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要求拆除国殇墓园跪着的4个雕像,中方:3个条件,缺一不可
简史微鉴 2021.10.27 17006 0
在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西南方向一千米左右的叠水河畔的小团坡下面,有一座三万七千多平方米的墓园纪念馆,名为腾冲国殇墓园。
国殇墓园里面共安葬这9618为烈士的遗体,其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特别之处,如下图所看到的,墓园里面有四个日本人的雕像跪在烈士们的墓碑前,这场景就像是在向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低头忏悔,而这四座雕像背后有着一段曲折而悲壮的故事。
自1945腾冲国殇墓园落成以来,吸引了无数的群众前去缅怀祭奠,更是为了亲眼目睹这四座日本人雕像,久而久之,国殇墓园的四座雕像也开始被人们熟知,远在海外的日本国民也得知了这四座雕像的事情后,三番五次的要求拆除雕像,虽然每次都以拒绝告终,但是日本从没放弃过拆除雕像的想法。
1997年,随着建国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国外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一家日本500强企业带着不一样的目的来到腾冲商谈投资的事宜。
当时腾冲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听说有大企业要来投资,腾冲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立刻派有关人员同日企负责人进行磋商,这家日企准备在腾冲无偿投资10亿人民币,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要求拆除国殇墓园的四座日本雕像日企投资人才肯在腾冲投资。
很显然这家日企来腾冲投资是得到日本政府授意的,他们知道有了这笔钱腾冲的发展将会今非昔比,并且深信腾冲政府不会放着大把的投资款不要,因此提出这个要求时也是趾高气昂。
令日企负责人没有想到的是,投资的事宜腾冲政府被叫停,很显然他们低估了中国政府对于保留四座雕像的决心,但是腾冲政府也没有表示拒绝日企的投资,而是以同样的口吻给了日企答复:“可以拆除,前提是满足三个条件!”
日企负责人本来还在心里暗自嘲笑,以为腾冲政府要狮子大开口,要求增加投资款项,直到得知腾冲政府开除的三个条件后他们开始打起了退堂鼓,对于拆除雕像的事情也没有再提。
那么,腾冲政府提出了哪三个条件可以让日方知难而退?五十多年前腾冲又发生了什么?这四个跪像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1942年说起。
腾冲之殇
1941年年底,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日军为了摆脱在中国战场的困境开始从外部寻找突破点,决定将侵华政策由北进改为南进,既然没办法从东北侵占全国,那就先进攻东南亚、缅甸、印度等地区,然后对中国西南地区形成合围之势。
其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滇缅公路是中国取得国际援助的通道,一旦被日军切断,那么中国的抗战形势将会不容乐观,这样一来围剿中国境内的抗日力量将会减少很大阻力。
不过如此一来日本就触及到了西方国家的利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英国的利益遭到破坏后,迅速与中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公路的协定,中国将组建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最终以失败撤退告终,滇缅公路失守,中国西南大门失守。
腊戌、畹町(边境重镇)以及龙陵相继失守,腾冲县城位于滇缅公路的要道上,并且城内拥有一座军用机场,因此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这便是日军接下来的进攻目标。
而此时腾冲县城内,百姓们还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按说阵仗这么大,成立的报社以及政府应该早就收到消息,提前告知百姓抵御危险,政府确实是收到了消息,但并没有向百姓公布,只有为首的几个长官和一些乡绅知道,县长邱天培早就带着家眷逃离了腾冲,完全不顾腾冲县城的百姓安危。
1942年5月8日,日军开始从龙陵分批次向腾冲县城进军,在行至龙江左岸时,遭遇了顽强的抵抗,守军正是第66军28师师长刘伯龙率领的数十人部队,日军不明情况也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双方僵持在原地,后来刘伯龙部弹药供给不足,于是向腾冲退去。
等到刘伯龙部退进腾冲县时,地方长官早已经不见踪影,地方部队和平民百姓全都被蒙在鼓里,像没事人一样全然不知危险已经逼近,街上仍有警察在欺压百姓,刘伯龙连连叹气,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商议如何抵御敌军,刘伯龙赶紧命人将还没逃走的武装召集过来。
刘伯龙向众人说明情况后,提议坚守腾冲县城,并且要立即组织乡村游击队,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御敌,腾冲县城就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腾冲县护路营和自卫队长官的坚决反对,众人一致认为守城就是在做无谓的牺牲,刘伯龙见人心不齐,感觉自己也回天乏术,于是愤然放弃了守城的想法。
城内的大乡绅们决定为日军准备欢迎会,备足酒肉给敌军洗尘,他们完全低估了日军丧心病狂的程度,还对日军抱有一丝期望,谈话间日军的便衣部队已经混进城,大部分的百姓还未来得及逃离,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说是战斗打响,其实不过是装装样子,护路营只留下了一个班的哨兵留下当替死鬼,城门不攻自破,日军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腾冲县城,如此重要的县城就这么拱手让给了日军,不只是国民党军史上的奇耻大辱,更是寒了腾冲县城百姓的心!
