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换于:抚养86个八路军后代,政府拨款250万为其建造纪念馆
忆史鉴 2021.11.10 910 10
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说,儿孙满堂是最大的心愿。动物尚且有舐犊之情,何况人呢?对于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会关怀备至。
但是在山东省沂蒙山革命老区里,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在这个庄子里面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母亲。
她虽然自己家里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但她照顾了86个革命后代。甚至为了照顾这些革命后代,无暇顾及自己的孙子,导致四个孙子先后夭折。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现在笔者就带大家走进王换于的故事。
光绪14年,盛夏的一个晚上,知了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阵阵婴儿的啼哭传来,一个丫头就降生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山村里。当时正处旧社会,女子地位低下。受封建思想影响,她的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所以连名字都没有给她取,大家就一直管这个孩子叫“山丫头”。
在家里头,山丫头从小就缺少关爱,19岁那年,她的父母为了两斗谷子的彩礼,把她嫁给马牧池乡东辛庄,一个姓于的人家。自此,她就按照本地人的习惯改名为于王氏。虽然并不是什么正式名字,也算是有了一个称呼。
她虽然出身贫寒,但性格直爽,做事麻利,且心地善良,思想积极。由于从小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折磨,嫁人后,就一心渴望为妇女解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东辛庄里,经常能看到我军的司令,政委等高级将领。他们待人亲切,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屋里睡觉。空闲时还经常帮村里人刨地,种田,挑水,扫地,大事小事都争着抢着帮着干。和老百姓聊天的时候,总是叫得很亲切,如同一家人一样,所以,当地老百姓都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王换于心想,这不就是我们老百姓打着灯笼都要找的革命队伍吗?她一心渴望能为我军出力,加入我党。
1938年末,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可是对于王换于来说,却如同春日般温暖。因为今天她双喜临门,第一喜,她终于如愿加入我党。
第二喜,是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当她入党宣誓完毕后,我军一名干部,笑着对她说:
“你这没有名字可不行啊。”
“我也不识字,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名字,您帮我取一个名字吧。”王换于说道。
那位干部沉思片刻,说道:
“你姓王,当初是因为两斗谷子换到于家当媳妇的,那就叫王换于吧。”
“好啊,好啊!我终于有名字了。”王换于乐开了花。
加入我党后的王换于,因为工作先进积极,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
1939年6月,由于日本鬼子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我军首长徐向前带着部队,来到了王换于所在村子安营扎寨。
当时战争刚刚开始,老百姓对这支军很陌生,只了解村子里一些党员。王换于对此暗暗捉急,她知道让百姓从思想上支持抗战,才是当务之急。而改变人们思想,就需要多宣传我党主张。于是王换于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媳,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号召大家加入我党,积极革命。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王换于组织开会时没人敢参加,甚至还有人恐吓她说:“你这样做,如果日本鬼子打过来,是会被杀掉的。”
但是王换于毫不气馁,继续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她坚持不懈的动员工作,革命思想逐渐在这个小山村里传播。1939年3月,对于王换于一家人来说是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们一家全部入党。
后来,在他们全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子里又有19人入党。如今,这些老党员早已作古。但他们在世的时候,每年都能领到建国前老党员补贴,生活得很幸福。
聊起过去的事情时,他们总说:“当时我们入党的时候,党没我管我们要任何东西。我们当时想的组织要什么,俺们就给他们送什么,即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辞。
现在,我党都给我们发补贴了,但是我们却什么都做不了,真的是受之有愧呀。”
在动员村民入党后,闲不下来的王换于又发现了新任务。
当时,徐向前来时不仅带来了指挥山东抗战的首脑,还带来了27个小跟屁虫,他们都是革命战士的儿女们,最大的才七八岁,最小的刚出生三天。
