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泽东最后一次看电影,十分钟不到号啕大哭,被迫中止放映
talk历史 2022.03.18 712 33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1949年,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当时的背景音乐,就是用的这一首《东方红》。
《东方红》这首歌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复杂的旋律,却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可以说,在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毛主席就跟神一样。
然而,毛主席也是一个人,是人就有感情,会高兴,也会流泪。尤其是步入晚年之后,毛主席更是多次流过眼泪。
不过,这些眼泪,没有一次是为他自己而哭的······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进入1972年之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的视力更是大幅度下降。问题是,毛主席并不愿意做手术,要靠自己身体的抵抗力战胜病魔。这倒不是他讳疾忌医,主要是因为毛主席知道,医生肯定要对他进行十分细致的照顾,三分病也得说成五六七八分。
同时,毛主席也不想因为治病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在最开始,毛主席靠着周总理送的老花镜看文件,后来靠着放大镜看文件,再后来即便是最大的放大镜毛主席也看不见了,他就在这种什么也看不见的状态下,工作了整整一年多。
1974年,中央找来了著名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唐由之先生为毛主席治疗眼疾。唐由之经诊断后确认,毛主席之所以看不见东西,主要是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引起的。
为了让毛主席接受手术,唐由之用握紧的拳头做比喻,让毛主席明白了白内障的形成原理,之后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金针一拨日当空”,让毛主席了解古人就是通过针拨进行的白内障手术。
毛主席耐心地听唐由之讲完后,再也没有拒绝进行手术了。
为了给毛主席做手术,唐由之准备了200多天。直到1975年7月23日才正式进行手术。在手术时,毛主席让张玉凤放了一首《满江红》,唐由之只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就把手术做完了。
手术后的第五天,毛主席的绷带被拆掉了,他的一只眼睛也能看见东西了。众所周知,毛主席嗜书如命,眼睛刚刚能看见东西,他就在书房里面翻看古籍,唐由之则在旁边陪着他。
孰料,毛主席看着看着,突然间嚎啕大哭了起来,哭得很是伤心,白发乱颤。一旁的唐由之见状很是惊慌、害怕,急得自己都想哭。
毛主席刚刚做完手术,如果哭泣的话眼睛会哭坏的。过了差不多一刻钟,毛主席稍稍平静了下来。将唐由之叫过去,把手里面的书交给他看。唐由之发现,把毛主席看哭的是南宋时期的一首词:《念奴娇·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毛主席心里一直装着人民,平生所愿就是人民不再受苦。当初,他得知百姓因为被大水淹了家园只得爬上树避难,结果被蛇咬死了很多人时,就伤心地哭了起来。现在读到陈亮的这首词,除了从宋朝的南北对立联想到台湾外,也是因为他担心将来人民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因此伤心地难以言表。
难忘的电影
自从毛主席的眼睛能看清东西了之后,经常看书放松心神。当时的中央领导为毛主席的身体着想,建议他还是多看电影放松放松。
事实上,毛主席挺喜欢看电影的,而且看了很多的外国电影,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血海飞雷》、《出水芙蓉》、《拿破仑传》等。
正是因为毛主席看过很多外国电影了,中央决定给他找一些香港电影看一看。很快,广东省委书记韦国清就通过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联系上了香港邵氏电影公司的老板邵逸夫,从他那里借几部电影看。
当时,李小龙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不过在内地却鲜为人知。不过文化部的刘庆棠却听说过李小龙的大名,因此在交给邵逸夫的电影名单里面,专门提出最好带一些李小龙的电影。
邵逸夫对这事有顾虑,不知道内地借他的电影是想干什么,直到别人劝他:“尼克松本人都跑北京去了,你借着电影和北京打好关系有什么要紧呢?”这才想开,将包括《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在内的几部香港电影借了出去。
对于香港电影,毛主席看得很带劲。有时候当他听说又来了好电影时,甚至高兴的连文件都不批了,先看电影再说。
在所有的电影里面,毛主席最爱看的还是李小龙的电影,尤其是看到李小龙对付外国人的时候,更是看得十分起劲,不停地鼓掌叫好。
1976年前后,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他也越来越喜欢怀念往事。经常跟别人谈及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那些事情。也正因此,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们就经常给他找这方面的电影看。