日军攻占腾冲县城后,大批日军部队相继赶来,金刚联队最先抵达,紧跟其后的是松本连队、松岛中队、松岗联队、以及黑风大队,近万名日军疯狂涌进腾冲县城,一股恐慌的情绪在腾冲的百姓中传播开来,一时间人心惶惶,作为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只能听天由命。
苦命的百姓终究还是没能逃脱日军的魔爪,日军在城内大肆强奸没来得及逃走的老幼妇女,遇到青壮年则直接枪杀,凡是在市里居住的百姓,除了汉奸以外不论老少,每天都会遭到毒打。
最令人发指的是附近村子一个叫寸常宝的少年,在腾冲沦陷后与父母失散,每天东躲西藏躲避日军的搜捕,可惜最后还是被发现,丧心病狂的日军将寸常宝绑在木柱上,用刺刀一下刺进他的心脏,紧接着一挑将寸常宝的胸膛划开,取出了他的心肝脏器拿来做菜!
日军在腾冲县城迫害百姓长达十多天,大规模的暴行告一段落后,日军发出布告,声称“大日本皇军”来到中国是为了解决中国百姓的痛苦,没想到蒋军非但不领情,还进行抵抗,“皇军”的目的是消灭军队,不会伤害百姓,而且会实现自由平等。
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自日军攻占腾冲起共占据了800多天,制造了无数惨案,城内百姓死伤数以万计,可以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等到日军施完暴行了,对发生的一切闭口不提,还说不会伤害平民百姓,转头就把城内的所有财产都搜刮的一干二净,真的是无耻至极。
与此同时,宋希濂召开会议,检讨了缅甸地区和西南地区战败的原因,并将临阵脱逃的刘伯龙等官兵进行处理,吸取教训后中美开始在印度建立训练基地,整训大批部队为反攻缅北做足充分准备,并命名为中国驻印军,随后又在昆明建立训练中心,训练了大批中国远征军,为解放滇西做充分准备。
1943年10月24日,时机终于成熟,缅北战役正式打响,中国驻印军以及盟军一路披荆斩棘,频频传来捷报,为了策应驻印军和盟军的行动,1944年5月11日晚,位于云南境内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部队全部集结在怒江东岸。
随着总司令霍揆章一声令下,第二十集团军全军将士齐头并进横渡怒江,滇西反攻战役也正式打响,怒江西岸的日军在工事里展开了防御,日军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黎贡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远征军一路冒着敌人的炮火不断前进,用鲜血筑起一道铜墙铁壁,历时41天,终于以极大地牺牲攻克了高黎贡山。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远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扫清了腾冲城外的守军,兵分四路对腾冲县城的日军开始了攻城战斗。
此时的腾冲县城已经今非昔比,日军在腾冲县城盘踞两年之久,城门防御工事修筑得十分完善,外围全部由巨型的石条砌成,城内更是暗道密布,攻城之初远征军尝试用火炮炸药将城墙炸开,最终不仅没能炸开,在日军的火力压制下还损失惨重。
在与上级沟通过后得知腾冲有盟军的空军在附近空域作战,于是立刻请求盟军飞机前来支援,一阵狂轰滥炸之后终于将城墙炸开一个缺口,远征军将士们一举冲进腾冲县城,与城内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经过长达44天的角逐,远征军将日军全部驱逐到城东北角并一举歼灭,昔日的世外桃源腾冲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远征军自横渡怒江到收复腾冲县城历时4个多月,歼灭日军6000余人,俘虏4名日军军官、60多名士兵以及营妓18人,中国远征军包括所有士兵以及腾冲的起义民众共牺牲15000余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换来了腾冲的安宁。
国殇墓园
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远征军官兵,百姓们纷纷提议修建烈士陵园,让人们时代铭记国耻家恨,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和霍揆章司令商议过后也一致认为应该为烈士们建立陵园,可是刚刚平息战乱的腾冲百废待兴,政府根本拿不出钱修建陵园,这该如何是好。
霍揆章立刻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确定了修建陵园的资金来源,一是没收汉奸的财产并对附敌人员处以罚款,而是向社会进行募捐,还决定了将腾冲光复的日期“9月14日”这天定为“重光节”,每年的这天全县的各界人士都应向陵园的烈士献上菊花以表悼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商议,那就是这些日军的尸体该如何处理,腾冲的百姓也跟着当起了参谋,一位老者提议说把他们埋了,立个碑,上面就写“倭冢”!