那时候孩子们由于长期跟随部队一起生活,颠沛流离,生长环境恶劣,一个个都发育不良,面黄肌瘦。王换于看到孩子们的样子,心疼不已,她知道这些都是革命的后代,是革命的根。
有一天王换于向徐向前提议:
“这些孩子天天跟着你们东奔西走,也不是办法。你们天天忙着打鬼子,也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我看不如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抚养。”
“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谁又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呢?” 徐向前无奈的说道。
“如果您信任我,我愿意照顾这群孩子。” 王换于紧接着说道。
徐向前被王换于的话逗笑了,他说道:
“连我们都住在您家里了,怎么会不信任您呢?只是这会给您添很大麻烦的。”
“麻烦什么?我是一名党员,照顾这些孩子也是为了抗日。”王换于注视着徐向前,掷地有声的说道。
1939年10月,在王换于的组织下,东辛庄成立了抗日战时托儿所。从这以后,她在完成自己抗日工作的同时,又承担起了抚养和照顾抗日战士子女的工作。
当时的孩子们大多营养不良,王换于为了完成任务,凭借自己在妇救会工作时的了解,打听每个人家的情况,动员刚生了孩子的母亲抚养幼儿所里的小婴儿,稍大一点的孩子则送给可靠的人家照料。
王换于家里由于党员人数多,便主动承担七个孩子的照顾工作。不到五天的时间,部队里的27个孩子都被她安排好了。由于家里孩子较多,目标太大,王换于担心会引起鬼子的注意。
她们一家人在村子后,挖了一个大地窖,修补了一个山洞,以备鬼子突然扫荡时,留一个逃避之所。
1941年到1943年间,只要鬼子在村子里进行大扫荡,王换于一家便会带着孩子们,到地窖或者山洞里面避难。
有一次鬼子突然发起扫荡,王换于事前没有得到情报,情况十分危急。她紧忙把孩子们带到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中。进了地窖后,不知道是因为地窖里面光线阴暗,还是氧气不足,又或者是孩子们到了陌生环境害怕。
有一个小孩儿开始了啼哭,不料这个小孩哭声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余的小孩全都哭了起来。当时不足两岁的罗东进特别怕黑,他紧紧抱着王换于,浑身都在颤抖。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比他还要小,没办法,王换于只能让自己的儿媳张淑珍,把小的搂在怀里吃奶。
王换于轻轻地拍着大一点的孩子,渐渐地,孩子们终于被哄睡了,地窖里安静了下来。就在孩子刚刚安顿下来后,变故来临,王换于直勾勾地盯着地窖上面的石头缝。
她看见鬼子在地窖外面,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四处乱转,他们东翻西找,眼瞅就要翻到地窖的入口了,王换于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害怕这时有孩子突然醒来,惊动鬼子,那就遭殃了。万幸的是,有惊无险,大家躲过的一劫。
当时孩子们由于经常挨饿受冻,普遍营养不良,体质特别差。一到换季时就很容易生病。
所以每到换季的季节,王换于全家就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害怕孩子们出现意外,没法跟我军战士们交代。但即便他们如此精心地照料着,小孩子也是难免磕磕碰碰。
1941年的夏天,傍晚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雷电交加。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王换于早早地就哄了孩子们睡觉。但是就在她给孩子们盖被子的时候,触碰到一个孩子的额头,那个孩子的头滚烫。
贫穷的小山村里,没有医生,他们只能用农村的土办法为孩子降温,用烈酒不停地擦拭着孩子的额头,手心,脚心。不料过了一会,孩子又开始了拉肚子,现在如果想给孩子看病,只有到别的庄子上请医生。
离开东辛庄需要渡过汾河,那是一条大河,平时河水流动平缓,但只要一到下雨天,河水就变得异常湍急,经常发大水。每逢雷雨天气,当地的百姓都没有敢过河的。
看着高烧不退,难受得哇哇大哭的孩子,王换于一脸心疼地对大家说:
“我军暂时把孩子交给咱们,咱们就要尽到责任。现在,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于学翠是个急性子,没等王换于说完话就说道:
“我们都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不能耽误孩子。”
说罢,拿起一个宽木盖板就出门了,他的弟弟紧随其后。平时到庄外只有五里地,走一段时间就到了,可是这一次两位兄弟走了整整十几个小时都没有回来。王换于看着睡梦中仍不住痛苦呓语的孩子,又担心那两兄弟的安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夜没合眼。
到了第二天才得知,因为河水湍急,漂浮的木板根本无法上岸。两兄弟被树枝挂住了,在河里漂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水落了才上岸,把大夫请到家里,两位孩子才免去了性命之忧。
但两兄弟的身上,却多处被树枝刮伤,又因为在雨水中浸泡了一夜。所以伤口感染,很长一段时间才痊愈。
当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视如己出,尽心呵护。一次,王换于去西辛庄,看望一个寄养在那里的烈士遗孤,那是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她看到孩子瘦得不像样子,都快皮包骨头了,非常心疼,就把孩子抱回了家中。