有一次,毛主席和大家一起看《红灯记》,当放到李玉和搀着李奶奶义无反顾地走向刑场时,毛主席留下了眼泪,他身边的卫士周福明清楚的听到,毛主席当时喃喃自语的说着:“敌人又要杀害我们的同志了。”
1976年1月30日这一天,是毛主席一生中渡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此时的他重病缠身,身边全是工作人员,一个亲人都没有。当天晚上,他在张玉凤的帮助下吃了一点武昌鱼和米饭,让工作人员在外面放了一挂鞭炮,热闹热闹,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部叫做《难忘的战斗》的电影上映了。这部电影改编自孙景瑞创作的《粮食采购队》,主要讲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和国民党特务、武装土匪围绕着粮食展开斗争的故事。
大年初一,毛主席决定放松放松,看看电影。因此专门问张玉凤道:“最近有什么新的电影吗?”张玉凤想了想说道:“汤晓丹指导的一部新片今天刚上映,叫《难忘的战斗》,我们今天就看它吧。”
汤晓丹可以说是一位著名的导演,《渡江侦察记》、《红日》都是他指导的,《南征北战》也是他和成荫联合指导的作品。
毛主席自然也听说过汤晓丹导演的大名,听说汤晓丹又有新片上映了,点了点头,说就看它了。
因为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中南海门诊部护士长吴旭君就被安排坐在毛主席旁边,陪他看电影。
这部电影的开场,放映的是当地人民群众敲锣打鼓欢迎解放军入城的场面,看起来热闹非凡。看着这个场面,毛主席看起来非常的激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转头对吴旭君问道:“那欢迎的学生里面有你吗?”
吴旭君曾是上海国防医学院护理科的高材生,自1953年开始就为毛主席当保健护士长,一直当到了1974年。
21年的相处,让毛主席对她曾经的经历很熟悉,知道1949年时吴旭君还在上海上学,遂问她当年有没有参加解放军的入城欢迎仪式。
毛主席的这番问话直接让吴旭君愣了一下,她没想到毛主席竟然还记得她曾经在上海上学的事。
当年解放军进入上海时,吴旭君的确参加了欢迎仪式,因为受到毛主席情绪的感染,她不由得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因此只是流着泪点了点头。
毛主席见状也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流着泪看电影。
结果毛主席越看越难过,甚至直接失声痛哭了起来。受到毛主席情绪的感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纷纷哭出了声。
这种情况下,电影实在放不下去了,放映了不到10分钟就被迫中止了。
大年初一的这部没看完的《难忘的战斗》,也成为了毛主席一生中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无情未必真豪杰
1975年的夏天,河南省南部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30多个县市因此严重受灾。当毛主席得知受灾群众仍处于危难之中,解放军战士抵达后已经有几十名群众丧生时,直接忍不住哭了起来。
工作人员担心毛主席刚刚做完手术的眼睛会受到感染,赶紧拿出消毒毛巾为主席擦拭。只见毛主席伤感的自言自语道:“我真是越来越脆弱了,一听到天灾人祸,就忍不住伤心。”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点,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大地震。虽然地震只持续了短短23秒钟,但却造成了24万多人死亡,在20世纪地震史上排第二。
此时,毛主席已经进入了生命垂危的阶段,进入了人生的倒计时,说话都费劲了。然而,他仍然十分地关注着灾区的人民。
不久后,华国锋为毛主席送来了关于这场地震的伤亡情况。当毛主席从秘书口中得知,这一场大地震总共造成了24万多人死亡,其他各方面的损失难以估量时,终于再也忍不住,直接嚎啕大哭了起来。
身为一位心系人民群众的伟大领袖,在人民遭受着巨大苦难的时候,他自己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奔赴现场和人民站在一起,毛主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一直到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关心着受灾群众的安危。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自从地震发生后,毛主席一直在看刊登在内参和各大报纸上面的地震灾情。
工作人员为主席的身体考虑,提出念给他听,结果被主席拒绝了。而毛主席人生中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还是和抗震救灾有关的《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同时也深爱着他的人民。
晚年的毛主席,双眼中经常会涌出泪水。这些泪水虽多,却从不是为他自己而流的。曾经的他,面对大军压境的国民党反动派,面对叫嚣要对中国扔核弹的美国和苏联,没有任何的退缩和胆怯,然而在他的晚年,却多次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的前途而流泪。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主席观古籍而落泪,看电影而伤心,闻噩耗而嚎啕,无不体现了他对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爱。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