜在莫斯科大学的一个同学向她求婚了,斯大林同样看不上这个小伙子。
但不一样的是,斯大林可能想要修补此前被严重破坏的父女关系。所以,他勉强同意了。但是,斯大林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自己永远不会见新郎。
或许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确实不能长久。仅仅两年之后,这对鸳鸯就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1949年,斯维特兰娜再一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一次,新郎是斯大林中意的人,但却不是斯维特兰娜喜欢的对象。
没有爱情的婚姻同样无法幸福。一年之后,斯维特兰娜再一次结束了一段短暂而又痛苦的婚姻。
与父亲的渐行渐远、婚姻生活的不顺利,搞得斯维特兰娜身心俱疲。尽管如此,斯大林对女儿的“控制欲”依旧非常强烈。
在斯大林生命的最后几年,斯维特兰娜的生活越来越“黑暗”。而根据赫鲁晓夫后来的记载,1952年的一场晚会上,斯大林还揪着斯维特兰娜的头发,强迫她到舞池里去跳舞。
三十年以后,斯维特兰娜再次回忆起父亲,依旧“心有余悸”地表示:“不管我做什么说什么,我父亲的阴影总在我身边徘徊”。
她甚至更加直白地表示过:“他毁了我的生活”。
三、印度,那是爱人的故乡与逃跑的通道
1953年,带给斯维特兰娜宠爱与痛苦的斯大林与世长辞。正如父爱带给她的截然不同的感受那样,对于父亲的死亡,斯维特兰娜也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天性使然,让她对至亲的去世感到悲痛欲绝。但在另一方面,斯维特兰娜也感受到了“某种解脱正在来临”。
斯大林去世后,斯维特兰娜仍能享受到父亲在时的一切待遇。可是,随着苏联政治生活的变化,斯维特兰娜看似“平静”的生活,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
她开始变得无所适从起来。甚至,因为自己思想的变化,她还将自己的姓改为了“阿里卢耶娃”,那是她母亲的姓。
“我再也不能用斯大林这个姓了,它那铮铮的钢刀声刺痛了我的耳鼓、我的双眼和我的那颗心”。
姓氏可以抛弃,但是有些痛苦却是永远都无法消除的。斯维特兰娜就这样又在痛苦中生活了十年。
直到1963年,斯维特兰娜在一家医院里做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叫做拉杰什 辛格的人。
辛格本来是一个印度王公的儿子,但却非常有思想,因而加入了印度共产党。
在几次闲聊中,斯维特兰娜对辛格产生了格外的好感,因而他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然而,当他们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同样遭到了苏联高层的强烈反对。他们告诉斯维特兰娜,一个健康年轻的俄罗斯女人,就应该找一个俄罗斯男人。
当然,苏联高层们的反对,似乎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很快,斯维特兰娜就和辛格同居在了一起。
不过,好景不长。几年以后,辛格就因为重病在苏联去世了。
辛格去世以后,斯维特兰娜一直想要把“丈夫”的骨灰运送回印度。在她的多方奔走之下,苏联官方最终同意了她的这个要求。
1966年11月,斯维特兰娜带着辛格的骨灰离开了莫斯科。
那是她第一次离开苏联。到了印度之后,斯维特兰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快乐。在印度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斯维特兰娜决定不再回莫斯科了。
可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苏联那边,要如何应对呢?苦思之下,斯维特兰娜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辛格的家族成员里,有一个人当时正在担任商业部长。于是她就求这位部长替她向苏联求情,最起码让她待到辛格去世一周年之后再回莫斯科去。
但是,这位商业部长却担心会因此而影响苏联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于是断然拒绝了斯维特兰娜的求助。
印度这条路走不通了,斯维特兰娜想到了另一条路:去美国!