当时她的儿媳陈洪良正在哺乳期,由于生活条件差,吃得不好,奶水哺育一个孩子都不够。王换于看了自己孙子片刻,咬了咬牙,眼含泪水的说道:
“孩子是烈士的后代,咱们的孩子吃粗粮,把奶水给这个孩子喝吧,咱不能寒了烈士的心啊。”
陈洪良虽然自己心中不忍心放弃让自己的孩子喝奶水,但依旧接过了这个孩子,在婆婆的影响和带动下,两个儿媳都尽心呵护这些革命的后代,有时候奶水不给自己的孩子吃,都要给革命战士的孩子吃。
小孩子哪有不馋嘴的,有时候他们饿了,哭着闹着要喝奶。王换于的儿媳们想到革命战士忙着打鬼子,为了贫困人民舍生忘死。就把心一硬,不让自己的孩子吃奶。时间长了,她们的孩子由于长期疏于照顾,都营养不良。
1940年秋天,这对王换于一家来说是噩梦的开始,这一年,王换于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孙子。当时陈洪良的儿子秋江拉肚子,这本来是一场小病,但孩子由于很少吃母乳,只吃粗粮,体质很差,病情越来越重。
陈洪良正忙着照顾托儿所里的孩子,没有腾出功夫来照顾秋江,结果秋江一天拉了十几次,无人看顾,造成了严重的脱水,第三天晚上,这个小小的生命就离开了人世。
1941年,王换于又失去了自己的第二个孙子,张淑珍的孩子春海当时已经八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常常帮着家里人照顾托儿所里的小朋友们。没想到11月份的时候,天气逐渐变冷,一向身体健康的春海却突然感冒发烧。
就在这时,敌人突然来扫荡,全家都忙着在山洞里转移孤儿所的小朋友。懂事的春海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也经常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帮忙打扫卫生,做一些小事,不料在一次回家路上,突然就下起大雨。
春海全身被雨水淋透,过河时又遭到了敌机轰炸。面对死亡,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不由自主的感到害怕。他没命似的往家跑,由于受惊后受寒,跑回家后,他一头倒在炕上,浑身发抖,高烧不止,当时,年幼的小家伙一直在渴望家人可以回来,但是,他一直没有等到。
当鬼子撤退后,王换于回到家中,看到一脸青紫的春海直挺挺地躺在炕上。她急忙抱着他去找大夫,可是那时候早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大夫也束手无策。
王换于不停地哭倒在医生的面前,喊着:
“求求你,救救我的孙子吧,求求你了。”
但是当时医疗水平落后,尤其缺少治疗肺炎的药品,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小生命不幸夭折。
此后,陈洪良的两个儿子也营养不良,先后夭折。连续失去了四个骨肉,王换于和儿子儿媳都哭得肝肠寸断。在王换于一家人的心里,牺牲自己的小家换回大家。
花开花落,缘起缘散。生离死别,总是人间常情。
1943年,就有一些孩子被父母接走了,离别的时候,娃娃们经常会拉着王换于的衣角,哭着喊着不愿意离开,这时的王换于心里很矛盾。既为孩子们可以回到父母身边而感到高兴,又难过于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们。
1944年的春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剩余的孤儿们也被组织安全转移。王换于望着空荡荡的托儿所,泪水不由自主的从眼角落下。
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里,王换于的儿女们遍布在全国各地。孩子们在长大后,时刻都无法忘记沂蒙山区里的养育之恩,没有忘记他们的“沂蒙妈妈”。他们经常来东辛庄看望她,亲切地称呼她为“母亲大人”。
有的还不间断地往山区里寄东西,他们来到东辛庄后,经常喜欢与王换于合影。王换于端坐在正中间,儿女们和其他家属子女依偎在两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989年,王换于因病逝世,这位养育了86个我军子女的老人,离开了她深爱的这群孩子,享年101岁。
她辞世后,政府以及不少当年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依然忘不掉这位革命老妈妈。
2003年9月19日,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投资了二百五十多万元。在沂南县,那个王换于老人生活了一辈子的故乡,建成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纪念馆二百七十万平方米,室外是王换于老人的铜像,室内由20块展板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的那块展板。
我们党永远没有忘记为革命做过贡献的老人,2013年11月25日,我党领导人在山东临沂调研时会见了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等人,并表示了对她们功绩的肯定。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王换于这样的拥军典范并不在少数,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拥军人物,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沂蒙红嫂”,沂蒙是一个英雄的地方,在这里诞生过无数的英雄儿女,上演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并衍生出了独特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薪火相传亘古长存。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