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抱着咸菜坛子进清华,门卫死活不让进,校长见后大惊:跟我来
talk历史 2021.11.04 549 89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全面抗日战争就此爆发,侵华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此北京的许多高等学府都进行了搬迁。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早就做好了打算,在当时还算比较安全的长沙设立了临时校区,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他立即组织清华大学的师生们进行了搬迁。
梅贻琦校长的先见之明,使得清华大学长沙麓山校区很快便恢复了教学,梅贻琦看着已经恢复了正常上课的师生们,感到十分庆幸,如若自己没有提前选择好校区,那么清华大学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全中国最顶级的科学技术和科研人才,都将毁于一旦,那他梅贻琦也将会无颜面对举国上下之民众。
正在全校师生都在上课、工作时,临时校区的门口走过来了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门卫看到这个人之后并没有管他,直到这个人想要进入学校的大门。
门卫立即上前将他拦住,并说道:“站住,不许进,这里是学校上课的地方,不能进去乞讨。”
这个穿得像一个乞丐一样的人,看着拦住自己的门卫哭笑不得,他也知道自己的这身装束实在是太像一个乞丐了,而且自己怀里还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更像是要饭的乞丐了。
这名“乞丐”笑了笑说道:“我不是来乞讨的,我是来找梅怡琦校长的。”
门卫嗤笑一声,说道:“你会认识梅校长?我不管你是从哪里知道梅校长名字的,总之就是不许进。”
这名“乞丐”没了办法,只能坐在学校门口等梅贻琦下班,门卫见“乞丐”没有再往学校里去也不再管他,就在学校门口看着他,他发现“乞丐”似乎对自己怀里的咸菜坛子十分在意。
但是门卫也没有多想,以为这个“乞丐”可能是脑子有问题,然而门卫却没有想到,当梅贻琦校长外出看到这个“乞丐”时却大惊失色,赶紧恭敬的走了过去,“乞丐”拍了拍怀里的咸菜坛子,眼眶瞬间湿润了。
梅贻琦看着“乞丐”,眼睛红了又红,连忙说道:“快跟我到办公室!”
那么,这名“乞丐”到底是谁呢?梅贻琦先生为何对他如此重视呢?这名“乞丐”抱着的咸菜坛子里面又装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
中国最早的一代物理人
这名“乞丐”就是赵忠尧先生,他出生于1902年6月27日的浙江省诸暨县,他的家人对他非常重视,在他幼年时就开始培养他读书认字。
1920年,赵忠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且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4年后毕业的赵忠尧在国立东南大学担任助教并继续学习。
1925年,从东南大学获得学位的赵忠尧,并没有就此停止学习的脚步,而是到了清华大学担任助教,当时正值中国第2次出外留学潮,赵忠尧在清华大学担任助教期间,也被这股留学潮所影响。
而且当时中国的科研水平非常落后,赵忠尧也为此感到可惜,于是在留学潮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双重影响下,他决定去西方留学学习先进的物理学知识。
1927年,赵忠尧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学习物理学。
当时的物理学已经是一门非常先进的科目了,而且因为当时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学习物理学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但是赵忠尧似乎对物理学有天生的学习能力,对极其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学习速度很快。
1929年底,赵忠尧在进行硬伽马(γ)射线高能量光子束实验时,发现该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出现了“反常吸收”现象,这个发现当即引起了世界物理学界的轰动。
而赵忠尧这个现象的发现者,更是让世界物理学界的学者、专家人士感到震惊,没有人想到这样的现象竟然是被一个中国人发现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就是落后、贫弱的代名词。
然而这还不是赵忠尧唯一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1930年9月,赵忠尧在德国哈罗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硬伽马(γ)射线在出现异常吸收现象的同时,还存在有“额外散辐射”现象。
于是赵仲尧便以此写出了《硬伽马(γ)射线的散射》论文,这篇论文还被发表在了美国的《物理评论》杂志上,又在世界物理学界引起了一场轰动。
1931年秋,赵忠尧凭借着自己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被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所录用,在这里赵忠尧与原子核大师欧内斯特·卢瑟福一同工作。
赵忠尧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期间,得到了卢瑟福的高度认同,两人也因此结下了友谊。
1931年年底,赵忠尧已经学习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于是他准备回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教授给国内的学子。
在赵忠尧回国前夕,卢瑟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赠送给了赵忠尧50毫克当时世界上十分稀少的镭元素,这对于当时科学技术落后的中国来说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赵忠尧十分感激卢瑟福的馈赠,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身上带着这50毫克镭元素,既是中国科研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可能成为自己杀身之祸的来源。
因此赵忠尧对自己带有镭元素的消息彻底封锁,并且在回国之后立即将这50毫克镭元素封存在了清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里面,除了清华大学的几位物理学家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清华大学的实验室里还有镭元素的存在。
50毫克镭元素,让赵忠尧变成了乞丐
