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环卫老妇主动捐出24亿巨款,感谢政府同时想为丈夫赎罪
简史微鉴 2021.10.27 109861 0
1984年北京,一条空荡的大街上,一位环卫工人刚结束忙碌的工作,收拾好工具准备去市场买点菜回家过节,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环卫工人,她手上握着一笔高达几十亿的巨额财富。
对于老人的这笔巨额财产家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这天,老妇人将全家十几口人全都叫到家里,并且强调说:不管有什么事,中秋节当天都必须回家!
家人们想来老人是想要团聚一下,转念一想人到得这么齐可能是想商议如何分配这笔巨额财产的问题,所以当老人发出一家人共度中秋的邀约后家人也都推掉了其他事情,相聚在北京这所小院里。
饭桌上,一大家人其乐融融,老人突然举起手挥了两下,示意大家静一下,似乎要宣布什么重要决定,家人瞬间安静了下来,纷纷打起精神洗耳恭听,老人缓缓开口说道:“你们心里肯定盼望着那笔巨款吧,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笔钱怎么处理,我决定把这笔钱的80%都捐出去!”
当老人说到财产时,家人都十分激动,但是后来说道要将财产捐出去时,整个屋里鸦雀无声,家人们都瞪大了双眼十分震惊,毕竟老人口中的80%财产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80%的财产折合人民币有24亿元,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一年的生产总值也才7208.1亿元,人均才695元,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还不到一百元,这些对比已经非常明显,更夸张的是这些钱可以比肩当年三线城市一年的生产总值,毋庸置疑就是中国的首富。
虽然不明白老人为何要将巨额财产捐献出去,但是家人们认为老人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还是遵从了老人的决定,支持她将财产捐赠出去,老人在儿女的陪同下办理了相关的手续,对财产进行捐赠。
工作人员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看到老人的捐赠数额如此巨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打量起这个不起眼的老人,这位老人到底是何等人物?看上去不显山不漏水,没想到竟然一下子捐赠24亿。
这件事也很快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平日里老人省吃俭用是哪里来的这笔巨款?她又为什么要把钱捐出去?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剩下的20%财产老人又是如何分配的呢?
这位老人原名叫耿维馥,她这笔巨额财产是她的丈夫留给她的,想要了解她这笔巨额财产就不得不提起她的丈夫——赵欣伯。
从革命者到亲日派
赵欣伯家境并不好,可以说是十分窘迫,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迫使他努力学着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上生存,他明白自己出身低微,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读书毋庸置疑是最便捷的道路。
赵欣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天津北洋大学进修,在此期间思想程度得到质的飞跃,辛亥革命后他加入了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便去了日本留学,偏偏祸不单行,前途一片昏暗,自己的妻子王碧琰在医院治病时由于医生的误诊不幸去世,赵欣伯的成就大部分得益于王碧琰的资助,王碧琰去世后他为此悲痛不已每天郁郁寡欢。
而耿维馥出生在沈阳一个富人家庭,耿维馥的父母很注重对子女的教育,特别是品德这一方面,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出门都有仆人伺候着,看起来根本不会产生联系的两个人经过同学的介绍就这样结识。
经过接触耿维馥发现自己被比自己大十岁的赵欣伯深深地吸引,于是大胆地向赵欣伯表露爱意,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她的做法却遭到了家里的反对,但耿维馥却是铁了心要追求赵欣伯,她甚至为了赵欣伯不惜跟家里闹翻。
赵欣伯也发现这个率真的女子让他的生活又充满了生机,渐渐对耿维馥产生了好感,可是感觉自己愧对亡故不久的妻子,于是向耿维馥提出一个条件,自己可以同意与耿维馥交往,但耿维馥必须要将名改为亡妻的名。
