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村民上山采药,在汽油桶里发现军人遗骸,平均年龄20岁
历史微鉴 2022.02.23 414 99
2017年7月,在云南施甸县的森林当中,发现了两处墓地,都是以二战时期的油桶当做棺材,里面安放着一具具白骨。
专家赶到现场之后,对油桶里的遗体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牙齿又尖又利,并没有太多磨合的痕迹。
遗体的幼齿尚未完全发育,大概年龄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也就是说平均年龄二十岁。
从衣服可以判断出,油桶当中的遗体,大概率是中国远征军,后续还需要检测机构的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具体的身份。
就在志愿者保护墓地的时候,在不远处又发现了一个二战时期的汽油桶,这是目前来说,唯一发现用油桶安葬远征军烈士的墓地。
经过发掘之后,看到里面只剩下遗骸的下半身,由此推断出遗骸还有上半身,但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迷雾当中。
而本期历史微鉴要带来的内容,便是远征军墓地的历史沿革。十五年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无数英雄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神圣国土。
一,施甸抗战,历史背景
位于东南亚的缅甸,曾长期属于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那个混乱的黑暗时代,缅甸犹如是东南亚的心脏大动脉。
到1942年3月,日本军队疯狂扑向缅甸,跟盟军展开激烈交战。
乍一看,日本入侵缅甸,拿不到多少好处,甚至惹来满身的麻烦。缅甸那里山高林密,那里多民族混居,局势一乱再乱。
从战略的理性角度来讲,日本会把大部分的军力,投放到中国战场,而不是入侵缅甸。
可如果仔细研究历史的话,日军入侵缅甸,并不是为了抢夺殖民地,而是切断滇缅公路。
也就是说,盟军有一条公路穿过缅甸,将大量的物资输入到中国云南,进而分散到广大的抗日战场,用来抵御日军侵略。
而日本又打不到云南,为了切断滇缅公路,于是入侵缅甸,切断中国的战略通道。
日军说白了就是,打缅甸是为了减轻他们在中国战场的压力,想掐断缅甸的那条抗日物资通道。
中国这边,立刻组织了远征军,跟盟军部队并肩作战。
大战开始之后,盟军这边明显是准备不足,再加上某些盟军有私心,所以战场组织混乱,无奈惜败日军。
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败之后,一个让人无奈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那就是活着的战士都照顾不过来,而那些牺牲的战士遗体,只能暂时留在深山老林。
盟军为了抗击日本,自然要组织第二次入缅作战,所以中国这边再次组织远征军。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抢修一条战略公路,从而获得抗日物资。
这条公路,也就是后来的史迪威公路,起点是在印度东北部的雷多小镇,穿越缅北之后,联通滇缅公路。
为了这条路,中国、英国、美国三方联手,再次兵发缅甸。
大战展开之后,战士拿着枪炮在前面冲杀日寇,而民工和工兵则拿着筑路工具,在后面抢修公路。
中国远征军,前后投入了五十万到六十万的兵力,具体人数已经难以查询。
根据杜聿明的回忆,他第一次指挥远征军的时候,牺牲了六万将士,但其中五万将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牺牲。
撤退途中的伤亡原因,则是部队拿不到补给,山高林密的热带地区又疾病肆虐。
在远征军作战的过程当中,云南省的施甸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各族人民投身于抗日战争,发誓不做亡国奴,民众自发的去江边,修筑江防工事。本地人冒死潜入缅甸,为远征军提供情报。
哪怕是老弱妇孺,也省吃俭用节约粮食,捐赠给伟大的抗日战争。
青壮年投身战场,为远征军运输枪支弹药,从前线抬回伤员。
军民齐心协力,把侵华的日寇挡在了西岸,但这远远不是结束,在接下来的反攻作战当中,施甸县的老百姓,协助远征军接连取得大胜,例如惠通桥阻击战、孩婆山、营盘山反击战。
到1945年的年初,盟军完全打通了史迪威公路,获得了东南亚抗战的胜利。
在一场场战斗的背后,则有一条条的英灵,长眠在了缅甸和云南的大山当中。
二,汽油桶墓地,远征军遗体
时间一晃到2017年,历史的风潮已经平息,那滚烫的火炮也早已经冷却。
生活在施甸县的城乡居民,也早就忘记了硝烟的味道,只剩下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偶尔谈起那个黑暗又混乱的时代,谈起那伟大而又艰难的抗战。
在施甸县的太平镇,有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名叫乌木村,村里生活着平平凡凡的村民。
伴随着日出日落,大家过着平静的生活,扎根在田野的不仅有庄稼,还有质朴的村民。
到2017年7月份,有一位村民冒着酷暑去山上采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补贴家用。
