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贺龙不远千里请老农出山:你在家种地不就屈才了吗?
忆史鉴 2021.11.10 601 7
1955年授衔大会,一片谈笑声中,陈毅元帅突然转过身,用那带着浓浓四川口音的腔调问贺龙:"贺老总,当初在南昌打响第一枪时,想没想过今天能当元帅呀?"
贺老总若有所思的摸了摸自己那独特的一字型黑髭须,开口道:"别说当元帅,那时我连这是第一枪都没想到!就是一心想把那一枪打好!"
但是,有一个细节是不准确的,那就是南昌起义的第一枪,不是贺老总打响的,而是另有其人。
时间拉到1950年,仍是平平常常的一天,一切像往常那样井然有序,就在邻里乡亲各自忙碌的时候,远处,驶来了一辆军用汽车,这辆车在贵州这样的一个小山村里显得那样突兀。
这辆车最终停在了一个老农家门前,车上下来一个着装整齐的男人,走近了老农家中,一阵过后,那庄稼人竟跟随来的人一起上车走了!
几天后,村里人才得知那天来的人是西南军区司令的贺龙老总!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贺老总还为这位老农民办了欢迎会,请的还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这样的面子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贺老总亲自推荐他担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副主任一职。
众人疑惑了,是谁,能得到贺老总如此兴师动众的接待?这样一位老农民、老百姓,又何德何能,会得到贺老总如此青睐?
欢迎会上,贺龙老总亲自揭晓了答案:"这位就是欧百川同志,在南昌起义时任第一师副师长,从南昌到海陆丰,都是他在前线指挥,为身后的同志开路。"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惊诧,想不到这么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老农,竟也有这样的人生经历。
那么,这其中又发生了怎样的事,让这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像一位普通百姓一般在家务农?而他跟贺老总又有着怎样的交情,能让贺龙老总时隔这么多年后依然挂怀?
欧百川,1894年出生在贵州省东北苗族聚居区松桃县,是苏麻河边那户欧姓人家的长子,父亲取名延芳,虽是农民,但家境也还算说得过去。他的父亲也算是一个十分明理的人,非常重视对欧百川的教育,因此将欧百川送去私塾读书。
欧百川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本就天资聪颖,还十分刻苦努力,并且也有胆有识,因此,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自身美好的品德,受到教书先生和同学们的喜爱,人缘十分好。
除了每日所学,欧百川还经常找来其他的书籍翻阅,优秀的人也不只有一处过人,偏偏他的记忆里还很好,所看过的书也都记在了脑子里,小小年纪,也堪堪称得上是饱读诗书了。
注重培养孩子的父亲,肯定是想让他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欧百川十岁的时候,又特意将他转到当地最好的一间私塾里。
就现在来说,要进入一所好的学校是需要入学考试的,在当时也一样,只不过,考试的方式是对对子。
先生出上半句,学生来对下半句,先生这上半句刚一出口"腊尔山中藏猛虎",欧百川的下半句就出来了"苏麻河里卧蛟龙"。
先生对欧百川的回答可谓是既惊讶又赞叹,多少年了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对得如此工整的,也就唯有欧百川了,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修养,属实难得,
于是,欧百川成功拜师,如愿进入了这所学校,在此之前,就因为这个测试劝退过很多学生,一般的学生光是听到对对子就已经害怕了,而欧百川却是轻轻松松就应付了考试,也是令许多学生羡慕不已。
转眼,欧百川已经18岁了,此时的他已是满腹经纶了,学习的越多那么想探索的也就越多,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欧百川想考省里的重点中学。从家到这个学校光是在路上就要花费十几天的时间,而且想考上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双重的困难之下,敢做出这样选择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欧百川就是其中一个。
他向母亲大胆地表示了自己的想法,母亲也是十分支持他,甚至还变卖了家里的一些物件给他当求学的盘缠及学费。
母亲的大力支持并没有落空,欧百川狠狠争了一口气,顺利考进了贵州省贵阳模范中学,而他,也成为了当地人的骄傲。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了毕业,欧百川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模范中学,但自身条件优秀的他并没有留在城里打工,他记得求学时乡亲们资助他的恩情,于是选择了回到老家,为老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他在家乡办了一所学堂,尽可能多地让那些孩子接触到新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欧百川做事勤恳认真,为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钻研,使自己讲出来的内容通俗易懂、孩子们也爱听,就这样,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名声是越来越响,百姓们都称他为"优秀教师"。
