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秘历史 正文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2007年4月2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子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他的妻子邵华在礼堂四周放置了毛岸青生前的80多张生活照,用这样一种颇为浪漫的方式向爱人道别。一年后,在同一地点,数千民众自发前往大礼堂,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军人,也有普通的民众,彼此之间大多不相识,来到这里,是为了给邵华将军送行。很多人对“第一家庭”充满...

2007年4月2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之子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他的妻子邵华在礼堂四周放置了毛岸青生前的80多张生活照,用这样一种颇为浪漫的方式向爱人道别。

一年后,在同一地点,数千民众自发前往大礼堂,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军人,也有普通的民众,彼此之间大多不相识,来到这里,是为了给邵华将军送行。

很多人对“第一家庭”充满崇敬与羡慕,自从毛岸青去世后, “毛泽东符号”活着的人越来越少,邵华将军的备受尊崇,也是因为她正是这个符号为数不多的代表者。

然而把这个符号还原,去掉这些光环,你会发现,邵华将军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邵华将军

年少历经坎坷

邵华原名张文华,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她的母亲张文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数不多的女党员之一,父亲陈振亚是参加过平江起义的老红军,所以邵华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和红色精神相伴一生。

和现在的孩子们不同,生在动荡年代的邵华,童年记忆里充满了黑暗和牢笼。

1939年,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陈振亚领命率兵作战,以少胜多,大败敌军,获得了中央军委嘉奖,但因为过度劳累,他残疾的左腿旧伤复发,开始发炎、肿痛。

十分关心陈振亚健康的中央军委决定送他去苏联医疗,允许妻子张文秋陪同,于是夫妻俩带着大女儿刘思齐和还在襁褓中的邵华一起前往。途径新疆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扣留软禁在迪化(今乌鲁木齐),邵华就在父母的保护下艰难成长。

这期间,和一家人一起关押的还有160多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家互相鼓励,度过了四年饥寒交迫的牢狱生活,而在邵华4岁这年,父亲陈振亚被迫害至死。

悲痛欲绝的张文秋背对着丈夫的尸体,紧紧捂住女儿的双眼,大颗大颗的泪珠不断往下掉。

年幼的邵华还不明白死亡的含义,只是懵懂的意识到,父亲再也不能抱她、对她笑了。

也许是至亲的死亡激励了邵华,在狱中,她迅速成长,和大一些的孩子、长辈们一起粉碎了敌人企图分化、瓦解革命队伍的阴谋,还参与了绝食斗争。

在母亲和长辈们的教导下,她始终和长辈们一样,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被长辈们称为“小八路”。

他们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党和国家从来没有放弃过他们。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张文秋

1946年重庆谈判结束后,在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的周旋努力下,敌人迫于压力释放了这批“犯人”,已经8岁的邵华才第一次看到了铁窗外的世界。

7月11日,母亲带着邵华和其他党员一起回到了延安的七里铺,一行人远远的望见宝塔山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专程赶到七里铺来迎接他们的朱德、刘少奇、陈云等领导不停的嘘寒问暖,他们和张文秋等人握手,还拍了拍邵华的小脑袋:“你们受苦了!”

第二天毛泽东专门来驻地看望大家,在人头攒动的会场里,毛泽东先和所有大人们都握过了手,又看了看从进门开始就跟在自己身后的一群“小萝卜头”,于是他笑着向这群孩子们伸出手来说:“小鬼们,你们也辛苦了!”

毛泽东像对待大人们那样,认真跟每一个孩子握手,邵华和一些孩子在握过一次手后,又飞快地绕一个圈跑到队伍的最后面,想再握一次,毛泽东也笑呵呵地配合着。

从此,邵华在心中牢牢记住了这个慈祥的老人。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毛主席与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

毛主席——邵华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邵华的姐姐刘思齐和毛岸英结了婚,小两口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父亲毛泽东,11岁的小邵华也总吵着要和姐姐一起去见毛主席,姐姐和姐夫就笑称她是个“小跟屁虫”。

毛主席也很喜欢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每次都会准备一些糖果,然后摸着她的头嘘寒问暖。

在毛主席的房间里,邵华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文人诗集,因为战争影响和家庭变故没能上学的小邵华,对这些看不懂的方块字充满了憧憬,于是她大着胆子拉了拉毛主席的衣角:“毛伯伯,我想上学。”

毛主席听后很惊讶,他俯下身来问:“孩子,你怎么还没有上学呀?”

