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1983年的深秋,一位名叫段苏权的高官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偏僻闭塞的秀山县党史研究室,67岁的段苏权穿着朴素低调,他望着秀山的一草一木感慨万分:“50年前,这个地方收留了我,50年后,我要回馈这个地方”。刚到秀山的段苏权没有停顿休息,而是对秀山领导说:“来此除了公干外,还想找到两位老人。”秀山县县委领导满心疑惑:“段政委要找怎样的两个老人。段苏权及秀山县领导...


1983年的深秋,一位名叫段苏权的高官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偏僻闭塞的秀山县党史研究室,67岁的段苏权穿着朴素低调,他望着秀山的一草一木感慨万分:“50年前,这个地方收留了我,50年后,我要回馈这个地方”。

刚到秀山的段苏权没有停顿休息,而是对秀山领导说:“来此除了公干外,还想找到两位老人。”秀山县县委领导满心疑惑:“段政委要找怎样的两个老人。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段苏权及秀山县领导

段苏权在秀山县领导的陪同下先是连续看了五个山洞,由于时间久远,他难以记清哪个是自己重生的山洞,看着生命旺盛的山洞草木,段苏权轻叹一口气:“物是人非,想要找到老人怕是不易,但恩比天大,必须要报。”

段苏权回到党史研究室后愁眉不展,在一行人的满心疑问下,段苏权含泪说出了一件50年前的刻骨记忆。

这段记忆让他和素不相识的两位老人结下情感,也让秀山县的领导再次见证了战争的残酷,秀山政府听完段苏权的描述后感慨军民情深,将寻人计划刊登在各大广播中,希望可以有所成效。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在秀山政府的等待中,一位名叫李木富的86岁老人邀请秀山县领导家中一坐,在简单的“会面”中,身形佝偻的他缓缓讲出了50年前他曾救助一位红军之事。

事迹核实真实后,秀山政府安排双方相见,李木富看到段苏权的一刹那就红了眼睛,他满怀愧疚且异常感动地紧紧握着段苏权高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哽咽着声音说道:“真的是你,你还活着太好了。”

经过了几十年的分别后,双方已从青丝到白发,在场之人看着苍老的两位老人都不禁满心动容。

在颤抖的声音交流中,众人知道了段苏权和李木富在50年前的生死之交,正是这份交情,让段苏权五十年来念念不忘报恩之事。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二、围困梅江场的九死一生

段苏权为何如此感恩心善,了解了他的过去就不难理解他的“固执”。

段苏权于1916年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的一个农户家庭中,目不识丁的段父全力支持孩子读书,省吃俭用供段苏权求学,虽然未能读得大学,但这段基础的学习经历让段苏权有了接触新思想的机会。

段苏权自幼就看到地主权贵的为非作歹,所以在学习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就立志要为“解放”农民做出贡献。

1926年,在他十岁时,加入了农民运动,小小年纪就表现不俗,赢得了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这家伙,以后必能成就大器。

1930年,段苏权参加革命,他毫不畏惧致人死亡的枪林弹雨,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身先士卒,成为了党员认可的红色青年。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1931年,15岁的段苏权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跟着贺龙“南征北战”,深得贺龙、任弼时等红军高级将领的赏识。

1933年10月,贺龙率领红二方军准备从贵州回湘西,18岁的段苏权因能力突出,被任命为独立师政委,和王光泽师长留下做后方掩护,作为迷惑敌人的黔东独立师,虽然成功掩护主力东进,却也伤亡惨重。

贵州军阀王家烈和四川军阀刘湘聚集兵力围攻仅有八百余人的黔东独立师。

在军阀的火力压制下,黔东独立师的战士非死即伤,土地被红军战士的血染成了红色,段苏权坚持在一线指挥作战,尽管指挥得当,却依然难以抵制敌方的猛烈进攻。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敌军以多达十个团的兵力对王光泽等人开始层层包围,战士们宁死不屈,这样持续了近一个月后,红军战士已经弹尽粮绝,在双方激战中,段苏权左脚脚踝被子弹穿过,左脚迅速血流不止。

钻心的疼痛让段苏权咬牙坚持,他无暇顾及自己的伤势,对前来包扎的战士说道:“不要管我,前去作战。

敌军再次火力压制,黔东独立师不得不撤退突围,由于伤亡惨重,段苏权如何安全撤离成了战友们的最大心痛,幸存的战士背着重伤的段苏权跌跌撞撞地快步前行,由于地面泥泞,段苏权时不时会滑落下来。