或许天才本就不会被埋没,在1918年,贵州省设立了警察传习所,当地百姓都觉得欧百川这么一个人才一辈子教书太可惜了,
于是经过推荐,欧百川进入了传习所,继续深造自己,在传习所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有关政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他接触这些方面的知识起,大概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两年后,欧百川学成毕业,仍是选择了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保安队长。
这保安队长还没做多久,赏识欧百川的"伯乐"便出现了,好马须有伯乐识别,人才也会遇到提携他的人,这个欧百川人生中的贵人就是他的老乡严伯海了,此时的严伯海在贵州东北部成立了游击队的司令部,了解欧百川这个人后十分赏识他,特地邀请他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
满腔抱负正愁没地实现的欧百川碰到这么好一个机会,当即就决定参军入伍,他立马就辞去了警察队队长的职务,投奔严伯海去了,成为了一名军需处长。
之后,严伯海的部队被收编,欧百川凭借自身的优秀表现很快就升到营长一职,此后又升为团长。
【为国家,北伐抗战】
欧百川和贺龙老总的交情,就要从1924年说起了。
那年,欧百川带了一个团驻扎在贵州东部的一个县镇,欧百川早就听闻贺龙老总的威名,对他十分敬重,也一直希望能投奔贺总麾下,经过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了贺老总,贺老总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地高兴,并表示非常欢迎欧百川的到来。
得知这一消息的欧百川激动不已,立马召集了部队赶往铜仁,见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偶像",与贺总会和后,贺老总当即就任命欧百川做了建国联军第一师独立二团的团长。
在战场上的欧百川,有勇有谋,上得了战场又指挥得了部队,还经常与贺老总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俩不仅是志同道合的战友,还成为了思想一致的朋友。
1926年,北洋军阀赵恒惕进攻湘军师长唐生智带领的那一支部队,危急时刻,只好调动人马,贺龙接到命令要立马出兵支援唐生智。
而欧百川就作为先锋部队,率领了一个团在前面开路,与赵恒惕的部队在桃源县的羊毛溪展开了激烈斗争。欧百川没有让看中自己的贺龙军长失望,
这场仗最终以欧百川的胜利告一段落,并且还缴获了敌人的数百件好兵器,这对当时武器较差的军队来说,可算是立功不小。
趁着士气大振,北伐军一路向北,结果又在湖北公安县碰上了吴佩孚一个师的堵截。
这场仗打得十分艰难,短短两天的时间,部队已经伤亡惨重,欧百川像及时雨一般,及时赶来指挥全团进入到作战状态,为鼓舞士气,欧百川赤膊上阵,果然,这一举动给了作战中的战士不小的鼓舞,北伐军又奇迹般的扭转了局面,最终夺取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败局扭转,贺老总十分激动,亲自过去将自己的外衣解下套在欧百川身上,拍着他的肩膀说:"百川,有你在,我就不退兵!"经此一役,欧百川名声大振,还得到了各将士的钦佩。
1927年,贺龙率领部队前往武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在仅有两个师的军中,欧百川就担任了第一师的副师长。
【为信仰,南昌起义】
国共两党第一次为了中国的民主与和平事业合作,起初关系还是十分融洽的。直到四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七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关系彻底破裂。在这紧要关头,我党决定发动武装起义,来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起义的第一枪,就在南昌,由贺龙、朱德率领的第二十军和第二十一军打响。
1927年7月31日下午,上级发布了此次起义的暗号,就定为"河山统一",并且领系红领带,胳膊扎上白毛巾,以表示自己人,而起义的行动信号便是枪响三声。
原定于8月1日的凌晨四点开始起义,但因叛徒告密,计划被迫提前到了凌晨两点。
当时,贺龙派了他最信任的欧百川负责监视国民党省政府周围,而省政府的卫队因为之前的告密,也是一早就知道了要有起义发生,因此也十分不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敌军计划从后门溜走,半夜十二点刚过,卫队里有一小支分队先出来探路,而欧百川部队早已潜伏在省政府周围,时刻留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想逃跑哪有那么容易,很快就发现了企图逃跑的这一小队人。
"口令!"一声厉喝传来,当即就把这一小队人震住了,走也不是,回话也不知道怎么对。
夜幕沉沉,看不清他们身上是否有起义标志,欧百川再次张口:"口令!"