赵忠尧回到清华大学继续任教后,开辟了单独的物理学科,并且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与其他几位在国外学习先进物理知识的物理学教授一起,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学。
然而自1935年起,日本就已经展现出了侵略中国的野心,局势一直十分紧张,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便决定在长沙麓山建立一个临时的清华大学校区。
1937年7月7日,日本已经难以隐藏其侵略中国的野心,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清华大学里的师生都紧急分散前往长沙麓山的临时校区,为了保证学生和老师们的安全,许多的实验器材都没有来得及带走,这50毫克镭元素也在其中。
虽然当时中国并没有可以使用镭元素进行物理学实验的条件,但是赵忠尧也不舍得将这50毫克宝藏留给侵华日军,而且日军一旦得到镭元素,肯定会立即将它转送回日本国内进行研究。
按照日本人的一贯作为,肯定会使用镭元素造出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然后将之运用到中国战场上面,这将会给中国造成非常不利的局面,因此赵忠尧决定将这50毫克镭元素带到长沙清华大学临时校区。
已经和梅贻琦等人踏上南下之路的赵忠尧,决定返回清华大学将50毫克镭元素带出来,梅贻琦知道这件事情的危险程度,但他拗不过赵忠尧,便同意了这件事情。
日本人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北京之后,立即控制了清华大学校园,赵忠尧冒着生命危险,半夜潜入了清华大学校园中,凭借着自己对学校的熟悉躲过了日本在清华大学的巡逻队,顺利地来到了清华大学的物理实验室中。
赵忠尧用铅盒将镭元素封存,然后将其装入了一个咸菜坛子里面后,又潜出了学校,踏上了他一个多月的“乞丐”之路。
赵忠尧冒着被镭元素辐射的危险,将自己装扮成了乞丐,抱着装有镭元素的咸菜坛子一路南下,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将战火引到了中国各地。
赵忠尧一路南下期间,一边打听着日军打到了哪里,一边更改着自己的行动路线,有时避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穿过敌占区,由于害怕被日军发现,赵忠尧只能白天藏起来晚上前进。
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连续赶路之后,赵忠尧终于在1937年11月份到达了长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找到了清华大学,当时的长沙市也算比较大的城市,而梅贻琦所选择清华大学临时校区更是偏僻。
赵忠尧经过几日的打探之后,才找到了清华大学长沙麓山临时校区的大门口,却被临时校区的门卫拦住了,赵忠尧又不能将真相告诉门卫,一旦走漏风声镭元素的消息被日本得知,肯定会有日军的特务前来抢夺珍稀的镭元素。
于是赵忠尧只能坐在门口等梅贻琦下班或熟人路过,好将自己带进学校,好在梅贻琦当天有事情要出去,一到门口就看到了赵忠尧。
此时的赵忠尧哪里还有一点知识分子的样子,脸上、手上满是泥污,衣服已经破烂得不能再破了,头发也乱糟糟得像个马蜂窝一样,梅贻琦在赵忠尧回去之后,就一直担心着自己这位同事的安危。
当他看到一身乞丐装束的赵忠尧后当即流下了泪水,赵忠尧一个人在外过了一个月担惊受怕的日子之后,终于找到了家,内心的防线在这一刻也彻底崩溃,两个大男人红着眼眶相认了。
赵忠尧看着梅贻琦拍了拍自己抱在怀里的咸菜坛子点了点头,梅贻琦连忙擦干了眼泪对赵忠尧说道:“东西在就好,快跟我到办公室。”
赵忠尧郑重地将装有镭元素的咸菜坛子交给了梅贻琦,梅贻琦看看咸菜坛子再看看赵忠尧,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梅贻琦将镭元素封存好之后,立即给赵忠尧安排了住所,还专门找人照顾此时身体已经虚弱得不成样子的赵忠尧。
学习核物理学,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
赵忠尧来到清华大学长沙临时校区之后不久,清华大学就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赵忠尧一开始并未在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执教,而是前往云南大学开办物理系。
云南大学的物理系建成之后,赵忠尧才回到了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执教,后来赵忠尧受国民政府邀请,又到中央大学教授物理学,在此期间,赵忠尧先后教授出钱三强、邓稼先等物理学人才。
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个军事强国都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德国、苏联、日本、美国都争先恐后地研制原子弹这一大杀器,美国通过与英国政府的协议,获得了极为先进的原子弹研制资料和文件。
1945年7月16日,美国凭借着英国提供的原子弹研究资料,以及本国先进的核物理实验室,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戈多附近的沙漠地区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瘦子”。
紧接着在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地区投放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但日本政府却并没有因此而投降,于是美国在8月9日,将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放至日本长崎地区。
原子弹的问世引起了世界物理学界的关注,虽然原子弹的理论已经被提出了十几年,但当原子弹真正问世之时,仍然对整个物理学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赵忠尧也对此十分关注,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原子弹会成为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重要武器,必定会对整个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
1946年,国民政府委派赵忠尧前往比基尼群岛参观美国的原子弹试验,当赵忠尧亲眼看到原子弹试验时,被深深地震惊了,他也因此产生了一定要学习核物理知识的想法。
参观结束后,赵忠尧毅然决然地再次前往美国学习核物理以及宇宙线方面的知识,赵忠尧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等处进行了学习。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成立当天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向整个世界宣布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赵忠尧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激动,他一直以来都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教育厅下辖的学校工作,因此他深知国民党内部存在的腐败黑暗现象,如今一个以人民冠名的新中国成立了,他自然开心且激动。