邵华绞着手指头把大致情况说了一下,毛主席一听,拍了拍她的小脑袋:“好,我知道了,想读书是好事,这件事我来办。”

几天后,一封信由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交到了邵华手上,并嘱咐她和母亲张文秋,拿着这封信去中直育英小学,找韩校长报道就行了。

进入校园的邵华比起同龄的孩子,学得十分吃力,但母亲从小就教育她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于是她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晚上睡觉的时候书还抓在手里,很快就赶上了同班的孩子。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刘思齐与毛岸英

因为品学兼优,邵华被保送进师大女附中学习,因为学文科的姐姐刘思齐,以及毛主席的影响,她从小就对文学、诗词很感兴趣,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长大后的邵华还是很喜欢和姐姐一起去毛主席家“串门”,博览群书的毛主席也很关心姐妹俩的读书情况,经常会和姐妹俩交谈、讨论。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很喜欢和小辈们谈论古诗词,一次在谈到曹操父子时,毛泽东问邵华:“你喜欢曹操、曹丕还是曹植?”

邵华想了一下说:“我比较喜欢曹植,他的七步诗写的尤其好,在那么紧急的情况里能做出这么好的诗,我很佩服他。”

毛主席听后,笑着拍拍沙发:“我喜欢曹操的诗,他的诗词,直抒胸臆、豁达洒脱,值得学习。”说着,毛主席还把一些词句写出来,给邵华逐一解释。

毛主席还和邵华讨论过《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等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也谈论过《中国通史》这样的史学书籍,每一次交谈都让邵华受益匪浅。

邵华给毛主席推荐的《简·爱》和《茶花女》,毛主席都会先好好研读,做好批注,再和邵华谈论自己的见解,这样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一直都激励着邵华。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邵华

一次期中考试,邵华几乎所有课程都拿了满分五分,唯独体育课只拿三分,她高兴地拿着成绩通知单来向毛主席报喜,希望能得到夸奖。

毛主席看过后,对沾沾自喜的邵华说:“其他成绩很好,但体育方面要加强,要增强体制,要进行锻炼。”他语重心长的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把精力平均地用在每一门功课上,你应该钻一门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这一门学科上,你要有所突破,理解得更深一点,满堂红不一定就是好的。”邵华听后大受启发,从此,她学习更有重点,目标也更加清晰了。

毛主席在邵华的成长经历里,承担着一个亦师亦友的角色,也像一个父亲一样,为她答疑解惑,保驾护航。多年后,再回忆起毛主席对她的关心呵护,邵华依然还会红了眼眶。

毛岸青生命中的灿烂红梅

邵华和毛岸青能够喜结良缘,还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1927年4月,同事朋友们都在向新婚的巾帼英雄张文秋道喜,毛泽东却说:“别人都祝你早生贵子,我却希望你能生一对千金,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岸英,一个叫岸青,咱们可以做亲家!”张文秋笑了:“好啊!”

这本来是个玩笑,却没想到后来张文秋真的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二女儿邵华嫁给了毛岸青,传为了一段佳话。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毛主席与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

在和邵华相识前,毛岸青一直在无尽的苦痛中挣扎。

毛岸青4岁那年,毛泽东秘密把妻子和三个儿子送到长沙岳父家,可一家人都没想到,这一别就是20年。

在长沙生活的第三年,毛岸青的母亲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残忍杀害,逃过一劫的三兄弟跟着外婆东躲西藏,后来被人秘密送到了上海。

到达上海后,三兄弟被送到了中共地下党办的上海大同幼稚园读书,后因上海地下党遭到了打击,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弟弟毛岸龙不幸因病去世,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寄养在董健吾家,后来被迫流落街头,连吃饭都要发愁,只能去给人打零工、捡垃圾来维持生活,饱受生活艰辛之苦。

当毛岸青得知叔叔毛泽覃遇难的消息后,愤怒的他在街头写下了“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被外国巡捕发现,遭到了一阵毒打,脑部遭受重击,打成了脑震荡,而这个后遗症几乎影响了他的一生。

1936年,两兄弟被上海地下党人找到,秘密送往了苏联,先后在莫斯科教区的两家儿童医院学习。在学习期间,毛岸青成绩优异,连续跳级,于1945年9月考入了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

