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之王”再临!来自前苏联的恐怖杀手锏,对战场意味着什么?
talk历史 2022.06.02 616 80
近日,根据俄罗斯国家媒体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作为乌克兰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重新启用了被称为炸弹之王的FBA高爆炸自由落体炸弹。
在俄罗斯媒体公布的一张照片中,一枚FAB-3000-M46炸弹赫然被放在手推车上,旁边停着一架图-22M3逆火远程轰炸机。很显然,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的士兵正准备将该枚炸弹挂载到轰炸机上。
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世界关注。各国主要媒体均集中报道了该消息。
之所以引起瞩目,原因有两点:
第一,FAB炸弹并不是一款新式武器。早在阿富汗战争的时候就已经大量应用。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就全部封存,转入预备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笔遗产,但也从来没有使用过;
第二,FAB炸弹威力巨大,有“炸弹之王”的称号。所以在一般的地区冲突中极少使用。现在俄乌战争陷入僵局,俄罗斯军队重新将它从预备役武器库里重新拿出来。自然引起了世界瞩目。
那么为何俄罗斯在这个时候将它拿出来?被称为“炸弹之王“的它,威力究竟有多大,才能被前苏联视为王牌的“杀手锏”?
“炸弹之王”,在二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苏联军队发现现有武器装备威力太小,当面对德国军队凭借完备混凝土工事防御的坚硬目标时不能够产生足够威胁。
于是,军队便要求苏联国家国防委员会开发一种方便投送、威力巨大、成本低廉的高爆能炸弹,该炸弹必须能够对某一具体目标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而不是像当时的大多数炸弹那样扔下去一炸一大片,轰炸范围很广但对于某一点的毁伤效果却很有限。
苏联国防委员随后将这一研发任务下发给了国内的各家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验,最终选择了化学工程师尼尔森·格尔佩林(1903-1989)的方案,该方案是一种五吨重的炸弹,能够由当时最重的苏联轰炸机Pe-8投掷。
这便是炸弹之王最早的型号:FAB-5000。
该炸弹装有六个接触式侧引信,弹头装有3200公斤(7055磅)的TNT炸药,装药量远超当时所有炸弹。同时混合铝粉,以进一步增强爆炸效果。
六个侧引信确保了击中目标后爆炸的力量能够横向分散,这增加了对坚固工业军事设施的破坏效果。由于弹体过于巨大,为了装载它,轰炸机的舱门必须保持半开状态。
该炸弹在最初试验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1942年8月,参与试验的轰炸机分别在4000米和3300米高度投下了两枚炸弹。第一枚炸弹落在开阔的地面上,留下了一个直径6米(20英尺)深达3米(9.8英尺)的弹坑,半径150米的草被烧焦。
第二枚炸弹落在树林中,留下了一个直径8米深达3米的弹坑。70米半径内的大约600棵树被连根摧毁,而135米内的30%的树木也倒下了。
1942年12月定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更是炸出了一个直径20米深达9米的弹坑。苏联国防委员会对这一结果感到满意,于是在1943年2月15日正式将其投入使用。
到战争结束时,一共有98枚该型炸弹交付给苏联空军用于轰炸大型静止陆地目标。取得了非常好的打击效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正是从那时起,“炸弹之王”的称号便流传开了。
“炸弹之王”逐渐进化成一个家族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军方在FAB-5000的基础上开发了更加灵活的FAB-3000-M46和威力更大的FAB-9000-M50。也就是这次俄罗斯媒体放出来的主角。
这是一种非常可靠,经过时间考验的弹药。于1946年推出,新的型号主要针对工业设施和地下结构。炸弹炸药部分比原版减少了一些,约为1400公斤,但由于出现的晚,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炸药成分不再是简单的TNT,威力不减反增。