这些战士们看着奄奄一息的段苏权泪流满面:这可怎么办。一面是深爱的政委,一面是迫在眉睫的战斗,这种境遇实在令人难以抉择。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战斗场面

一路颠簸对段苏权并非易事,如果将其留在当地,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背着行军,那将会不治身亡。

面黄肌瘦的战士们凭着一股气踉踉跄跄地前行,他们不怕敌人枪火炮弹,却怕战友个个离去,失血过多的段苏权嘴唇发白,他用尽力气对王光泽师长说道:“师长,把我留下来吧,你们快去撤退,求你了。

王光泽师长为顾全大局不得不决定将段苏权留在秀山。

1933年11月底,段苏权被安排在秀山县邑梅镇的一个贫困农户中,一个名叫李木富的木匠看着瘦骨嶙峋的段苏权于心不忍,便和妻子杨桂花收留了他。

李木富于1897年出生,他比段苏权大19岁,对羸弱不堪的段苏权心疼不已,为了保护段苏权,他们将其安置在房屋后的一个山洞中。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山洞阴暗潮湿,段苏权的伤口已经溃脓化脓,杨桂花则用竹板为段苏权进行“刮骨疗伤”,随后用草药进行消肿化瘀。

段苏权由于伤势过重,只能爬行移动,山洞中充斥着粪便味和脓臭味。

好在李木富夫妇心地善良,为其送食治疗,他们常对段苏权说:“要努力活着”。

李木富家中一贫如洗,为了照顾段苏权,他自己省下口粮,食不果腹已成常态,但看着段苏权逐渐好起来,朴实的二人觉得这样值得,可这样的掩护并不能持续太久,毕竟手无寸铁的农民怎么对抗毫无人道的民兵。

当时的民兵对于共产党的搜捕极为缜密,不放过任何一块带有共党气息之地,在得知李木富将段苏权安置在房屋的后山山洞时,便持枪闯到了李木富家中逼问其下落,看到了骨瘦如柴的段苏权后,这些民团便想一枪解决掉他。

李木富怎能忍心民团杀害自己的“儿子”,不断磕头求情;“你们行行好,饶了他吧,他活不了太久了。

看着头破血流的李木富和毫无战斗力的段苏权,这些民兵剥去段苏权衣物后才嚣张离去。

猝不及防的搜捕让本就一贫如洗的李木富家中更加艰难,从起初的红薯粥到后来的稀饭,这些仅剩的粮食都是李家最后的积蓄。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一贫如洗的山洞

段苏权怎会不知自己和李木富家中的处境,他不忍再拖累一贫如洗的李木富夫妇,便辞行回湘。

临走前,李木富给段苏权做了一对拐杖,并且为他做了一个讨饭用的竹筒,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李木富夫妇自然也非常清楚这一去就是凶多吉少。

临行前,二人握着段苏权的手满含热泪:“你可要保重啊。”

段苏权点头后便拄着拐杖跳着离开,蓬头垢面的段苏权身上几乎没有衣服,而是挂着遮羞布条在寒风凛冽中趔趄前行。

想到这一个月以来李木富夫妇对自己的悉心照料,段苏权悲从心生,临走前满含不舍地叫他们一声爸妈。

他边跳边想:若日后可以重生,必报此恩。“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人,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段苏权便是如此。

1935年,19岁的段苏权在川湘交界地带一路乞讨,好心人看到如此伤残乞丐给以铜板,然而,在积攒了一百多枚铜钱后,这些救命的铜板被恶霸强行抢去。

段苏权无奈痛心,他不得不靠一条腿继续乞讨前行,他头发生蚤、浑身恶臭,许多人闻而远之。

在他拄着“F”形拐杖蹒跚前行时,有位中年男子却突然将段苏全拉到一边小声说道:“瘸子,你是红军的事情已经暴露了,赶快离开吧,他们一旦抓到你就会杀掉你的。”

段苏权震惊之余对这位老乡表示感谢,随后段苏权再次逃亡,他无时无刻都在牵挂自己独立师的战友,殊不知:独立师离开后不久就已经全军覆没。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湘西古镇