而这位村民在山上采药的时候,看到因雨水冲刷,而裸露而出的树根。
目光一扫而过,村民继续采药,可他突然感觉不对劲,猛然回头望向树根,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根须下面,藏着一个生锈的大铁桶。
再仔细一看,目测估计是几十年前的油桶,村民走近一看,并未嗅到油料的味道。
根据油桶的位置,村民又在旁边不远处,再次找到泥土里的油桶。
村民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油桶里面装着的,极有可能是尸骨。
又根据两个油桶的位置,和上面的封土痕迹,猜测这极有可能是墓地。
于是,这位村民放弃采药,转身就往村里赶,他心里有了个大胆的猜测,剩下的务必要交给政府去处理。
村里的老人得知此事之后,猜测那两处发现油桶的地方,极有可能是远征军的目的。
也就是说,油桶里面装着的,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激战在怒江两岸的英灵。
此事上报到镇政府,镇政府又上报到施甸县,县委则派出工作人员赶往油桶所在的乌木村。
当工作人员赶到之后,他们立刻展开了对油桶的发掘,小心翼翼地清理垃圾、树根、泥土……生怕惊扰了那“特殊棺材”里的壮士。
长眠在大山里的英雄,自从牺牲之后,便一直静静躺在油桶当中。
直到工作人员赶来之后,则一铲又一铲的,挖出了当年的往事,仿佛炮火又在耳边响起,仿佛子弹又贴着肩膀划过。
根据工作人员的初步鉴定,可以清楚分析出,油桶里装着的,是中国远征军烈士的遗体。
完全可以想到的是,当年烈士牺牲之后,因为战场条件有限,再加上战局不断变化,所以将远征军的烈士,装殓在了油桶当中,当做了“特殊的棺材”。
在墓地当中,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清理出两个连在一起的油桶。
也就是说,一个油桶当做棺材太短,所以两个油桶连接在一起,当做了阵亡将士的棺材。
工作人员在收殓英雄遗骨的时候,取走了烈士的牙齿和头骨,送到检测机构,进行下一步的检验。
对于远征军的墓地来说,发现英雄遗骸,仅仅是个开始而已,剩下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例如寻找英雄的后代,寻找英雄的籍贯……
很多志愿者和基金会,都在进行类似的活动,各位读者具体可搜索“老兵回家”这里不做赘述。
随着乌木村出现远征军的墓地,发掘出多个二战时期的汽油桶,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网络上。
各路媒体纷纷发文,以“油桶棺材”为标题,刊登在了报刊和网站上。
而在云南的施甸县,早就活跃着一批公益志愿者,长期穿行在山林当中,寻找并保护远征军烈士的遗骸,把英雄带回到烈士陵园。
这次在太平镇的乌木村,发现多个二战时期的油桶,基金会的志愿者全程参与,进行保护和发掘工作,像保护文物一样,一点点取出了远征军壮士的遗骨。
翻阅史料初步判断,太平镇乌木村发现的远征军遗骨,是在“滇西大反攻时”牺牲在附近的壮士。
紧接着,检测机构的实验室,给出了检测报告,油桶里装着的英雄,平均年龄在二十岁左右。
在发掘的时候,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全程参与,该基金会在太平镇的负责人名叫余浩。
根据他的介绍,是在7月中旬的时候,接到村民的报告,说在树林里发现了生锈的大油桶。
基金会的志愿者接到这一线索之后,立刻赶奔太平镇,和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一起,赶赴了乌木村。
在村民的带领下,工作人员赶到了发现油桶的地方,起初是挖出了两处远征军的墓地,都是用油桶装殓烈士的遗骨。
因为局势的不断变化,这些牺牲在边陲的壮士们,并未等来后人迁坟……
根据余浩的回忆,在发掘的过程当中,每两个汽油桶当中,都装着一位远征军的烈士。
刚开始的时候,发现了两处墓地,也就是四个汽油桶。
因为年代久远,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村民并不知道那里埋着英雄。
所以有个汽油桶上面的山地,被村民用来堆放垃圾,而垃圾当中长出了挺拔的松树。
余浩说:“因为埋在树根下,不易发掘,我们想把汽油桶切断取出遗骸,但发现汽油桶很坚硬。”
最后无奈之下,志愿者钻到了汽油桶里,把英雄的遗骸取出,重新装殓。
以两处墓地为中心,在周边探测的过程当中,又在十五米外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大油桶。
让人无奈的是,那个大油桶已经损毁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当中,装着一位远征军烈士的半副遗骸。
更让人悲痛的是,丢失的那一半遗骸,属于是遗体的上半部分,也就是说重要的牙齿和头骨,已经丢失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这为以后的鉴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志愿者为了送老兵的遗骸回家,所以会把遗骸的牙齿、头骨、足骨送到实验室,专家会通过DNA鉴定,寻找烈士的籍贯和后人。
油桶里除了遗骸之外,余浩还发现了衬衣的白色纽扣,以及军装的铜制配件。
记者问:“是如何确定远征军烈士年龄的呢?”
