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然科学 正文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鱼鹰捕鱼是一种的特殊的捕鱼技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利用鱼鹰的特点进行捕鱼,还创造出一套完整的驯服鱼鹰的方法。然而,最近一则新闻,鱼鹰捕鱼居然涉嫌违法,让大家不禁担心起来:本就无人继承的鱼鹰捕鱼这项技艺,难道要失传了吗?鱼鹰捕鱼画面一、鱼鹰捕鱼违法获刑湖南省张家界市法院对辖区内刘某非法使用鱼鹰捕鱼一案做出判决,刘某被判处一个月拘役缓刑四个...

鱼鹰捕鱼是一种的特殊的捕鱼技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利用鱼鹰的特点进行捕鱼,还创造出一套完整的驯服鱼鹰的方法。

然而,最近一则新闻,鱼鹰捕鱼居然涉嫌违法,让大家不禁担心起来:本就无人继承的鱼鹰捕鱼这项技艺,难道要失传了吗?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鱼鹰捕鱼画面

一、鱼鹰捕鱼违法获刑

湖南省张家界市法院对辖区内刘某非法使用鱼鹰捕鱼一案做出判决,刘某被判处一个月拘役缓刑四个月执行。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刘某带着三只鱼鹰来到村边的汉北河开始捕鱼。这时长江十年禁渔期已经开始生效,他的举动已经违反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中的条款。但他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接着对训练有素的鱼鹰下达捕鱼的“命令”。然而,鱼鹰捕鱼的行为,也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一次活动,两项违法,这可把刘某害惨了。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等待下水的鱼鹰

此时石家河派出所工作人员正在河边巡查,看到刘某的行为后,立即制止了他的违法行为。经审查得知,刘某是汉北河旁诸葛村的村民,喜欢钓鱼。在网络上听说用鱼鹰捕鱼不仅高效而且还很有趣,于是从外地买了3只小鱼鹰,精心饲养,还时不时地下水“培训”一下鱼鹰的捕鱼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鱼鹰基本掌握了捕鱼技巧。刘某便想在附近的汉北河里试试鱼鹰捕鱼的效果,却不成想自己违法了!

国家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1月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推迟一年执行,也就是2021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张某在这个禁渔计划颁布后的两个多月后违规捕鱼,显然违背了这一法令。

剩下的就是讨论鱼鹰捕鱼,为什么就涉嫌违法了呢?

鱼鹰,它有一个更拗口的名字:鸬鹚( lú cí ),有些地方也叫它水老鸦、罗罗鸟。全世界鸬鹚共有39中,我国发现的有5种。鱼鹰多以鱼类为食,它的喙长而坚硬,是它捕鱼的利器。鱼鹰的羽毛不像大鹅一样具有“防水性”,潜水过后羽毛湿透,需要等到羽毛被晒干或风吹干才能飞翔。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岸边晒羽毛的鱼鹰

虽然鱼鹰有着天生捕鱼的优势,但还是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成为捕鱼的合格选手。

受过训练的鱼鹰,在它下水捕猎前,脖子上都会被渔夫绑上稻草,以防在捕猎过程中偷食。然后渔夫对于它们发出指令,鱼鹰便纷纷下水,它的捕猎过程很特别,不像其他水鸟一样只是在水面捕鱼。它直接潜入水下进行捕猎,潜水最深可达15米,潜水时间也可长达一分半钟。在潜水捕鱼过程中,它们会互相协作。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系上绳子的鱼鹰

如果遇到大鱼,会有三四只鱼鹰一起合力把大鱼捕捉上岸。它们也会一起把鱼赶到浅水区,然后轻松地把鱼捕捉到。捕到鱼后,鱼鹰浮出水面,渔夫会用网兜把鱼鹰从水面捞到船上。接着用手轻轻捏它的脖子把鱼鹰捕捉到的鱼取出来,一次鱼鹰捕鱼的过程就完成了。想想这样捕鱼确实比其他方式的有趣得多。

但是要注意,未得到批准,私自带领鱼鹰捕鱼是违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禁止使用下列渔具和捕捞方法:(一)电力捕鱼、炸鱼、毒鱼、毒水禽、鱼鹰捕鱼。”

资料显示,鱼鹰早在2000年就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2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他产品,鱼鹰也在保护动物之列。

二、鱼鹰捕鱼技艺 无人传承

在法律的约束和管制下,鱼鹰捕鱼现象只会越来少。而关于鱼鹰捕鱼即将失传的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2017年6月9日,新华社报道了一位54岁的鱼鹰捕鱼人,一位来自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周山。他从小跟随祖父、父亲在家乡附近学习鱼鹰捕鱼技巧。

他告诉记者,这项传统技艺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鱼鹰捕鱼可能要失传了。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周山与鱼鹰 图