1947年,毛岸青回国,在李富春等人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国产党,两年后,他回到北京,在中国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担任俄文翻译,他刻苦努力、勤奋工作,参与了《列宁全集》和斯大林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还参与了其他十几部政治理论书籍和重要历史文献的翻译工作,翻译和介绍了多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了数十篇文章。

尽管已经过去了多年,可毛岸青在上海受到的伤依旧时时刻刻的折磨着他,见到如此痛苦的儿子,毛泽东本不想为了孩子的病去麻烦苏联政府,但实在是别无法他,只能把毛岸青送往苏联接受治疗。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毛岸青与邵华夫妇

1959年,在苏联完成治疗回国的毛岸青到大连南山宾馆,当时中苏关系十分紧张,毛岸青在苏联接受的是封闭治疗,由于过度使用激素导致全身浮肿,整个人都疲惫不堪,再加上哥哥毛岸英去世的打击,毛岸青当时的状况非常糟糕。

据当时负责警卫工作和照顾他的张世保回忆,和毛岸青刚一见面,就觉得他整个人十分憔悴,面无血色,沉默寡言,充满忧郁的眼神让人看了心里非常难过。

就在毛岸青徘徊在无尽的黑暗中时,邵华的到来,为他拨开了所有阴霾。

1960年1月,张文秋来旅大疗养,放了寒假的邵华跟着一起到南山宾馆看望毛岸青。

邵华小时候就和姐姐一起与毛岸英、毛岸青玩耍,毛家两兄弟也经常骑车到邵华家玩,两人已经多年未见。

其实,毛主席一直都很看中活泼的邵华,有意帮自己的儿子牵线,而张文秋也有意和毛主席再做亲家,所以这次把邵华带来,多少带点“相亲”的色彩。

两个年轻人见面的那天是个晴朗的午后,毛岸青午觉醒来,看见窗外有两只喜鹊在树上跳来跳去好不热闹,他精神爽朗的打开窗户,享受着温暖的阳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心情不错的毛岸英问张世保:“张处长,你听外面的喜鹊叫得多欢!今天好像会有喜事发生哩。”

张世保笑着回答:“是啊,喜鹊叫,贵客到,今天有贵客来看你!”

毛岸青来了兴趣:“是谁呀?”

“是我呀!”

话音刚落,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梳着两根长辫子的邵华笑嘻嘻的从门口走过来:“岸青大哥!你还记得我吗?”

毛岸青看着眼前似曾相识的面孔,一时有些看呆了:“啊,你是邵华?”

“唉!是我!”邵华大方的伸出手来:“好久不见啦!”

毛岸青赶忙握上去,却忘了松开,直到邵华红着脸动了动手,他才不好意思的松开。

看着这对突然变得扭捏的年轻人,张世保笑眯眯的退出了房间,把空间留给了两人。

两人在房间里坐下来,回忆着小时候的一切,越说越起劲,直到该吃晚饭的时候才有说有笑的往餐厅走去。

张文秋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这两人有戏,赶忙招呼着两人吃饭。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老年的毛岸青与邵华

从南山宾馆离开后,两个互相思念的人一直都互通书信,或是谈论文学,或是谈论身边的小事,桌子上堆得信纸越来越多,两颗心也越来越近。

毛主席听说了两人的事后也很开心,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儿子:“……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以同她谈一谈……”

就这样,在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两个年轻人修成正果。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的婚礼在大连举行,因公务无法到场的毛主席送给了夫妻俩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作为新婚礼物。小俩口都十分珍惜,一直小心收藏着。

两人的婚后生活十分浪漫,周末回家,邵华会准备好几个可口的饭菜,吃完饭后一起出去散步,毛岸青总是会用一件大衣把两个人都包住,手挽着手,十分亲密。

这样的散步方式在当时的中国是很少见的,街上的行人常常侧目,一开始邵华还很不好意思,但毛岸青对他说:“怕什么,我们是夫妻,就让别人羡慕去吧。”

在苏联的时候,毛岸青曾学习过不少舞步,对交谊舞颇有心得,于是经常带着邵华参加舞会,邵华不会跳,毛岸青就带着她慢慢学,每当被邵华踩到脚时,夫妻俩就抱在一起发笑。

1970年,邵华怀孕生子,因为是头胎难产,好在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母子平安,生下了毛主席唯一的孙子,毛主席看着这个新生的小生命,亲自取名为毛新宇。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继续学业,实现人生价值

