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公职人员用河豚毒杀妻,但河豚自身并无毒素,剧毒从何而来
求知百科 2021.12.14 813 0
2021年12月1日,浙江台州一公职人员网购河豚毒素杀妻案在法院开庭,嫌疑人戴某将20毫克河豚毒素装入两颗珍珠粉胶囊,分两次让妻子王某吞下,最终导致王某身亡。河豚毒素有多毒,比入口就死的氰化钾毒性更强,口服是氰化钾的25倍,注射是氰化钾的40倍以上。但颠覆我们认识的是,河豚自身并不携带毒素,它的毒从哪来?这么毒的生物为何有人不顾生命危险都要尝一口?如果河豚毒真的有传闻中那么厉害,戴某为何要两次才毒死妻子?首次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河豚的结构。
河豚结构与毒素来源
河豚的结构与普通的鱼不同,它们头大脸小,全身没有肋骨和腹鳍,背部的鱼鳍靠在很后面,而且它的胃袋有很多褶皱,因此当河豚在遇到危险时,就不会受骨骼限制,瞬间吸入大量水和空气,将身体膨胀成之前几倍的大小。这时河豚身上的刺也会立马竖起,除了刺,对于捕食者来说,河豚最大的威胁来源于身上的毒。
但河豚本身并不携带毒素,毒素主要与它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有关。据统计,河豚约有200多个品种,我国就有40多种,大部分河豚生活在热带和温热带的近海,少数生活在淡水里。平日里它们以鱼、虾、贝壳等为食物,但大部分贝壳都会携带一些有毒细菌,河豚将贝壳吃下去的同时,有毒细菌也会进入河豚身体的各个组织,最终与河豚融为一体,并不断产生新的毒素。由于长时间与毒素共存,河豚早已免疫这些毒素,并将这种毒素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在繁殖期间,河豚的毒素达到顶峰,并且雌性毒性大于雄性。而且各个品种的河豚所带的毒性大小略有不同。当河豚遇到危险时,它们会通过皮肤粘液将毒素溶解在水中,虽然河豚对自身的毒素是免疫的,但如果一不小心没控制好毒液剂量,河豚也会被自己释放的毒素毒死。但就是这么毒的生物,人类却依旧抱着必死的决心尝上一口。
明知剧毒,为何人类还要吃
河豚虽然被列为全球十大毒物之一,但抵不过它肉质鲜美,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8.2%,营养价值也比普通鱼类更高,所以早就被古人盯上了。我国2000年前就将河豚作为珍品,民间还流传一句“不吃河鲀,焉知鱼味?吃了河鲀,百味皆无”的说法,苏东坡也对食用河豚抱有“值得一死”的决心。
食用带毒的河豚肉后会出现一种急症——TTX,也被称为急性河豚毒素中毒,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仅需0.5毫克就能致死。这种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卵巢和内脏,眼睛、脾脏、皮肤、血液等部位也含有毒素,而且毒素极其稳定,即使在太阳下暴晒20天或者盐腌30天都无法将毒素分解,一般烹饪方法也无法破坏毒性,只有在高温加热30分钟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分解。现在人们食用的大多为养殖河豚,只要给它们喂食的东西是安全不带毒的,那么河豚自身便不会带毒,吃起来自然安全。但如果不小心误食没有处理干净或者野生的河豚肉,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挽回的。
如果误食有毒的河豚肉,一般根据摄入TTX的多少,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会慢慢麻痹,一般出现在食用河豚后20分钟,中毒者会觉得嘴唇和舌头开始发麻,并伴随恶心呕吐。第二阶段感知逐渐变得迟钝,运动神经开始迟钝,整个身体像喝醉酒一样不受控制,末梢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味觉消失,呼吸开始变得困难。第三阶段是运动开始出现障碍,这时毒素已经开始危及生命,中毒者无法清楚地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同时因呼吸困难,指甲和嘴唇变得发紫,之后意识会慢慢变得模糊。第四阶段意识会逐渐消失。到最后一个阶段,基本上可以宣告死亡了,血压明显下降,呼吸、心跳逐渐停止。
通常发病后4到6小时就会出现死亡的风险,如果超过8小时还没死亡,一般就不会再有生命危险,因为TTX在体内解毒排泄较快。
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河豚毒素的特效药物,加上河豚毒素发病时间长,死亡率高,治疗早期以催吐、洗胃、排泄为主。但如今,生物学家却将河豚毒素造福于人类。
河豚毒素造福人类
生物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将河豚毒素制成对人类有用的麻醉剂。2019年6月的自然杂志公布了哈佛大学医学院关于河豚毒素做麻醉剂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指出将河豚毒素制成麻醉剂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控制河豚毒性,他们发现,想要控制河豚毒性,就要在控制河豚毒剂量的同时控制河豚毒的释放速度,速度快了人就死了,速度慢了又没作用。在经过多次试验后,科研团队终于研制出河豚毒麻醉剂,并在实验鼠上收获成功,在局部进行一次注射后,这个部位就能麻醉三天。
打个比方,拔牙,拔牙前如果注射普通麻醉剂,等麻醉剂过后,拔牙的疼痛感会让你痛上好几天,但如果注射河毒豚麻醉剂,等三天后麻醉剂作用消失,牙疼的感觉也会消失很多。
结语
河豚的毒素本意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却用来毒害他人,仅需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戴某却让妻子足足食用了20毫克,在妻子第一次服下带毒胶囊后出现呕吐时,戴某不仅没有及时抢救,反而让妻子吞下第二颗带毒的胶囊,加速妻子的死亡速度,与其说王某死于河豚毒,不如说死于戴某的狠毒和没有人性。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