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一张照片改变命运,后来成副厅级
简史微鉴 2021.10.27 108087 0
2017年12月15日,在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大会选举出新一届的团省委领导班子,苏明娟被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
看到苏明娟这个名字也许你并不熟悉,但是若是说起大眼睛女孩我想你一定有印象,当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拍摄了这张“我要读书”的照片。
照片中的小女孩,手中握着一支铅笔,蓬松的短发,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镜头,就是她的那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她就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苏明娟。
当年的那个连书都读不起的小女孩如今也已经长大了,并且成功地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这一消息瞬间就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大山里的女孩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就此转变了命运呢?
生活艰难,幸被发现
1983年,苏明娟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家湾,苏明娟的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十分贫穷,就连生活都是很艰难的问题。
苏明娟一家在梅山水库的上游居住,父母靠着种田养家糊口,有时候收成不好的时候,粮食都不够吃,父亲只能再通过砍柴、打渔换钱来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温饱都成了问题,更何况是上学呢,苏明娟每学期100多元的学费,就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
但是即使压力很大,苏明娟的父母还是很坚定地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让苏明娟去上学,苏明娟知道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她十分的珍惜上学的机会,因为她知道也许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停学了。
1986年,中国此时刚刚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一个利用影像推动社会进步的摄影人,他用他所拍摄的作品推动了希望工程事业的进步,他就是解海龙。
1991年,解海龙辗转于一些十分贫困的山区,共计100多个县进行采访,5月,他来到大别山区,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家湾小学采风。
这间小学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小学完全不同,这里的教室是由当地人的一家祠堂改造而成,窗户上没有明亮的大玻璃,完全是空的。
教室里更加没有什么电灯,孩子们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这里的学生手上脚上大都有冻疮,看着让人十分心疼。
当解海龙走到一年级的教室时,坐在第一排的女孩刚好抬头,用她那一双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解海龙,解海龙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小女孩。
当他转头看向这个小女孩的时候,他瞬间就被这个女孩的眼睛打动了,就在这一瞬解海龙飞快地按下了相机的快门,就这样,“大眼睛”女孩的照片诞生了。
回去之后,解海龙将自己在山区或者乡村拍摄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这个小女孩的照片被命名为“我要读书”,也就是这张照片,让解海龙彻底成名了。
在这张照片中,小女孩(苏明娟)手里握着一根铅笔,齐肩的短发,脸上带着些许的灰尘,水灵灵的大眼睛注视着镜头,就是这双非常漂亮的眼睛传达出的对知识的渴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根据《建国50周年摄影在我们记忆中》的调查显示,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照片名列榜首,被众人推选为50年来最震撼心灵的照片。
第二年,“大眼睛”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中作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瞬间就被全国民众所熟知,但是此时的苏明娟还完全不知道这件事。
照片成名,获得资助
1994年,湖南长沙某军校一名叫李万的学员将一份《解放军周报》和一封信寄给了张家湾小学的校长,报纸上登载的就是“大眼睛”的照片。
李万在信中说道:“如果学校还能够找到这个小姑娘的话,他愿意出资资助她到小学毕业。”
毕竟过了几年,当时的校长也没有认出来这是谁,根据报道中的线索,他把四年级的全体女生都叫来办公室,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问大家:“这个人是你们当中的谁啊,来过来认一下。”
这是苏明娟第一次见到这一张自己的照片,她看着那张照片中那件红色的格子衣服觉得很熟悉,于是告诉校长说:“校长,那件衣服是我的”。
之后校长让苏明娟回家把那件衣服找了出来,这时才有人开始知道这个大眼睛的女孩叫做苏明娟。
后来,李万每个学期都会给她寄一笔钱,并且还会给苏明娟寄一封信件,鼓励苏明娟好好学习,苏明娟对这位解放军叔叔十分感激, 并且一直珍藏着这些信。
对于苏明娟来说,这些信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文字,这些信代表着希望,是她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有了李万叔叔的帮助,苏明娟终于不用担心会辍学了。
再到后来,又有一对退休的夫妇也通过“大眼睛”照片联系到了苏明娟,这对夫妇拿出他们仅有的退休金寄给苏明娟,并且还在信中安慰苏明娟:安心上学,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