检测机构当中,有一位西北大学的教授,按照他的分析,首先是牙齿很尖,并没有太多磨合的痕迹。
尤其是第三幼齿,并未完全发育,所以才给出年龄的判断,是在18岁到22岁之间。
实验室提取了DNA资料之后,会把远征军烈士的遗骨,安放在施甸县远征军旧址。
等施甸县的烈士陵园建造完成之后,再把远征军烈士的遗骨,送到烈士陵园安葬。
虽然暂时没有查出烈士的名字,但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英雄,用脊背顶起防线,用肩膀扛起民族的尊严,用鲜血染红战壕。
牺牲之后,在边陲安睡了七十多年,他们的名字和尸身一起埋入地下,他们的功绩和松树一起青翠万年。
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志愿者多年来,发掘了多处远征军的墓地。
墓地里的烈士,都是用用棺木或者木板安葬,唯独太平镇乌木村的远征军墓地,是用油桶安葬。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那些牺牲在边陲以及缅甸的远征军烈士,很多都是因为受伤之后得不到治疗,因而不幸离世。
因为牺牲的人数太多,所以很多烈士都是就地掩埋,长眠在了森林当中。
之所以拿汽油桶安葬,有可能是因为战局危急,也有可能是因为物资短缺。
从那生锈的大油桶可以推测出,战友们安葬乌木村烈士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痛苦。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感谢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以及那些保护远征军遗骨的志愿者们。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落叶归根,讲究的是体面安葬,因为广大志愿者的付出,让英雄安心入眠。
志愿者为远征军烈士举行的暂厝仪式,让英雄体面入土,含笑九泉。
以上便是太平镇“油桶墓地”的发掘经过,相关部门已经表示,会建造烈士陵园,会帮助牺牲的英雄找寻家人。
三,烈士回家,远征军身后事
根据目前已知的资料,中国官方和民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保护远征军的墓地。
可让人无奈又心痛的是,缅甸那边的远征军墓地和纪念碑损毁严重,就拿缅甸的密支那来说,有很多日本人修建的“慰灵碑”“慰灵塔”以及“日本人墓地”。
日本人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修筑了“玉碎地”“慰灵牌位”“未灵庙宇”直到今天也随处可见,然而我们找来找去,却很少看到中国远征军的墓地。
除了果敢和佤邦地区之外,绝大多数的远征军纪念碑和墓地,已经被无情的损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去缅甸考察远征军墓地和纪念碑,要冒着生命危险。
因为在缅甸那边,做这些工作有被判刑的危险,也就是说咱的志愿者去了之后,极有可能回不来。
当地华侨只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告诉后人哪个哪个高埂,是远征军的墓地,哪块哪块碎裂混凝土,曾经是远征军纪念碑。
有一位名叫艾元昌的华侨,提起这些事情,哭得是撕心裂肺,多次看到当地人砸毁远征军墓地和纪念碑,破坏英雄的遗骨。
就拿孙立人将军来说,他在2001年得知“八莫墓地被毁”哭得是泪流满面。
孙立人将军去世之前,对缅甸的战友墓地念念不忘,他希望后人去修复,也希望子孙去大陆找人帮忙,修缮缅甸的远征军墓地。
2015年11月5日,为纪念抗战胜利,志愿者将347具远征军遗骸送回国内。
在烈士遗骸回国的时候,有一位九十七岁的老人,哭得是撕心裂肺,他名叫尤广才,是当年的远征军战士之一。
尤广才说:“今天是我痛苦的一天,但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施甸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缅甸)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谊会……共同组织了这次烈士回家的活动。
后记:
历史的车轮滚滚,我们不仅要向前,也要回头看看,那些为国家而牺牲的英灵。
中国近代史是负责的,社会的建设没能跟上局势变化,这并不是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在我们今天、是忽视还是正视英雄的问题。
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告诉日寇,中国不可欺!用生命告诉日寇,华夏不可辱!
中国远征军是为民族而战,他们的立场在中华民族,他们的贡献在千秋万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