从这时开始,赵忠尧就已经有了回中国的打算,但是因为当时美国政府与国民政府联系紧密,美国存在着很多的军统特务,因此赵忠尧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回国的想法。
1950年3月,赵忠尧正式办理了回国的手续,但因为他对核物理学知识以及宇宙线知识的了解程度,也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不过由于赵忠尧当时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美国政府也不敢对其下手。
同年8月底,赵忠尧在美国洛杉矶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游轮,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赵忠尧在美国华人科学家中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他选择回到新中国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在美华人科学家也作出了相同的选择。
同年10月底,赵忠尧的学生邓稼先与200多名专家学者,跟随着赵忠尧的脚步,登上了归国的游轮。
赵忠尧的回国之路并不顺利,他虽然已经登上了回国的游轮,但当9月12日游轮途经日本横滨时,美国联邦调查局以调查为由将其扣押在日本。
期间国民党驻日代表曾到赵忠尧被监禁的地点前去探望,并邀请赵忠尧去台湾工作,并暗示赵忠尧:如果他不答应可能将会永远留在日本接受调查。
赵忠尧对此全然不惧,直接拒绝了国民党驻日本代表的邀请,最后美国政府迫于国内科学家以及民众的压迫,最终释放赵忠尧回国。
1950年11月28日,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后,赵忠尧终于回到了中国大陆。
致力于新中国物理学发展
1951年1月,赵忠尧教授抵达北京,得到了国内科学界专家、学者的一致欢迎,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钱三强等数十名科学家特意为他组织了欢迎宴会。
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更是亲自主持了赵忠尧的欢迎宴会。
此后,赵忠尧一直致力于新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将自己穷其一生所学到的知识,全部教授给了新中国的科研人才,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的物理学人才。
唐孝威、朱光亚、周光召、王淦昌、彭桓武等新中国知名科学家都曾是赵忠尧先生的学生,他们对推动新中国的核物理学及物理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不少人都参加过新中国的高级科研项目。
1958年9月,国家开始筹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邀请赵忠尧负责筹建近代物理系并任命其为近代物理系主任,负责近代物理系的教学工作。
随着1964年新中国第1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新中国第1颗氢弹试爆成功,核物理学在中国更加受到重视。
1972年,国家决定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已经70岁高龄的赵忠尧毅然决然地参与到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筹建工作中,并且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条发展中国科学事业的具体建议。
1973年,新中国第1个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已经退休了的赵忠尧教授再次恢复了工作,担任新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并且主管物理部的实验工作。
1979年,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科学界正式与世界科学界接轨,作为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赵忠尧先生代表中国科学界前往德国参加物理学会议。
在此期间,德国哈罗大学物理研究所邀请赵忠尧对该实验所进行参观访问。
1995年10月,赵忠尧将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给他的1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献给了中科院的数学物理学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科学基金,以奖励在数学物理学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1998年5月28日下午15时55分,赵忠尧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赵忠尧先生出生于中国最积贫积弱的时代,为了改变国家落后的现状,他在中国最风雨飘摇的年代,选择去学习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来改变国家的现状。
学成之后他原本可以像其他科学家一样,选择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回到了中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心血,全部教授给了当时的中国青年。
正是因此,在新中国在成立之初才能涌现出钱三强、邓稼先等一众优秀的科学家,而他本人也在取得一定的科学成就之后,毅然决然地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回国之后的赵忠尧先生仍然致力于新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曾这样评价赵忠尧先生: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赵忠尧先生是新中国物理学的奠基者和发展者,他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物理学人才,并为了新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付诸了一生。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