到了1967年3月,斯维特兰娜已经在印度逗留了太长的时间了。于是,苏联驻印大使馆开始不断催促她归国,并派人把她接到了大使馆里面。
面对着苏联的“最后通牒”,斯维特兰娜明白,如果此刻再不下定决心做点什么事的话,那么她以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再遇到这样“好”的机会了。
于是,趁着苏联大使馆的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八妇女节”忙碌的时候,斯维特兰娜“逃”了出去,也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美国方面得知斯维特兰娜的请求之后,也倍感为难。一方面,作为冷战中敌对的两个大国,斯大林女儿的“投奔”,必然会让美国在政治上获得许多优势。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当时正在和苏联进行有关越南问题与核问题的谈判。如果贸然接受斯维特兰娜进入美国,那么一定会对两国的谈判产生影响。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之后,美国制定了一个自以为折中妥善的方法:让美国驻印大使馆负责将斯维特兰娜经由罗马护送到中立国瑞士,然后再伺机进入美国。
而苏联方面呢,凭借着强大的情报系统,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美国的安排。于是,克格勃在罗马机场策划了一场“劫人”行动。
不过,这场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了。斯维特兰娜顺利到达了瑞士,并在之后,前往了美国纽约。
四、从“希望”到“失望”,她用了17年
斯维特兰娜一到美国的肯尼迪机场之后,立即被记者给围了一个水泄不通。面对镜头,斯维特兰娜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很高兴来到这里”。
斯维特兰娜当时说出的这句话,应该是她最切实的感受。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斯维特兰娜再一次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此外,她还对自己的祖国展开了不留余地的谴责,声称自己在苏联被压抑了很久,来到美国是为了寻求表达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斯维特兰娜的表达欲真的很强。因为在短短几个月之后,斯维特兰娜就出版了自传《给朋友的20封信》。
在这本书里,她首先将批判的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父亲,称他是一个冷淡而多疑的人。
不久之后,斯维特兰娜又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自传《仅仅一年》。这本书完全是斯维特兰娜在西方的影响之下写成了的,因而里面的很多内容更加地偏激。
其实,在斯维特兰娜刚刚到美国时,苏联的反应是相当克制的。《真理报》评论此事说:“不管她到哪里,都是她个人的问题”。
似乎所有的问题,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但是,在斯维特兰娜的两本自传发表以后,苏联不得不对她采取更为严肃的态度了。1969年12月,苏联正式决定剥夺斯维特兰娜的公民权。
而斯维特兰娜听说此事以后,也公开烧毁了她的苏联护照,并宣称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回苏联。
不知道多年以后,斯维特兰娜如何看待她当初的这个行为。但昰当时的她,一定为自己的选择感到了些许的“爽快”。
坦白来讲,斯维特兰娜刚刚到美国的生活,确实还不错。靠着出卖祖国、出卖父亲写下的两本书,斯维特兰娜获得了高额的报酬。
而在1970年的时候,斯维特兰娜又与一个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走到了一起。婚后,斯维特兰娜还以44岁的高龄,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做奥尔加。
看起来,斯维特兰娜的一切仿佛都变得那么得好。可是,不久之后,斯维特兰娜就发现自己的新丈夫格外地软弱,事事都要听从前岳母的指示。
这个发现让斯维特兰娜对丈夫极其不满。终于,在1973年,斯维特兰娜忍无可忍地与丈夫离了婚。
从那以后,斯维特兰娜就带着八个月大的女儿相依为命。
也是从那时起,斯维特兰娜逐渐看明白了所谓的自由的美利坚。那里,不再如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有贪婪的律师,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
所有的这一切,再一次把斯维特兰娜搞得身心俱疲。
尽管如此,斯维特兰娜还是在1978年的时候,加入了美国的国籍。
四年以后,斯维特兰娜的女儿11岁了。她便毅然决然地带着女儿去了英国,居住在剑桥附近。
之所以要去英国,按照她本人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英国教育的高水平,我强烈希望奥尔加受到这种教育”。
但是从她此前言语中透漏出来的对美国的厌倦来看,斯维特兰娜此举未必不是在逃避并不如意的生活。
但令斯维特兰娜感到烦恼的是,环境的改变并没有为她带来身心的愉悦。相反,在这些西方国家的生活,让她感到越来越苦闷。
或许是对西方生活厌倦到了极致,斯维特兰娜又开始想起父亲与苏联的好处来了。
在英国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斯维特兰娜开始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论,公开宣布要撤回当年对父亲的谴责。
到了1984年年初的时候,斯维特兰娜的这种态度就表达得更为明显。3月份的时候,她会见记者,对自己17年的异国生涯做出了一个总结。
斯维特兰娜坦言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种“一直生活在沉重枷锁之下,突然发现能象小鸟一样飞出去”。
可是,经过多年生活的磨难之后,她才发现当年的自己是多么地幼稚,以至于没有认识到“两个超级大国无论在好的方面还是在坏的方面如此相似”。
当记者问她:“你对来到西方后悔吗?”的时候,斯维特兰娜思索了一阵回答说:“我并不相信人要为命运而后悔,但有时候这也是很难的”。
很明显,斯维特兰娜已经开始为当年的选择感到了后悔。而且,她还表示:“我已有了一个孙儿和孙女,也一直没有见过面。有时候我真想不顾一切买张机票去看看他们”。
斯维特兰娜当初离开苏联的时候,将自己两段婚姻中生下的一儿一女留在了苏联。如今,他们都已成家生子,斯维特兰娜口中的孙子孙女就是他们的孩子。
显然,斯维特兰娜终究还是想起了她的祖国,想要再次回到苏联。
五、尘归尘,土归土
斯维特兰娜的愿望很快就得到了实现。就在她接受采访的那年的11月,斯维特兰娜带着奥尔加再次踏上了苏联的土地。
当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的时候,斯维特兰娜思绪万千。逃离祖国17年,曾经还在壮年的她,如今已经两鬓斑斑。
再回首,17年异国生涯,其实并不如意。可是,再次回归苏联的她,还能被别人、特别是自己的亲人接纳吗?
