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正文

冬奥会已用上“南水”!耗资2500亿,规划50年的“南水北调”有多牛

1952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的雄伟设想。此后,经过50年的规划与论证,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在2022年正式开工。时至今日,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工程累计调水量已突破50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累计调水入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47.12亿立方米,惠及1.4亿名人民群众。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都是由南水北调而来的“南水”。一些重要场馆...

1952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把南方的水借给北方”的雄伟设想。此后,经过50年的规划与论证,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在2022年正式开工。

时至今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的累计调水量已超过50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调入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的调水量已达447.12亿立方米,惠及1.4亿名人民群众。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都是由南水北调而来的“南水”。北京市内的一些国家级重要场所,如,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等使用的也是“南水”。就连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也将由“南水”为其保驾护航。

南水北调工程自开工以来已投入了2500亿元人民币,历经20年还没有建设完毕,其工程之庞大可见一斑。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是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最为宏大的水利建设工程。看到这里,相信大家的心中都多少会有些疑问:什么是南水北调?南水北调的意义何在?它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四横三纵,东中西总体布局

水源一向被赞誉为“生命的源泉”,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水源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被联合国列为了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以长江为分界线,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以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占比却不足全国总量的20%。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长期缺水,生产生活面临极大的挑战。以黄淮海地区为例,黄淮海地区的水源径流量仅占全国的2%,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15%,且分布着五十多个大中型城市,居住着超2亿人口。水资源的长期匮乏直接导致了黄淮海地区的居民生活困难,工业建设难以开展,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我国水源分布“南多北少”带来的问题,党和政府决定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对我国水源分布的重构。经过五十年的反复论证,逐步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调水,分东、中、西三条线路的工程建设方案。

东线工程从位于长江下游的江都水利枢纽调水,利用京杭大运河等南北走向的人工或天然河道将水流引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山东半岛和京津冀地区。

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的陶岔村作为渠首,沿着京广铁路的西侧线一路向北,将水流引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地。

西线工程计划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修建大坝,用开凿隧道方式使长江上游之水穿越巴颜克拉山,将其引入黄河,以此缓解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以及关中平原地区等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缺水问题。

三线工程建设完成后,将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相互联接,共同构成我国水资源网络“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相济”的总布局。

优化水源配置,造福人民群众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改善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供水北方,助力冬奥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全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主要水源。例如,北京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七成以上为“南水”,天津主城区的供水来源几乎全是“南水”,河南郑州市的居民生活用水90%以上也是“南水”。由此可见,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的解决了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202224日将在北京开幕的冬奥会中设计许多雪上项目,需要大量水源进行人工造雪。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通过南水北调而来的“南水”就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和冬奥会进行期间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都提供了有力的供水资源保障。

 

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曾经,水资源分布不均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我国的水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给缺水地区补充了生产生活所需的水源,还满足了其在水路航运、农业灌溉等方面的需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推进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以华北地区为例,原本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占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是我国供水矛盾最突出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区域调水的方式来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速了华北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其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还对京津冀协调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

 

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分布不均不仅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华北地区甚至曾一度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糟糕情况。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以来,使原先缺水城市的河流水量得到了有效恢复,也给城市绿化、自然景观用水提供了支持,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多数沿线城市的地下水位也得到了明显回升,城市水体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城市地质灾害风险明显降低,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持久的活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刃迎缕解,进展顺利

经过50年的论证和20年的努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目前正在顺利进行中。

南水北调工程于20221227日正式开工。东、中两线的工程都计划分为两期完成。其中,东线一期和中线一期分别于20131115日和20141212日建成通水。目前这两条线路都在全国水资源调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由于西线工程需要将巴颜克拉山以南的水资源调入黄河流入,既要考虑我国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全局,又要考虑雅鲁藏布江等险峻河段,其施工难度较大,经过多番论证仍然没有找出最佳方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要力争在2025年之前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西线工程的建设规划已进入加速阶段。

 

继往开来,未来可期

南水北调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有益影响。随着后期工程的继续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将惠及更多地区和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南水北调精神也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往开来,不懈奋斗!

作者:李莹


参考资料

 

500亿南水为冬奥护航,国家水网主骨架逐步完善 科技日报 2022-01-09


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 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 科技日报 2021-12-1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多年谋划欲出大手笔,专家:力争2025年前开工 知乎 2020-05-26

 

南水北调精神研究_王心悦 河南大学 知网 2019-06-01

 

南水北调工程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_吴海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知网 2016-01-25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