他们当然不知道口令是什么,畏畏缩缩想要返回省政府大院。
欧百川见状不对,立即举枪警示,"砰砰砰!"三声枪响,刚好与之前所设定的暗号一致,起义一触即发,守在其他地方待命的起义部队以为计划又提前了,纷纷行动起来。
南昌起义就这样在欧百川的枪声中提前打响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真正意义上打响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另有其人了。
一夜猛攻过后,我方取得了南昌起义的初步胜利,起义成功后,起义军开始进军广东,国民党军队紧跟其后,
在南昌起义后,欧百川受贺老总任命,担任前敌总司令,但终究敌我力量太过于悬殊,周恩来总理、叶挺、贺龙等人分路前往香港,欧百川和贺锦斋负责殿后,手下也只剩下两千人左右,终是被敌人包围,而欧百川为了掩护战友突围,自己和部下却成为了战俘。
被俘后的欧百川想办法逃了出来,一路辗转到武汉、长沙寻找贺总的下落,但没有一丝收获。之后就传来国民党南京军事委员会通缉叶挺、贺龙所带领的部队团以上的干部,
而欧百川也算贺老总的旧部,身份不宜张扬,于是前往河南信阳投奔自己的老乡罗启疆,欧百川能力出众,又富有作战经验,因为同乡的关系,
欧百川也深得罗启疆器重,在罗启疆部队里担任中校参谋主任一职,手里也还算有实权。
在罗启疆的部队驻扎在恩施时,欧百川还做了半年县长,他为公清正廉洁,减轻百姓杂税,为百姓干实事。
一次,财政局为了恭迎欧百川,擅自从百姓的税收里拿出了五千元作为他个人开销,得知此事的欧百川当场震怒,坚决不接受这笔欠款,并且下令把这笔钱用到县里的小学和中学里,一心想着受教育的孩子,他这一廉洁奉公的品格在当时贪污受贿常见的官场来看,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而他也受到了乡亲百姓的爱戴。
1929年,贺龙老总和他的政治部主任周逸群又回到了湘西开展武装斗争,此时的欧百川刚收容了两个连的兵力,因为自己觉得有负贺总的期望,无颜面见贺老总,因此先派了部下去见贺老总,并表示愿意把这两支队伍送给他。
但经过之前了教训,贺老总认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只有建立起自己的部队,才有取得胜利的机会,所以婉拒了欧百川的好意。
罗启疆在湖南湖北驻扎期间,贺老总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着自己的力量,欧百川也会时常给贺老总他们送去枪支弹药以及需要的冬装,甚至派人护送贺老总。
欧百川也曾多次对罗启疆表示:"共产党是个全新的政党,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是新型的革命军队,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我们不能轻视,我们应该共同抵御外敌,不应该相互侵犯。"在欧百川的影响下,罗启疆也多次避让贺老总的军队,避免发生冲突。
阴差阳错之下,欧百川与贺龙本是同一阵地的战友,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现在却分属不同的阵营。
【战争就报效国家,解放后建设家乡】
欧百川身属国民党体系,不愿自己人打自己人,虽身为参谋长,却几乎不打仗,跟之前骁勇善战的他判若两人。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启疆部队接到命令要去上海参加抗战,欧百川积极应战,一改往日避战的态度,反而请求辞去参谋长一职担任团长,这样以便更好的上阵杀敌。
大战爆发,面对部队体系优良的敌人,欧百川没有表现出丝毫怯懦,反而对战士们高喊:"兄弟们,这场战争,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危亡,我们不能害怕,上阵杀敌才能保家卫国!"