在机场迎接她的,是苏联政府派来的一位女士。她在人群中寻找了很久,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她想要看到的身影——她的一对儿女。
接机的女士将斯维特兰娜母女安排在了一个酒店里面。在那里,她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儿子。但是,她始终没有等到女儿的到来。
一直到8个月以后,斯维特兰娜才收到了一封来自女儿的信。当她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信封之后,却被里面那简短的文字深深地刺痛了内心。
“我不原谅您”,可能,这是女儿愿意跟这个母亲说的为数不多的一句话吧?!
或许是儿女的态度深深地伤害到了斯维特兰娜,也或许是离开祖国多年,再次回来难免无所适从。
总之,在苏联待了一年多以后,斯维特兰娜重新回到了英国。
1986年4月,斯维特兰娜带着女儿又回到了美国,定居在威斯康星州。
昔日斯大林女儿叛逃带来的“热度”,就如同斯维特兰娜逐渐逝去的生命一样,慢慢地消融。
晚年的斯维特兰娜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那些让她倍感厌烦的记者,再也不会找上门了,而她自己也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没有人知道,在美国的某个角落里,还生活着苏联前领导人的女儿。
2011年11月22日,斯维特兰娜在贫病交加之中去世。与她的出生和叛逃相比,斯维特兰娜的去世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
尘归尘,土归土。围绕在斯维特兰娜身上的一切仿佛都随着她的逝去,而化为了一抔黄土......
结语:
晚年的斯维特兰娜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无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沉重”。无法回避的是,斯维特兰娜作为万众瞩目的斯大林之女,也有她的沉重。
母亲的早亡、爱人的流放,都是她人生中无法抚慰的打击。
然而,这能够构成她叛逃祖国的理由吗?想必答案是否定的。
而斯维特兰娜逃往美国之后的日子是否如她曾经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呢?显然,这个答案也是否定的。
斯维特兰娜再回苏联的那段时间里,曾经直言自己其实是“中情局的宠物”。多年以后,美国联邦调查局公布的解密资料也显示了,斯维特兰娜并没有说谎。
斯维特兰娜自叛逃美国以后,FBI的特工们一直在对她进行监视,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她的信息。
想必,在训练有素的特工们的严格监视之下,斯维特兰娜在美国也不会得到想象中的“自由”。
这个道理,斯维特兰娜用了17年的时间,才想明白。所以,她要求回到苏联去。
尽管苏联政府重新接纳了她。然而,物是人非。连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愿意跟她多说一句话,这样的现实,令她无法在苏联重新生活下去。
于是,她只能再次回到美国,寻一处无人认识的角落,过完余生。
至于那个“伴随”她一生的父亲,有人问晚年的她:“你宽恕他吗?”
斯维特兰娜立即激动地说:“任何人任何事,我都不宽恕”。
对父亲的批判,是叛逃之后的斯维特兰娜经常挂在嘴边的。但这次不同的是,斯维特兰娜在批判完之后,立马又加了一句:“你知道,我的父亲非常爱我”。
或许,对于父亲,斯维特兰娜的态度一直是如此的矛盾吧......
参考文献:
林方文.叛逃者:斯大林的女儿[J].学习博览,2012,(第10期).
斯大林的女儿叛逃[J].兰台世界,2010,(第7期).
王正泉.斯大林女儿的曲折人生[J].百年潮,2008,(第4期).
姚昆遗.斯大林女儿的流亡与归国[J].国际展望,1984,(第22期).
刘圣任.斯大林女儿自述“叛离”苏联往事[J].半月选读,2009,(第1期).
石波.斯大林女儿的自述:没有一个变节者是自由的[J].世界博览,1984,(第8期).
黄薇.斯维特兰娜 父亲斯大林毁了我的一生[J].文史参考,2012,(第1期).
张子宇.斯大林之女斯维特兰娜:“红色公主”的流亡生命[J].时代周报,2011,(第48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