父母取的名字叫了二十年都没有改过,如今会因为追求心上人说改就改吗?这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是赵欣伯提出这个条件以后,耿维馥却对赵欣伯的情深义重更是欣赏,如此专情的一个男人正是自己梦寐以求,于是欣然答应了赵欣伯的要求,耿维馥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耿碧琰,两人结婚后随了夫姓又改名为赵碧琰。
婚后赵碧琰便跟随赵欣伯一同前往日本,此次日本之行也让赵欣伯完全从一个有志青年沦为了亲日派,以至于后来沦落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由于赵欣伯在学业上十分努力,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随着社会地位的不断爬升,赵欣伯结识了许多像土肥原贤二和板恒征四郎等日本少壮派的军官,这些人后来大都被定为甲级战犯,而赵欣伯在日本期间,这些军官都是他的座上客。
在这些日本军官的军国主义影响下,赵欣伯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曾经的革命思想被抛到脑后,他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自救的,只有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彻底沦为了一个亲日派,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赵欣伯学业结束后,带着赵碧琰一起回到东北。
再次回到东北的赵欣伯身份可是大不相同,在日本军官的推荐下摇身一变成了东三省巡阅使署的法律顾问,他处处维护日本人,甚至为了“拯救国民”提出了建立“满洲国”的构想,正是因此,他后来被称为“满洲国的产婆”。
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赵欣伯也面临着诸多的诱惑,各派系之间的争夺让赵欣伯坐收渔翁之利,从中间拿了不少好处,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赵欣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心态转变开始疯狂的敛财,他已经不满足被动的敛财,开始将手伸向劳苦大众,肆无忌惮的搜刮民脂民膏。
然而赵欣伯的恶劣行径却受到了日本人的赞赏,他借助日本人的支持,很快就当上了伪立法院院长,可以说手握实权。但是许多人十分眼红他的位置,最终他贪污的事情败露,日本人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做出表示,任命他为“宪法制度调查使”前往日本。
政治上的失意对于赵欣伯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想想这些年在东北搜刮的财产心里感到一丝慰藉,也不算落得一无所有的地步,赵欣伯在东北做了这么些年汉奸,经常要防范遭到报复,因此也变得十分狡猾,对于这笔财产如何处置他想了许久才想到一个合理的规划。
狡猾的赵欣伯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将所有的财产用来投资理财,在日本(东京调布市国领町、飞田给、神奈川县箱根町仙石原等地)购置了大量地产,一些金银财宝也都分别藏匿在不同的地点。
1938年,赵欣伯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中国,在北平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在此期间赵欣伯又买下了北京铸钟厂附近的多套宅院,并在一家人居住的旧鼓楼大街胡同的房子里埋下了一个铁箱,里面装的是日本所购地产的地契。
1943年,赵欣伯与赵碧琰一同前往日本去处理财产,将所有的不动产都委托给一个名叫铃木弥之助的日本人代管,然后安心的又回国继续敛财,这一切仿佛都做的天衣无缝,但赵欣伯的好日子却到头了。
赵欣伯再次回国后一直待到日本战败投降,这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国家是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只是判决书还没下来赵欣伯就急火攻心在监狱里暴毙了,他妄想回日本继续当土财主的美梦也随之破碎,而赵欣伯藏了这么多财产最终不仅没有享受到,还留给后人一桩打了二十年的官司。
巨额财产争夺战
1963年秋,这天,赵碧琰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买了菜回家正准备做饭,走到胡同口发现停着一辆高级轿车,看起来跟这片低矮的民房格格不入,街坊邻居也没听说谁家认识达官显贵啊,怎么今天胡同口停了一辆这么高级的车,她一边纳闷一边朝家里走去。
赵碧琰还没走到家门口邻居就凑上来,笑着问道:“老赵家的,你家这是哪里的亲戚,这大轿车可真是够气派的呀!”
赵碧琰被邻居这一句话给问懵了,自己还正纳闷这是来找谁的,难不成是来找自己的吗?她停下脚步扭过头向邻居问道:“这人是来找我的吗?”
“可不是嘛,进来就打听你家是哪一户!”这个回答让赵碧琰有些吃惊,她加快脚步朝家中走去,门口屋檐下站着三个干部模样的人,看起来像是哪个部门的领导,为首的一位60多岁的老人开口说道:“你好,你是赵欣伯的妻子耿碧琰吗?我是国家侨办主任廖承志!”