这个提议很快就赢得了几位主要负责人的采纳,日军不是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侵略者吗,还说什么是来解放中国的,那就给他们立个倭冢,让他们知道他们就是彻彻底底的侵略者。
不久后,又有人提议说,日军在腾冲做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不如仿照秦桧夫妇的跪像,按几个阵亡的日本军官模样立几个雕像,跪在烈士们的墓碑前,让他们永远在这里忏悔赎罪,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腾冲百姓联合起来进行提议,终于提议被墓园的负责人采纳。
1945年7月7日,这天,国殇墓园终于竣工落成,在墓园最低的地方是一个圆形的墓穴,墓前的牌子上写着“倭冢”,在烈士墓前跪立着四座日本军官的雕像。
这个雕像自存在开始日本就多次抗议要求拆除,这次日本企业借着投资的名义为的就是拆除这四座雕像,对于这个要求腾冲政府必然不会同意,同样也提出了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
第一,要将日本国内的靖国神社拆除,停止任何供奉战犯的行为。
靖国神社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明治政府,为了纪念建立权力过程中阵亡的军人而建立的,但是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靖国神社的性质也随着改变,靖国神社沦为了那些些军国主义分子笼络国民感情的工具。
靖国神社里面供奉了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二战战犯多达210万名,包括14名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坂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松冈洋右、木村兵太郎、小矶国昭、广田弘毅、武藤章、梅津美治郎、永野修身、平沼骐一郎、白鸟敏夫、东乡茂德)和2000名左右的乙级、丙级战犯!
最过分的是从上个事迹五十年代开始,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开始恢复,从开始的迫于国际形势,日本首相以私人身份参拜,经历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后,逐渐突破这一禁区,参拜靖国神社竟成为了日本首相的一种定式。
这种做法毫无疑问给中国以及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双手沾满鲜血的二战战犯竟然成为被供奉祭奠的英灵,不以为耻,反而将其看成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腾冲政府提出的这个条件合理合法,国殇墓园里供奉的是真真正正保家卫国的英雄,理应受到国民的祭拜,日本靖国神社早就应该拆除,更应该停止供奉任何战犯的行为。
第二,按照历史事实修改日本教科书。
1982年,日本文部省公布了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结果,最终全部合格,但是对于内容提出了更改要求,对日本侵略战争进行美化,对于南京大屠杀进行否认,说成是日军占领南京时遭到激烈的反抗,导致蒙受了很大的损失才杀害的中国军民,对于南京大屠杀殉难的中国军民数量只字未提。
其理由是以前的教科书对社会历史发展表现得过于阴暗,换言之就是如果按照史实编写历史书,太过注重对于历史的反省,会导致日本人活在战败的阴影下,不利于培养学生作为日本人的自豪感。
不只是南京大屠杀,对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历史教科书里写的是,中国士兵先向日本士兵开枪挑起的战争,日军攻占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是为了解放东北,更是将伪满洲国形容成乐土,从军慰安妇和731细菌部队的恶劣行径甚至一字不提。
如此不尊重史实简直是无耻至极,正视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日本国民的自信心,而是为了铭记历史崇尚和平,正视日军在侵略战争中对别国造成的伤害,并引以为戒。
第三,向当年受到日寇迫害的中国人民公开道歉。
自二战结束日本投降以来,在日本所有正式文件中,从来没有向受到日军迫害的中国人民道歉,不知道日本政府是如何向日本国民表述的,在一项调查中超过半数的日本人认为日本已经向中国正式道过歉了。
1995年,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士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纪念会上发言表示,日本必须给亚洲造成的灾难自我反省,并表示深切的愧疚和歉意,但也只是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过歉意,对于受到日军迫害最深重的中国国民并没有进行致歉。
同样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西德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在国际上赢得了一致的尊敬,更多的是震撼,正如勃兰特所说:“我们不是要砸碎某种政治,而是要建立一种理智政治。”
能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反省才是真正正视历史带来的沉重灾难,有这样一位国家领导人,其国民必然也会是诚心悔过,腾冲政府提出道歉的要求再合理不过了,最后这一条也是前面两条的基础。
只有日本领导人真正认识到错误,为日军的所作所为诚挚的致歉,才有可能正视历史修改教科书,才有可能不再供奉战犯拆除靖国神社。
当日企负责人看到这三个条件后瞬间就哑口无言,灰溜溜地回了日本,显然日本不会答应这三个条件,那自己都不肯正视历史凭什么来要求我们拆除雕像呢,真的是无稽之谈。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冲政府向日方提出这三个条件若干年后,2001版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中仍然没有任何改变,一字一句都在表达日本侵略别国是合理的合法的行为,并且后续日本首相依旧会前往靖国神社进行祭拜,这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使得日本在国际上遭受到许多谴责。
反观同样是安葬逝者的国殇墓园,每年有无数的人前去祭拜烈士,从没有遭到任何国家的反对,而且还发展成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入选第一批国务院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以及“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上被认可,首先要负起责任,否认自己犯下的罪孽是绝不可能得到他国尊重的行为,更是对中国以及亚洲所有曾经遭受灾难的国家的不负责。
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烈士们的英名也必然会永垂不朽!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