确实,鱼鹰捕鱼的效益太差,就是有这项技术也不会选择继续以此为生。目前,这一带只剩下老周和陪伴他的几只鱼鹰在水面上捕鱼。老周的子女都不愿意“接班”,这流传千年的鱼鹰捕鱼技术已经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了。

传统鱼鹰捕鱼技艺面临失传,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2009年,江西龙虎山风景区就发现用鱼鹰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了,为了使这项传统捕鱼技术流传并发扬光大,该地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2009年开始龙虎山风景区就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鱼鹰捕鱼大赛,寻找当地经验丰富的渔民带领鱼鹰参加比赛。

在当地的魏塘村是鱼鹰捕鱼的老据点,许多村民都有训练鱼鹰和鱼鹰捕鱼的技术,但现在依然坚持这项传统的人却寥寥无几。吴有根、吴海生两兄弟是鱼鹰捕鱼的好手,他们用鱼鹰捕鱼有三四十年了。他们的曾祖父辈就开始驯养鱼鹰捕鱼,这项技术传到哥俩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了,所以对鱼鹰十分了解。从鱼鹰的孵化、喂养,到训练、捕鱼这套流程十分熟悉。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晒太阳的鱼鹰 图

他们介绍鱼鹰的蛋和鸭蛋很相似,和其他禽类动物一样,它们也有接近一个月的孵化过程。有趣的是,鱼鹰在下蛋前脸部是红色的,和鸡的冠子一样,在升级为妈妈后的一个周它的脸会由红变黄,开始产卵。魏塘村的村民介绍,鱼鹰产卵数量不会少于3个,最多的产卵有15个,当地喜欢用母鸡代替鱼鹰孵化小鱼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鱼鹰破壳而出。刚出壳的鱼鹰和没长绒毛的小鸡一个样,全身光溜溜的。等到鱼鹰出生后的2到3个小时,鱼鹰开始第一次进食,这次进食也很特别,必须用小泥鳅的头作为食物。因为这样可以撑开幼鹰的脖子方便下次进食和以后的训练。

鱼鹰长得很快,平均每个星期能长300克左右。在出生一个星期后,鱼鹰开始长绒毛,三个月羽毛全部长齐,它就可以开始训练了。当然这样的生长速度也意味着它的食量也不小。在出生后的半个月开始,幼鹰每天能吃200克食物,到一个月时间增加至300克,两个月后每天能吃半斤食物,到这时,幼鹰体重到达2公斤。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小鱼鹰 图

三、鱼鹰捕鱼的修炼之路

训练鱼鹰的是需要耐心的,小鱼鹰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愿意下水,训练的人会用绳子绑在鱼鹰的脚上,引导鱼鹰下水捕鱼,每次下水捕到鱼后都会给它一些小鱼吃。通过这种反复正向反馈鱼鹰慢慢就会重复捕鱼动作,最后就形成习惯。

在训练的时候,训练的人会用一些口号或是哨声来作为下水的信号,在以后的捕鱼过程中只要发出信号,鱼鹰就会下水进行捕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鱼鹰下水就必须进行约束,在鱼鹰的脖子上必须系上绳子,使它形成捕到的鱼不吃的意识。如果是多只小鱼鹰一起训练,训练的人也会训练它们的协作能力,让它们一起赶鱼,最后完成捕捉。吴氏兄弟并没有这样的困扰,因为他们可以让成年鱼鹰带领小鱼鹰一起下水捕鱼,这样就省去了训练时间。

渔民如何训练鱼鹰抓鱼,这项技艺会失传吗?

鱼鹰合力捕鱼 图

鱼鹰捕鱼在早上的时候效率很高,因为饥饿会刺激它更积极地获取食物。渔民在早上5点左右带领鱼鹰出门打渔。到早上八点,太阳照耀着湖面,气温也高了起来。这时渔民把鱼鹰赶下水,鱼鹰在水里能持续捕鱼接近一个小时,渔民把它捕到的鱼取出,会给它一些小鱼吃,上船等太阳把水晒干后再次潜入水中。反复下水三四次后,鱼鹰的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是它每天下水的极限了,渔民也不再赶它下水。

河里的鱼越来越少,渔民使用捕鱼的效果也越来越差,维持生计都成了问题。村里仅剩的4位鱼鹰捕鱼人表示每次打渔的路程在变远,时间也也在延长,但总感觉鱼也来越少了。随着年龄增长,吴氏兄弟也即将要退出这个行列,即使有景区举行的比赛,他们对鱼鹰捕鱼的传承还是表示担忧,他们还是舍不得这样的技艺,也舍不得离开陪伴多年的鱼鹰。

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原因,渔业资源减少,效益低下,这些都直接会导致鱼鹰捕鱼技术被抛弃,最后慢慢淡出人们视野。如今许多传统技艺都面临失传的境地,经济的发展需要效率,而很多传统技术似乎已经“落伍”,难道它们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