历经数天,段苏权到达了湘西的王村镇,他四处打探组织的下落,然而红军行程不定,段苏权无法在短时间内回归部队。

在码头,他看到了直下岳阳的货船,在他的哀求下,船老板同意载他过江,到达岳阳后,段苏权冒着风险爬上了装煤火车,其矫健身形丝毫不像断腿之人。

1935年7月,段苏权从永顺到岳阳、从岳阳到醴陵,此时的他形同枯槁、满头跳蚤,站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满心迷惘:不知道组织在哪里,自己下一步如何生存。

在走投无路之际,一个叫刘维初的豆腐小商贩收留了这个青年,不同于其他人扔些钱就快速离去,刘维初决定要帮他找到家。

如果说李木富是段苏权的救命恩人,那刘维初则是他的重生恩人,由于长时间的跋涉,段苏权的左腿几乎要废掉,刘维初不仅为其提供温饱,还请医生为其治疗左腿。

在刘维初的帮助下,段苏权终于在1935年8月28日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他跟着父亲回到了家乡湖南茶陵,纵使有了栖息之地,想要找到组织怕是也难上加难吧。

三、涅槃重生的寻亲报恩

段苏权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后便开始寻找红军组织,直到1937年9月,他的回归迎来了新的希望。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红军剧照

他从西北战场下来的老乡口中得知:之前的领导任弼时正在率军打仗。听到这个消息的段苏权激动不已,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战友,无时不刻不在牵挂自己的领导,相对于战场上受伤的疼痛,段苏权更难以接受失去战友的疼痛。

曾经的黔东独立师在留下他不久后已全军覆没,他希望可以延续黔东独立师的军魂,继续为抗日奉献自我。

在老乡谭毛狗的帮助下,段苏权穿上了阔别已久的军装,去到了任弼时所在的济南地区,在红军战士的保护下,济南地区极为平稳,当地百姓一致拥护党的领导、党的统治。

战场一别,段苏权和任弼时已四年未见,相隔千里,任弼时还能认出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政委么。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任弼时

任弼时当时正在处理军事,在听到熟悉的那声:“主任”时,他转身望去,一时间目瞪口呆:“这不是那个已经牺牲的段苏权么。”

他久久站在原地,直到段苏权红着眼睛走向了他,他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

任弼时悲从心来,那个曾经健硕开朗的青年不仅伤了一条腿,而且黑瘦憔悴,他抱着这个“失而复得”的段苏全感慨到:“以为你不在了,大家为你了举办了追悼会。

段苏权平复心情,将在秀山县雅江乡丰田村一路逃生的事情娓娓道来,众人喜极而泣,谁也不会想到黔东独立师竟然还有幸存者,王光泽带着所有部下殉国后,其他团都默哀悲痛,如今看到幸存者,怎能不令人激动。

任弼时看着段苏权不由得大赞:“这个人有办法,能吃苦,能经受挫折,有韧性,对事业忠诚。”

其他战友闻声纷纷赶来庆祝,段苏权向在场所有人敬礼以示感谢,归队后的段苏权并没有因伤退伍,他选择坚守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段苏权


从1937年开始,21岁的段苏权就开始了军营的逆袭生活,他从基础的学习教员到政治教员,将马克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建立艰苦的敌后反扫荡政治基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菲贡献。

1937年,他积极加入抗日战争,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段苏权担任东北军区的空军司令员,没有了内忧外患的战乱侵扰,段苏权依然会紧绷着作战之心,毕竟国家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一批批爱国人士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段苏权日理万机,不敢放松。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李木富

每当看到左脚脚踝的伤疤,他总会想到那四年的漂泊生涯:若不是李木富和刘维初伸出援手,或许他早就命丧战场。

段苏权先是找到了让他重返家乡的刘维初,在得到刘维初的消息后,他开始给以刘家实质的帮助:段苏权先是将刘维初接到了北京,对其好生招待,刘维初性格淳朴,对于段对于段苏权的热心招待总是会过意不去,段苏权看着刘维初的坚持,便答应他回归乡下的心愿。