但是忠厚老实的父亲苏明有告诉女儿,“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别人的帮助了”,之后苏明娟把钱又寄给了老人,但是老人坚决不收。
后来经过两家的协商,他们就把钱捐给了希望工程,希望能够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1996年,中国青年报社45周年社庆邀请苏明娟参加活动,这是苏明娟第一次离开金寨县出远门,到达北京之后,解海龙高举着“大眼睛”的牌子亲自在车站迎接她。
从此,解海龙就把苏明娟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苏明娟每次去北京,他都会把她接来家里,有时间他还会抽空前往金寨探望苏明娟。
之后解海龙带着苏明娟参加了《中国青年报》创刊45周年的庆祝活动,在这场活动上,苏明娟见到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人让她印象十分深刻,他就是当时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第一书记李克强。
当时李书记亲切地走到苏明娟的面前问她:“你是不是‘大眼睛’照片上的女孩啊!”苏明娟回答:“是的。”
之后李书记又详细地问了她一些其他的情况,两个人聊了很大会儿,后来苏明娟回忆说:“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叔叔的真实身份,只是觉得这个叔叔很亲切。”
三个月之后,苏明娟再一次来到北京,与解海龙一起参加央视的大型节目《正大综艺》,在节目中苏明娟与解海龙叔叔一起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她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宝洁公司捐款20万元,把张家湾小学改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
少年成名,苦恼不断
1997年,14岁的苏明娟成为中国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会后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之后被邀请参加过很多的活动。
由于经常参加活动,苏明娟的成绩呈直线式的下降,后来学校的领导就让任课老师多多关注苏明娟的成绩,利用课余的时间为她补课。
在课下时间,同学们也不跟她一起玩,说道:“老师说了,不让我们和你玩,怕影响你学习。”
1999年,苏明娟考高中的分数并不够上当地的重点高中,但是由于她的“特殊身份”,金寨县一中把她作为特招生录取了。
本来底子就差,再加上记者的采访耽误学习时间,苏明娟的成绩下滑得更严重了。
有一次苏明娟路过操场的时候听到同学们在谈论她:“给苏明娟捐过款的人看到苏明娟现在的成绩会不会气得把钱要回去啊!”听到这里的苏明娟心里难受地想哭,之后跑回家向父亲诉苦。
父亲苏良友沉着声音说:“明娟,人家说得不错啊,好心人给我们交学费就是为了让你上学,你现在不能忘本啊!别把好心人的钱花了还学不到知识!”
苏明娟听罢父亲的话之后越发觉得自己不争气,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在浪费别人的钱和爱心,想到这里,苏明娟心里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苏明娟想要退学的想法传到学校里之后,班主任陈老师为了劝苏明娟重新入学骑着自行车走了30多里的山路,但是没想到苏明娟怎么劝都不肯回学校。
陈老师没有办法,只好向资助过苏明娟的李万和解海龙打电话,让他们帮忙劝说苏明娟重新入学。
不久之后,李万和解海龙两个人都给苏明娟寄来了一封信,两个人信中的意思大致就是:“明娟,你一定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啊!如果你退学了那就是我们的失败,也是希望工程的失败……。”
苏明娟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留下了眼泪,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的愧疚,之后她重振信心给两个人分别回了信,重新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习。
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回到学校后的苏明娟开始拒绝各种媒体的采访,除了一些公益性的活动。
苏明娟的选择获得了媒体的尊重,之后有记者刊登了一篇文章《请放过大眼睛,别让她的眼神再无助》,呼吁各大媒体停止对苏明娟的采访,让苏明娟可以回归到她正常的学习生活。
很快苏明娟的成绩就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自己之前一直是学校的名人,所以苏明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为了缓解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苏明娟主动地修补关系,抢着打扫卫生,记住同学们的生日,每次到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送上一份自己的亲手制作的贺卡。
不久苏明娟就融入了班级这个大家庭中,苏明娟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做孙小坤的同学,这个小男孩沉默寡言但是数学成绩特别好,所以苏明娟经常向他请教数学问题。
有一天,苏明娟在学校的食堂里偶然撞见了孙小坤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啃着一个干馒头,喝着学校里提供的免费的白开水。
问了同学才知道,原来孙小坤的父亲在一年前突然偏瘫,母亲一个人在家种地,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供他上学。
苏明娟一听眼眶就红了,她突然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帮助也许自己也无法继续上学了吧,于是为了帮助孙小坤,苏明娟利用自己是希望工程代言人的便利,把孙小坤的资料交给了希望工程,不久孙小坤就得到了希望工程的资助。
2001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想要采访苏明娟,但是苏明娟当时正处于期末考试紧张阶段,所以苏明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之后同学们都为她感到可惜,那可是崔永元啊!
