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这样写才有人看!这些一定要收藏的创作技巧,百万阅读作者的心得
admin 2022.03.23 1238 0
文章分析
以作者迷局科普写的《2010年江西老农发现灵猫科动物,似猫似鼠又似兔,专家取名六不像》为例文分析。
开头很简洁的描述了这个动物的特征,然后说动物鉴定专家也一脸疑惑,但没有配动物的正脸,做到了吸引观众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
第二段将这个动物目前的状况告诉观众,它在动物园里,并详细描述了动物的特征,配上正脸图,这里就是一个伏笔。这时观众就会想,它为什么在动物园里?是谁把它送过来的?这时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上它的来历。
讲述动物来历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简单的说,“那一日,江西一村民上山时发现草丛里有动静,他走进去一看,是一只没见过的动物,于是他好奇的把它带回村子。”作者详细的描述了具体地址,村民的身份,上山去做什么,发现六不像时的具体情况,增加了事情的真实性,而且提到村民自身的情况,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农,但就连他都不认识,更是为这个动物增添了神秘色彩。
这一段详细描写了其他村民的反应,然后引入专家,介绍出“六不像”这个名字的由来。在这里,作者用“专家只好硬着头皮给它取名”,这与“专家给它取名”就有很大的差异,加了个形容词,将这个动物的神秘更是推上了一个层次,之后也会与之前在动物园圆上了。
讲完如何发现它和它到动物园的历程,开始对它进行分析。这时就是知识点的分析,将狐狸与它的区别,果子狸与它的区别都详细的描写了。但这里很多作者会写的特别专业。
如“果子狸属于灵猫科、花面狸属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近危动物。果子狸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以及中国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喜欢在黄昏、夜间和日出前活动,善于攀缘。属杂食性动物,颇喜食多汁之果类;以野果和谷物为主食,也吃树枝叶,还到果园中吃水果,偶尔吃自己的粪便。体色为黄灰褐色,身体略胖,颈部粗短,和身体不易区分。”
但这样就特别像百度百科,我们做的是泛知识,需要将知识点融入文章。比如文章中“随着小家伙的慢慢长大,又有专家认为,它可能是果子狸,因为果子狸在宜春有广泛的分布。不过果子狸的毛发呈黄褐色,而且果子狸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水果。不过这小家伙虽然被发现在宜春,但它的毛发却是浅黄色的,而且小家伙更爱吃肉,这和果子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作者将知识点融入进去,介绍了果子狸出没的地区,毛色以及食物,这样观众在阅读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突兀。这种故事类型的科普,我们是在讲故事中把知识告诉观众,所以不需要特别专业,每个方面都要写到。
之后通过一一排除,发现还是推不出它的具体身份,于是提出了一个概念,杂交。
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要做好衔接,这里就是通过一位游客之口引出杂交,然后介绍杂交的概念。
很多作者写作的时候,知识点之间硬接,这样观众看起来就会觉得不顺畅。
这里作者配了一张图,这样观众就很清楚的知道杂交的概念,所以当我们写作时,配图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一张好的配图,不仅可以帮助观众阅读内容,同样可以留住观众的视线。
作者在前面一直都是在推测,直到最后才开始揭晓答案,但也并没有直接告诉观众,这种动物叫什么之类的,作者依旧在做反转吸引观众。当观众看到这里以为要揭秘了,结果依旧被吊着胃口。
作者再次将知识点融入文章,带观众一步步的解密。最终通过基因鉴定,得出这只动物是一只患了白化病的灵猫科动物,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基因鉴定这个知识点告诉了观众,观众这时才能看得下去,如果突然起一段,说基因鉴定就是叭叭叭,就显得很突然。
纵观整篇文章,作者像是在讲故事一样带读者一步步地探索,从它的出现到发展,再到故事的结局。每一步都描述的非常详细,仿佛我们就在现场一样。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够一直吸引观众,并且观众也愿意顺着作者的思路看下去。
但如果前面细节没有描写好,伏笔没有铺垫好,只是盲目的按照这个模式去套着写,是不足以吸引观众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