等毛岸青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恢复得差不多时,邵华提出想要回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业,丈夫和毛主席都十分支持,由于缺课太久,难免有些跟不上,但邵华毫不气馁,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努力求学。

邵华对文学十分喜爱,曾创作诗歌《黄继光》、散文《节日的夜晚》等多个作品,还相继发表了《刘谦初传》、《陈振亚传》等传记作品。

1993年,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邵华还和毛岸青一起主编出版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一共27本,500多万字。

这之后还策划和创作了多部电视剧、电影、专题片,记录了那个年代里的名人名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除此之外,邵华还在摄影领域有所建树。

一次整理房间时,邵华在毛岸青从苏联带回来的行李里找到了一台“捷夫”牌照相机,她虽然拍过照,但从没真正的去操作过,于是在毛岸青的教授下,她尝试着拍了拍,一下就喜欢上了摄影。

刚开始,邵华只想记录一家人的生活,毛主席就成为了她的第一位摄影模特,毛主席也十分配合,笑呵呵的听从邵华的指令变换动作,但拍完后,毛主席给邵华来了个“约法三章”:一是不许拿到外面去冲洗;二是不能把照片拿去给报纸、杂志投稿;三是不许把照片送人。

于是邵华就开始自己学习如何冲印照片。她把自家卫生间的窗户蒙住,用一块红布把灯泡包起来,一个简易的暗房就做成了,没多久,邵华的摄影技术就突飞猛进。

七十年代初,邵华有了一架心爱的国产海鸥120照相机,走到哪就拍到哪,给丈夫毛岸青照相,给牙牙学语的儿子新宇留影。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邵华的作品

参加工作后,邵华在外出搜集资料和参加活动时,都会随身携带照相机,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人物专访、革命旧址、风光风情等十几个摄影专题,她的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舞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在重大摄影展播活动中获奖。

2002年,邵华因为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成绩,成为了中国摄协主席。

邵华还连续担任了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这20多年里,她始终心系群众疾苦,多次深入部队、农村、学校等地调查研究,倾听人民的心声。

一次邵华来到了云南偏远地区,同行的还有她的儿子毛新宇,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饭菜,毛新宇有些耍小脾气,邵华把毛新宇泼洒在桌上的饭菜夹起来吃完,教育到:“要珍惜粮食,而且乡亲们能吃,我们怎么就不能吃了呢?”

邵华的言传身教使毛新宇受益匪浅,一直都谨记母亲的教导,以她为榜样。

邵华将所见所闻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先后写出近百件提案,从发展革命老区高等教育,到强化西部开发、加速国民经济建设;从加大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到建设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一件提案都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与负责。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邵华还十分关心弱势群体,组建基金会,帮助失学儿童,热心公益事业。

2008年,已经69岁的邵华病重卧床治疗,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在病床上,看着电视上的报道泪流满面,她拖着病躯和100多名摄影家发出了抗震救灾倡议书,组建中国摄协主席团摄影作品的义卖活动。

邵华的身体每况愈下,可她依旧心系灾区,哪怕虚弱得说不出话来,都还用口型叮嘱儿子,要代表全家向灾区捐款,奉献爱心。

2008年6月24日,邵华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北京301医院去世,终年69岁。

邵华:毛泽东儿媳,中国15个女将军之一,临终前托儿子向汶川捐款

邵华与儿子一家

结语

1995年,身为军事科学院研究部副部长的邵华,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

2004年邵华被评为了“中国十大巾帼英才”。

作为女儿,邵华努力学习,积极向上,不负父母的期望。

作为妻子,邵华照顾病重丈夫,教育年幼的儿子,维持一个家。

作为共产党员,她心系国家与人民,力所能及的为人民做贡献。

作为邵华她自己,她从不依靠任何人的光环,随着自己的心意,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积分打赏 普通打赏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布评论

相关推荐

云南老农

云南老农

“桶里都是干尸!”2017年,云南一位老人上山采药,意外发现多个装有尸骨的油桶,当即上报有关部门。专家:都是烈士! 2017年,云南乌木...

探秘历史 2023.07.05 0 808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支持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