但是苏明娟却说:“我现在坐在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不能因为采访就放弃读书的机会!”
结果在这一次的期末考试中,苏明娟成功地考了全年级第五名的好成绩,解海龙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高兴,并决定要去金寨县亲自看望苏明娟。
2002年,苏明娟终于迎来了重要的高考阶段,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记者再次齐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跟踪报道苏明娟的高考现场。
有的记者为了能够拍到苏明娟,甚至躲在教室的外面偷拍,苏明娟由于压力过大很快就脑神经衰弱。
高考结束后,苏明娟累病了,这个时候记者们都跑到她的家里捐钱捐物,但是苏明娟对着记者们说:“我这个‘大眼睛’已经有学上、有书读了,但是外面还有很多没有条件上学的‘大眼睛’需要关注,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到时候回报社会了……”
进入大学,回馈社会
2002年,苏明娟收到了来自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系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希望工程帮她缴了全额的学费,还给他补发了1280元作为每个学期的生活费。
苏明娟看着一些贫困的同学都会自己做一些兼职赚钱养活自己,觉得非常惭愧,于是同一年她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了一封信,想要退出希望工程对她的援助计划。
在信中苏明娟说:“多年以来,我受到希望工程的关怀和帮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大学,我应该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这笔捐款应该给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不久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转交给她一封中国青年基金会的回信,信中拒绝了她的请求:“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你提供援助,直到毕业后你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为止……”
苏明娟见到自己的申请被拒,就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她把得到的资助和生活用品都节省下来,然后匿名捐给同样的贫困生,还与同学一起去当家教赚取自己的生活费。
2005年,苏明娟大学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当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李处长亲自找到李明娟:“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系统继续为慈善事业做贡献。”
这对于苏明娟来说是一次莫大的机会,但是苏明娟却犹豫了,因为一旦她选择了希望工程,那么她的专业就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了,于是苏明娟决定再考虑考虑。
恰好这时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向高校招聘员工,苏明娟立刻就去应聘,一个星期后,她接到工商银行录用她的消息。
但是父亲听到她做的决定之后十分生气,在电话中说:“明娟,你可不能这样啊,希望工程帮了咱们,咱们不能过河拆桥,转眼就把人家抛到了一边。”
苏明娟犹豫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她想到请教海龙叔叔,在了解了苏明娟的情况之后,解海龙替苏明娟做了决定:“你的专业就是金融,应该去银行上班,你已经不是当年那个7岁的孩子了,你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方向,至于慈善事业,只要你有这份心,在哪里都可以做,我就是一位摄影师,不也帮助了很多人吗?”
之后苏明娟彻底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去了银行上班,她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都捐给了“希望工程”,并且每月都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抽出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从未间断。
苏明娟说:“她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所以她会一直把爱心传递下去。”
2006年,那张“大眼睛”照片拍卖了30.8万元,解海龙和苏明娟决定把这笔钱捐给希望工程,在西藏援建一所希望小学,并命名为“大眼睛希望小学”。
有人问苏明娟:“如果还能选一次,你还愿意做那个‘大眼睛’吗?”
苏明娟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我愿意当那个‘大眼睛’,因为这张照片,我得到了帮助,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也得到了帮助,越来越多贫困的孩子被人关注,从而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这些年来,苏明娟一直积极地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的宣传希望工程,呼吁更多的人奉献爱心,帮助更多贫困的孩子,苏明娟说过,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回报社会是一种义务。
2017年12月15日,在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苏明娟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希望工程的员工曾经说过:“她每年都会来到希望工程,把资助金交给我们,然后通过我们把这些钱给那些她资助的贫困学生。”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大眼睛”也已经长大了,但是她还是我们记忆中的大眼睛,一如既往。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