赵碧琰点头回答是,心里却嘀咕着国家侨办的人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自己也不是侨民呀,难不成是赵欣伯的余罪还没处罚完,这些人是来兴师问罪的?她紧紧攥着菜篮子的手开始有些发白,紧张地问道:“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廖承志说道:“你不要紧张,赵欣伯虽然是汉奸,但是也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你还是正常的合法居民,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赵欣伯当年在日本购置的不动产的问题!”
赵碧琰这才松了一口气,关于在日本的财产问题自己也想过争取,之前赵碧琰曾委托两位日本律师为她起诉想要把财产拿回来,可是困难重重几乎是很难实现,过去这么长时间想要把财产拿回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将有关部门开出的公证材料寄往日本后一直杳无音讯,如今国家侨办的人来找到自己是为了帮助自己那会财产吗?
答案是肯定的,赵碧琰没有猜错,廖承志说道:“你作为中国的公民,国家是不允许你的财产受到损失的,我们一定要帮你把名下在日本的财产产权争取回来!”
国侨办的同志是怎么知道财产的事情呢?当初赵欣伯将财产交给铃木弥之助代为保管留下了隐患,赵欣伯本以为铃木弥之助是一个可靠的人,才将财产都交由他代为保管,没想到赵欣伯去世后,铃木弥之助看着手中的巨额财产起了贪念,想要将这些财产据为己有,铃木弥之助伪造了一份文件并矢口否认称北京的赵碧琰并不是当年的委托人,并声称这些财产按照赵欣伯的委托现在属于自己。
这宗数额巨大的跨国财产案件披露以后,侨办的同志就一直密切关注,为了不让公民的海外财产受到损失,国侨办立刻着手开始寻找赵碧琰,为了找到赵碧琰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一样用电脑一查就出来,几乎动员了整个北京城的户籍人员,排查了好几个月才终于找到线索,赵碧琰早在1951年3月就把名字重新改为了耿碧琰,目前一家人居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国侨办的同志们这才找上门来。
廖承志简单地给赵碧琰分析了一下案件的重点,想要拿回在日本的财产,首先就是要把名字改回赵碧琰,因为在当初购买时所有人的名字就是赵碧琰,不然将无法确定财产的产权人,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就是怎么证明赵碧琰的身份属实。
可是那些地契、委托书、书信往来以及能够证明赵碧琰身份的证据和老照片,因为时间太过久远早已经找不到,如此一来想要拿回属于赵碧琰的财产可谓是难上加难,这宗案件也变得错综复杂。
直到铃木弥之助死亡以后,国侨办向日本提出申请,要将这宗遗案重新审理,为了能帮助赵碧琰将这笔财产拿回来,国侨办特地委托傅志人为本案的诉讼律师,他是当时唯一代理过中国最大刑事案件的律师,对于拿回这笔属于公民的财产,中方也是志在必得。
不仅如此,赵欣伯的财产早就被日本媒体大肆报道,铃木弥之助去世后,一些图谋不轨的人看到了机会,开始打起了歪主意,冒充赵碧琰前往日本骗取财产,他们编造各种理由声称与赵欣伯有何种关系,有一对母子了解到赵宗阳在三岁的时候因病左眼失明,为了冒充赵碧琰和其子赵宗阳甚至不惜将儿子的左眼戳瞎。
如此一来,又给财产的追回增加了不少难度,目前摆在众人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先要证明赵碧琰的身份,傅志人在收到委托后,立刻与赵碧琰取得联系,通过赵碧琰的叙述和回忆,傅志人根据可能有关的线索,几乎跑遍了赵碧琰曾待过的地方,经过长达八个多月的搜集,傅志人已经掌握了不少对于胜诉有利的证据。
这些证据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从耿维馥出生到嫁给赵欣伯后改名为赵碧琰,以及两人之间唯一的孩子赵宗阳的身份证明,都可以从这些证据中得到证实,搜集这些证据就是为了让这笔“无主财产”变为有主财产,证实赵碧琰的产权人身份。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证据来自于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妹韫颖,赵碧琰在伪满洲国居住期间,经常到宫中看望末代皇后婉容和韫颖,关系十分密切,而这一段经历也是有史诗记载的,如果韫颖能够出面证实赵碧琰的身份更具有说服性。