新“炸弹之王”诞生以后,在阿富汗战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80年4月28日晚上,一架图95轰炸机从5800米的高度对阿富汗喀布尔机场附近的一个铁路站场进行了轰炸,两枚炸弹落地后撕裂了100米长的铁路,并摧毁了60辆火车车厢和军用车辆。
同年6月4日,在对潘杰希尔谷地进行清剿时,苏联军队发现了反政府武装的一个营地。营地四周都是,形成了很好的屏障。入山的道路狭窄又崎岖,装甲部队难以进入。反政府武装堵住路口凭高防守,苏军轻步兵仰攻山头非常困难。苏军再次使用了新炸弹之王。
图95飞到营地上空,两枚炸弹呼啸而下,落在了营地正中间。爆炸的冲击波掀翻了方圆200米的所有建筑,并引爆了营地一角存放的武器弹药,最终长600米宽300多米的整个营地都被毁灭。
打扫战场的苏军士兵在现场一共辨别出500多具尸体。更多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炸弹落点中心则一具尸体都没有,全部变成了肉泥或者被炸弹爆炸时的高温高压气体汽化掉了。
然而无论FAB-5000还是FAB-3000-M46,它们的威力已经足够恐怖,但依旧不是炸弹之王“家族”威力最大的。阿富汗战争中为应对反政府武装的各种山地坑道,苏军在这两型炸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FAB家族的终极大boss,FAB-9000-M50。
该型炸弹总重量超过9吨,配备4297公斤的三元化合炸药。半径57米是它的绝对致死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敌人,无论有无掩体遮蔽都能确保绝对致死。半径225米是它的有效杀伤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敌人基本都会致残从而失去战斗力,最轻也会受到冲击波猛烈冲击导致内脏出血。
由于威力过于巨大,这款炸弹甚至不需要太精确的命中落点,携带它的轰炸机可以从更加安全的16000米处投弹,飞机投弹时飞行速度可以高达1200 km / h。
整个阿富汗战争中,苏军相当密集地使用了这种高爆炸弹。仅在1988年的3个月内,TU-16轰炸机就投下了289枚“炸弹之王”。特别是面对峡谷内的小范围目标,轰炸效率大幅提高。这种战术后来在2001-02年的空袭行动中被美国空军大量借鉴。B-1B和B-52轰炸机多次向伊拉克的山谷中投下了将近一吨重的GBU系列炸弹,取得了同样良好的效果。
但是,威力过于巨大也不完全是件好事,因为它有的时候会伤到友军。所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全部“炸弹之王”封存,再未使用,直到苏联解体,才由俄罗斯继承了它们。但在两次车臣战争中均未使用这一战略性武器,直到最近的俄乌战争,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一战略大杀器的身影。
如果俄军真的使用“炸弹之王”,可能对这些战略目标造成多大的损伤?
目前俄乌战场陷入了焦灼,乌克兰的游击军不断骚扰俄军带来了巨大麻烦,游击军平时固守在坚固的工事中,并依托这些工事不断出击偷袭俄军补给线。给俄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俄罗斯现在急于打击这里,能对“点”造成致命打击的“炸弹之王”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受到严密工事保护的目标确实需要足够的爆炸冲击才能摧毁,从阿富汗战争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想见“炸弹之王”在乌克兰战场的使用效果:
即使不能彻底摧毁,高冲击力也会迅速炸垮工事的上层结构,导致其开裂和坍塌,数百吨的混凝土会掩埋了工事的出入口和接近它们的通道,守军将不得不花费数周时间清理和重修。此外,俄军也经常会将炸弹的引信设置为减速触发,这使得炸弹能够深入工事内部爆炸。
整体而言,如果这一战略性武器真的再度启用,一定会给俄乌战争的走势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俄罗斯此番操作,究竟是打算大规模使用这一大杀器,还是仅仅威胁一下乌克兰,我们不得而知。
结语
1989年,”炸弹之王“最初的设计师,尼尔森··.格尔佩林与世长辞。同一年,苏联国防部决定封存全部“炸弹之王”。
他们都不会想到,三十年后,这一恐怖武器再次出现在天空时,居然会落在同为苏联国土的乌克兰大地上。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一年以后,曾经那个无比强大,地跨欧亚大陆的苏联就灰飞烟灭了,历史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讽刺和无常。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