但终是实力悬殊,上海一战后,欧百川部伤亡惨重,欧百川向罗启疆建议:"力量悬殊,硬扛未必取胜,我们又损失惨重,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不如把剩下的人员整编到其他友军当中,我们重新招建军队,半年便可继续参战。"
罗启疆再次采纳欧百川的建议,立即上报,而蒋介石认为,这样整编过后就少了一个杂牌军,何乐而不为,高兴地同意了。
但热血男儿又怎会轻易放弃,欧百川和罗启疆两人回到贵州之后,又迅速拉起了一支军队,继续奋战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
可惜,在沙场的第三年,罗启疆便病逝了,作为副手的欧百川自然接替罗启疆未完成的事业,继续浴血沙场。
在之后的作战中,因欧百川指挥有方,部队多次打了胜仗,在1941年那次长沙会战中,还因为支援部队有力、迅速,而得到上级的表扬。
不论做得再好,有心者总能找出意见。蒋介石的亲信陈诚等人就欧百川带领的贵州籍部队心怀桔梗,因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所以百般排挤欧百川这支部队,甚至想要吞并这支队伍。
聪明的欧百川怎么可能察觉不到陈诚的想法,但是没想到,陈诚将欧百川从八十二师调走,并撤换掉之前的营长、团长等人,想要强行这样吞并八十二师。
欧百川哪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罗启疆亲手建立起来的军队就这样被人吞并,于是计划在常德发生兵变,防止被吞并,还计划着如果失败那就率兵返回湘黔边区。
就此事,欧百川还特意向远在延安的老上级、老知己请教,由此也能看出欧百川和贺老总的交情可谓非同一般。
但是事态紧急,还未等到贺老总的回应,就率先在常德太子庙发动了兵变,并且向蒋介石发电报控诉陈诚的阴谋,但一码归一码,国家危难时刻还是要以家国为先,表示全体官兵仍誓死抗战。
太子庙这一事件震惊全国,是国民党军史上地方部队公开反抗中央军吞并的一项大事,并且国民党还有许多并非蒋介石嫡系的部队,事关重大,不能马虎,此事最后还是把八十二师从陈诚指挥体系调走,才算告一段落了。
太子庙兵变一事过后,欧百川保住了八十二师,但他为了缓解跟蒋介石和陈诚的矛盾,离开了军队,来到陆军大学学习。
1946年,欧百川毕业了,抗战已经胜利,但国共内战一触即发,他选择了返回秀山县做一个本本分分的老农民,期间他拒绝了蒋介石许以高官的条件,共御外敌可以,但是内战,打的还是百姓拥护的共产党,他是万万不愿掺和其中的。
卸去一身职务的欧百川,就像个普通的老百姓一般,在早年买下的土地上,种种地、散散步,过着平静的生活,日子倒也闲适自在。
很快到了1949年,秀山解放了,欧百川这才又主持支前委员会的工作,积极配合解放军,为解放大西南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届时,新中国成立,贺龙已是西南军区司令员,终于打听到了欧百川的下落。
一别二十多年,再次相见时的两人都感慨万千,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临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老兄,多年不见,找得你好苦啊!"
欧百川也打趣着回道:"打了这么多年仗,好不容易过个安稳生活,是该享享新中国的福了。"
"你来当农民!你在家种地不就屈才了吗!……"
在贺老总的百般邀请下,欧百川又重新出山。
贺龙亲自组织了欢迎会,隆重地介绍了欧百川,大家这才了解到了曾经做出过如此贡献的老人。后又经贺龙推荐,欧百川担任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副主任,因政绩卓越,1954年时,又升任贵州省副省长一职。
起初不知情的老百姓对欧百川这个老农民当任副主任一事还心存疑虑,但真正了解内情后,换来的是百姓们一个个称赞的大拇指。
而欧百川也仿佛越活越年轻,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大力发展了贵州省的教育事业,建立民族学院,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培养了又一批人才。
1970年,这位为国家贡献一生的英雄与世长辞。战场之上,就英勇杀敌,走出战场,依然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英雄,满身正气,一生为国,实在是后辈应该学习的楷模。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