傅志人立即前往北京找到韫颖寻求帮助,此时的韫颖从“三格格”变成了北京政协委员,成为了社会名流,听说赵碧琰人在北京,并且牵扯到一宗案件需要帮助,在傅志人的安排下韫颖与赵碧琰在一处四合院内再次相见,阔别几十年后的两人再次见面,心情十分激动,虽然赵碧琰的容貌已经改变,但是通过言谈举止韫颖确信眼前的人就是赵碧琰,于是韫颖与其夫润麒出具了证明赵碧琰母子的书证。
几乎所有的驻京外媒通讯社都发布了有关消息,这件事在整个东南亚地区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澜,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现在证据确凿,只需要等日本有关部门庭审时验明真伪。
傅志人同赵碧琰母子即刻启程前往日本,并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希望这宗跨国财产案尽快进行审理,东京家庭裁判所也终于决定重新审理赵碧琰财产案,就在这至关重要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赵碧琰却因为身体不适被迫回国接受治疗,并决定由儿子赵宗阳代替她出庭,如此一来整个案件的方向也跟着转变了,从证明赵碧琰的身份变成了证明赵宗阳的身份。
不过这相比之前倒是容易了些,因为赵宗阳的身份确定后,由他认定的母亲一定是真正的耿碧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而赵宗阳在日本出生、上学,相对来说人证会更容易找到。
赵宗阳马上刊登寻人启事,寻找当年在日本的同学,傅志人也开始从各种出生证明、病例等有据可循的线索开始入手,历时两个多月共开庭6次,赵宗阳的小学同学收到信件后纷纷出庭作证,而傅志人也查到了接生证明、东京明治医院附属医院的病例等有关书面证据,在切实的铁证面前,这宗案件终于迎来了终审判决。
1984年9月4日,日本东京家庭裁判所对“赵碧琰跨国财产案”做出了最终判决,判定赵碧琰为在日巨额财产的产权所有人,同意由赵碧琰亲自管理自己的财产,根据后来媒体的披露,这些财产经过几十年的升值如今折合人民币约 30 亿元。
救赎
长达几十年的财产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赵碧琰很长一段时间却都在思考该如何处置这笔巨额财产,她思前想后决定在中秋节这天向家人说吐露自己的心声,决定要把这笔钱捐出去,因此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赵碧琰在告诉家人自己的决定后,曾对子女说:“你们可能想不明白这么一大笔钱为什么要捐出去,这份财产虽然看起来十分诱人,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告诉你们的是,钱多了就成了祸害!”
“其实在侨办的人找到我之前我就想放弃这笔财产的争夺,但是又不想便宜了那些想要招摇撞骗的日本人,也是政府给了我信心才能将财产要回来,说到底这笔钱的来路也是存在问题的,我要把大部分钱捐出去,剩下的20%用来偿付律师费和还清我住院期间的花销,最后这些剩下的就是留给你们的了。”
家人们这才明白耿碧琰的用意,从开始的震惊转变成了支持和理解,次日,赵碧琰去有关部门公证了一份财产赠予书,注明要将自己80%的财产赠给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并指定东京华侨总会的副总干事陈琨旺为遗嘱执行人。
赵碧琰人生的最后纪念是在病房中渡过,享受到了高干级别的护理,最终与1989年6月病逝,赵碧琰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曾道:
“我由衷地感谢政府和律师为我所做的一切,政府没有因为我丈夫的历史原因而放弃为我追回财产,我心里明白我靠我自己的力量想拿回这笔财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将这笔钱捐出去也是我的初衷,曾经我没有能力阻止丈夫做一些错误的事情,如今这笔财产交给我来分配,我有权力可以将财产捐出去为丈夫减轻一些罪孽,这些都要归功于国家。”
“而我将这笔钱捐给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让这笔钱花得更有价值,我选择将它用在教育事业上,通过这个机构让日本的新一代年轻人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希望让下一代能够正视历史,这个选择同样更能够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
赵碧琰的丈夫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是不假,历史无法更改,但赵碧琰的深明大义无偿将财产捐献出去更值得我们尊敬!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