为了让刘维初安心,段苏权大力支持刘维初儿子刘卿陶的学业,对其视为己出,不仅会给刘家寄钱,还将其接到了沈阳,直至刘卿陶读到了大学。

刘维初对段苏权的帮助感激万分,他在临终前还教导儿子刘卿陶要时刻记得恩人恩情,可惜刘维初身患重病,在和段苏权相逢不久后就撒手人寰。

刘卿陶含泪送走父亲后,励志图强,成为了学业有成的工程师,与其说段苏权成全了了刘家的发展,不如说刘维初的善念为自己积累了福德。

在皇图岭圩场办事处,刘维初毫不犹豫地救下了那个身处囹圄的“小乞丐”,多年后,那个“小乞丐”同样以无私心回馈着当初恩人的赠与。

刘维初后来因病去世后,段苏权更加担心自己的第一位恩人李木富,改革开放后,国家走向了正轨,可以放松下来的段苏权便开始寻找第一位恩人李木富,最终得知李木富还在丰田村时,便计划“寻人”。

然而50年的时光早就改变了原有地貌,段苏权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那个已经86岁的老人,但他坚守当初的想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使两位老人不在人世,也要为其后代送上恩报”。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1983年10月,段苏权来到了秀山县,一草一木都极其熟悉,段苏权来到秀山之地后拒绝了当地领导的款待,而是抓紧时间去找李木富,希望可以在有生之年为其报恩。

当地领导也抓紧时间在各大媒体寻找此人,李木富的儿子在看到秀山县政府发出的寻人启事后将此事告诉李木富,李木富便想起了50年前自己曾经救下的一位小红军。

但他并不确定这个功成名就的将军是否是当初那个在山洞里死里逃生的青年。

他颤颤巍巍地跟着儿子去到了秀山县的党史研究室,将自己50年前救下段苏权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秀山县政委,当地领导立马上报了位于北京的段苏权,听闻恩人尚在人世,段苏权立马交代好事物就紧急赶往秀山,望着沿途的风景,段苏权万分激动:那个曾被自己视为父亲的人现在如何了

看到李木富的那一刻,段苏权快步上前握手,他们抱头痛哭,时光在李木富脸上刻下了道道痕迹,他的苍老令段苏权心痛无比,李木富略带愧疚,他为当时没能给段苏权提供好的食宿条件、疗伤环境而内疚,也为没能照顾好段苏权而眼红。

可在饥荒年代,他们能够穷尽所有救下段苏权不就是最好的馈赠么。

段苏权无语凝噎,他想要给李木富馈赠,很多人看着清瘦的李木富不由猜测:李家家中清贫,妻子杨桂花已经去世,李木富估计会索要一大笔钱财吧。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许多有此想法的人羞红了眼。

李木富婉言谢绝了段苏权给以的钱财,他表示:如果没有党和国家,怎么会有今天的自己,正是有党的扶持,丰田村的村民才能摆脱地主恶霸的侵扰,没有什么困难可言,怎么还会再问为百姓做实事的党员要东西呢。

在段苏权的一再坚持下,李木富表示:要不,就给家乡修座桥吧

丰田村村前有条河,这条河是许多学生上学的阻碍,每当下雨河水上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如果能够在村前的丰田河上架起一座桥,就会为孩子们带去许多便利。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红军桥


在得知了李木富的真实想法后,众人肃然起敬:李木富也是大公无私的好国民啊

在段苏权的协助下,丰田河上很快架起了爱的桥梁,许多学生上学时不用再绕道前行,为当地百姓带去了极大的便利。

这座桥梁不仅是军民之情的象征,也是群众拥护党的标识。李木富看着修好的桥梁眼含热泪:段苏权不仅是心系国家的好将军,还是知恩图报的好公仆。

丰田村村民为了感谢段苏权出资所建之桥,为这座桥取名为“红军桥”,将段苏权曾经居住的山洞叫做“红军洞”,红军文化在丰田村迅速传播开来。

段苏权满足了李木富的心愿后并没有就此忘记,他托人给李木富送去了慰问,李木富拿着慰问金颤抖不已,对于这个大公无私的“儿子”,李木富是相当感激。

1984年,当地政府为李家颁发了一块名为“红军亲人”的牌匾,以此来作为双方情感的纪念。

老农冒死救下小红军,50年后红军报恩,老农的要求让众人感动

1993年,段苏权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91岁的陈琮瑛在追悼会上声音哽咽:“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

虽然人已去,但他的精神却将万古流芳、他留下的红军桥也将成为军民情深的纽带,他的报恩事迹也成为了秀山县的经典红色文化之一,成为后来者不断学习的模范。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808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